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三十五】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18
58753
平顶山作家群·鲁山方阵

       徐玉诺(1894年11月10日-1958年4月9日),名言信,字玉诺,笔名红蠖,河南鲁山县人。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作家。

       人物生平

       民国四年(1915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就读,在求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影响,他的民主思想也逐步形成,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的早期小说代表作《一只破鞋》被收入《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

       民国九年(1920年)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徐玉诺文学创作的爆发期,他兴之所至,可一日数章、甚至在十几天内写成一本诗集。五年间先后写了300多篇作品,陆续登载于《小说月刊》、《晨报》副刊、《文学周报》、《诗》等报刊,尤其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编辑出版了诗集《将来之花园》和《雪朝》等优秀作品,揭露当时社会黑暗,引起较大反响,受到鲁迅、茅盾等著名作家称赞。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叶圣陶为其写了万言长篇评论《玉诺的诗》,称《玉诺的诗》有"奇妙的表现力、微妙的思想、绘画般的技术和吸引人的格调",此外瞿秋白、郑振铎、朱自清、闻一多等人,都对他的诗表示过赞赏和评论。鲁迅曾三番五次嘱咐《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收集徐玉诺的小说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却被徐玉诺婉言谢绝。他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1947年鲁山解放,他积极参加家乡建设,把全部心血献给社会主义事业。1958年4月9日病逝于开封,归葬故里鲁山徐营凤凰山下。在他去世三个月后,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朱家坟夜话》。徐玉诺一生写了400多首诗,30多篇小说,20多篇散文,创作与改编剧本7本,曾执教于河南、山东、福建、吉林四省27所学校,是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徐玉诺一生为人淳厚、热衷公益、赤诚爱国、忘我执著、不畏权势、特立独行的轶闻趣事广为流传。

       故居风物

       从平顶山市区出发途经新城区,沿平鲁大道前行约6公里,路北侧便是徐营村。隆冬时节,没了树荫的遮蔽,村子里的各式房舍一览无余。根据路旁立着的徐玉诺故居指示牌,记者很容易便在徐营村的村北中间地带找到了徐玉诺故居。

       徐玉诺故居是一个用红砖院墙围起来的小院,院子坐西朝东,东面和西面各有3间瓦屋。说是故居,但院墙用的红砖却是新的。对此,闻讯专程从鲁山县城赶回来的徐玉诺的二孙子媳妇常大利说,院墙是前几年才新建的,而里面的房子尽管也是前几年才翻修的,但基本是按照原来的房子修建的,房子墙体外面特意用草掺泥糊上去的,以保持原有的风貌。

       在徐玉诺故居大门前,立着一个写有"徐玉诺故居"的标志物,其背面关于徐玉诺的生平简介,内容有:徐玉诺(1894-1958),原名徐言信,笔名红蠖,20岁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在《晨报》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良心》,是活跃于我国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运动中的知名作家,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交往甚厚。

       进入故居内,东屋3间房的北面一间是过堂,另两间则堆着一些杂物。在西屋房间内,墙壁上挂着许多徐玉诺青年时代及解放后的照片和图像资料,引入注目的是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同学们的留影,照片上的徐玉诺身材高大,意气风发,还有他于1950年参加河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951年参加中南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河南代表团时的留影等。

       西屋内还摆放着徐玉诺用过的一张床、两个板箱、一个箱柜、一张桌子、一张躺椅等旧物。那张黑色古式桌子上放着一盏黑色的油灯。徐营村88岁高龄的村民赵华说,他听父辈人说,徐玉诺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经常苦读诗书到深夜。

       在徐玉诺故居院内大门处,有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石块,石块已被磨得光滑异常。赵华说,这是徐玉诺的"上马石",徐玉诺个子高,爱骑马,他在外面教书、工作,每次回来经常骑马,一回来就把马拴在这块石头上,骑马时再登着石块上马,时间长了,"上马石"中间被绳索勒出一道很深的沟痕,细看果真如此。

       文学之大成

       身为诗人、作家的徐玉诺,一生文学创作成绩斐然。对于这些,徐营村村委会主任徐建庄说,据他了解,徐玉诺当年的影响很大,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人都对徐玉诺的文学才华很赏识,村民也常以村里出了个徐玉诺而备感自豪。40多岁的徐建庄回忆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叶圣陶还专门过问徐玉诺后人的事。

       依靠个人的奋发苦读,家境贫困的徐玉诺于1914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此渐渐走出了乡邻们的视野。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成就和地位,除徐建庄等人外,如今的徐营村人能详细述说的并不多。

       徐玉诺在文学方面的建树,多散见于史料和专著中。早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受五四新文化影响,徐玉诺的民主思想也逐步形成,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的早期小说代表作《一只破鞋》被茅盾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书中。

