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1-30
28506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一】


        地处豫西山区的鲁山县,是平顶山市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因之,脱贫之战在这里上演得更加峰回路转、惊心动魄,记录和书鲁山县跌宕起伏的脱贫过程,其书写难度就更具有挑战性,文本意义非同小可。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鲁山县扶贫最具华彩的一段秘史——鲁山扶贫史,选择了青年作家郭方向秉笔书写,郭方向也不负众望,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之际,奉献出了81万字的中国扶贫文学的一个精致样本《鲁山脱贫大决战》。

       鲁山,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鲁山,又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鲁山,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鲁山,还是一块革命的土地!

       鲁山,更是一块英雄的土地!

       鲁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地处中原腹地,与河洛盆地相接,在夏代毗邻夏都城,政区上长期属于古都洛阳京畿近地,处于中华文明发祥地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自古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一路上,我们观赏了一个又一个形状各异的瀑布,它们中有的像白龙从天飞降,气势磅礴;有的像一道白绫频频摆动,飘逸俊秀;有的似飞珠泻玉,跌至石坪,浪花翻飞;还有的几度折叠分岔,多姿多娇,令人观注、赞叹不已。它们汇聚涓涓细流,浩浩荡荡,终年奔涌不竭的激情,把峡谷悬崖激活了;它们浓墨泼洒,使广阔的森林变得更加郁郁葱葱;它们是尧山跳动的音符,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追求……

      我站在巅峰举目远眺,巍巍尧山峰峦叠嶂,溪涧交错,森林葱茏,连绵不绝,气势无比雄浑;回望山下沃野平畴,阡陌纵横,一碧万顷,更是一派田园风光,其感觉真如在天上看着人间。

       注目环顾群峰,虽然晴日当空,也有白云绕山,这边云绕着山,那边山揽着云,一动一静,虚实变幻多姿,给人一种空蒙迷茫、神秘莫测之感,更显得巍峨雄奇了。

       登高揽胜,观赏苍翠挺拔,万松叠翠的奇观。它们有的挺立于烟波飘渺的山顶,像铁塔一样傲然屹立;有的扎根于怪石嶙峋的悬崖峭壁之间,“咬定青山不放松”,像山鹰展翅飞翔;还有的生长在起伏的山坡上,像凤尾随风婆娑起舞;不论它们生长在哪里,每一棵树,以至一枝一叶都为志仁小道增光添彩,无不体现着永葆青春的精神,倔强峥嵘的品格,给游人以信心和力量,真不愧为王者风范。

       伏牛山,火炼过,血淬过,如今全都静静地躺着,一片片深深浅浅的绿色像古剑上的铜锈。那些灵魂,同样缄默着,缄默着,一直到岁月把他们封进树根,封进岩石,封进泥土深处。

       八百里的伏牛山啊!

       我来,为寻找丛林里的旌旗,为倾响山寨前的号响,为抚摸残壁上的弹洞。只是为等九曲十八折的溪水流出一朵如火的映山红,等百叠千万重的深山响起一声啼血的杜鹃。

       英雄们,像风,从山尖尖上跑过,阵阵松涛如同他们的脚步声。

       我看见山脚、山坡、山腰,涧边,弯上,散居着一两户三五户人家,似乎是鸟嘴里不经意落下的种子,居所就这么随意生长山的任何一处。红墙黑瓦,泥版茅椽,不成村落,自成村落。汉子们牵着汉朝的牛,掮着唐朝的犁,耕着明天的田。山野中随处生根,野花野草般自荣自枯。

       《鲁山脱贫大决战》具有举重若轻、从微知著的艺术魅力。往细里写、往深处写,是《鲁山脱贫大决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细到哪里?可以细到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在鲁山,血桃、酥梨、花椒这些经济作物是如何生根开花结果的?农家乐、民宿、便利店这些草根经济形态是如何发育成长起来的?在大山之外可谓见惯不惊的商业形态,在21世纪的今天、在鲁山县,却是以新事物的面目出现的,而且出现的过程还是拉锯式反复,有时甚至是惊心动魄的。因为长期习惯于在封闭中年复一年安贫乐道的大山子民,对商业有着天生的抗拒和不适。要唤醒他们走出惰性、告别贫困,帮扶者往往要从生活细节的小处入手,对他们固化的“常识”进行一番置换,才可能在观念和精神上实现可持续性的脱贫。《鲁山脱贫大决战》洋洋洒洒的行文,写静水流深,写深山峡谷的沧海桑田,抚今追昔,酣畅淋漓地书写出鲁山县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史、脱贫史,让人深深震撼于鲁山县的历史跨越,当下巨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七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