       从1920年至1924年,是徐玉诺文学创作的爆发期,他兴之所至,可一日数章、甚至在十几天内写成一本诗集。五年间先后写了300多篇作品,陆续登载于《小说月刊》、《晨报<副刊>》、《文学周报》、《诗》等报刊。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是开路先锋。由朱自清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选录徐玉诺9首诗,同集胡适获选9首,刘半农8首,沈尹默1首,鲁迅3首,田汉5首,从选诗的比重可以看出,朱自清是把徐玉诺当做重要诗人看待,给了他很高的文学评价,其中还特别征引了叶圣陶的万言长篇评论《玉诺的诗》中的一段评述,"他并不以作诗当一回事,像猎人搜寻野兽一样;当感觉强烈,情绪兴奋的时候,他不期然的写了"。而在《玉诺的诗》中,叶圣陶更称徐玉诺的诗有"奇妙的表现力、微妙的思想、绘画般的技术和吸引人的格调"。

       1922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徐玉诺新诗集《将来之花园》,是我省出版最早的一本新诗集。因而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省跻身中国文坛的第一位新诗人。其中有短小精致的诗作,如《命运》、《记忆》、《不可捉摸的遗像》等,也有意境讲究,叙事性较强、篇幅较长的诗作,如《紫罗兰与蜜蜂》、《花园里面的岗警》、《梦》等,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同年,"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的诗集《雪朝》一下子选了徐玉诺的48首诗。

       如今,文学研究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受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响和古典诗歌的启发,小诗创作在中国文学界一度成为风潮,这其中以20世纪20年代的冰心、徐玉诺等人为代表,他们创作的风靡一时的小诗文体为"春水"体或者"繁星"体。而这一年代阵营最强、影响极大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诗人则以"为人生"为诗歌价值观念,被称为"为人生"诗派。其主要代表作(代表诗人)有《踪迹》(朱自清)、《歌者》《永在的真实》(徐玉诺)、诗集《春水》《繁星》(冰心)。

       长久以来,徐玉诺的作品一直被传诵,被研究,被很多大学的研究所列为必读教材,他的《将来之花园》也早已跻身新文学运动--中国白话诗之经典。徐玉诺的诗作除关心民生疾苦外,也有很多优美的小诗,表达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如《故乡》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小孩的故乡/藏在水连天的暮云里了/云里的故乡呵/温柔而且甜美/小孩的故乡/在夜色罩着的树林里小鸟声里/唱起催眠歌来了/小鸟声里的故乡呵/仍然那样悠扬、慈悯/小孩子醉眠在他的故乡里了……读来让人顿生无限遐思。

       据统计,徐玉诺一生写诗400余首,小说30余篇,散文20余篇,创作与改编剧本7本。1958年病逝于开封,归葬故里鲁山徐营凤凰山下。在他去世3个月后,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朱家坟夜话》。

       与鲁迅的"情缘"

       在文学创作上,除诗作外,徐玉诺的小说创作也曾引起广泛关注,鲁迅先生尤其赏识徐玉诺的小说。对于徐玉诺的小说,鲁迅当年曾几次嘱咐《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给徐玉诺去信,收集徐玉诺的小说准备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但不知何故却被徐玉诺婉言谢绝。身在郑州的徐玉诺二孙子徐森在谈及此事时说,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爷爷自认为当时自己的作品还不太成熟,暂时不想结集出版。

       对此,鲁山县文史研究者袁占才也有这样的看法。他说,这主要是当年徐玉诺先生对鲁迅的心意不理解,以致一误再误,直到临终也未将自己已发表的小说结集出版。多年后,徐玉诺先生回忆起此事曾愧悔不已,他曾在文章中写道:"鲁迅先生,我怎对你得起!一方面我说是'受宠若惊';另一方面由于小资产阶级意识与个人英雄 主义作祟,深恐出版幼稚的作品,损坏了虚名,诈以二十来篇新作正在整理,搪塞了你那深厚的心情与殷切的期望。"他同时又在《始终对不起--怀念鲁迅先生》一诗中写道:收拾《良心》作长序,重托伏园传心意;恨我怕名婉拒绝,事后才知对不起。

       1954年5月4日,徐玉诺在回忆时又写道:爱罗诅咒《狭的笼》,鲁迅对他起同情。愚笨无过是玉诺,辜负先生一片心。他在此诗附记中还特别注明,"1923年,鲁迅先生收我《良心》等二十篇小说,拟出版,并长序,由孙伏园致函相商,被我婉拒。"袁占才说,拒绝出版自己的作品,并婉辞前辈名家为之作序,这在现代乃至当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足见徐玉诺率意而行的性格。

       特立独行徐玉诺

       从开封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徐玉诺曾先后任《昆明日报》副刊编辑、厦门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河南大学助教、河南第四师范教师、烟台第八中学教师、信阳第三师范教师、河南第二师范教师、鲁山一中校长、河南文史馆研究员等公职,工作、教学之地遍及河南、山东、福建、吉林等省市,回到家乡的时间并不多。

       尽管如此,家乡人关于他在家期间的逸闻趣事却不少,尤其是他放浪形骸、特立独行、不同俗流、不拘一格的性格尽人皆知。88岁的赵华回忆说,大约是上世纪40年代时,徐玉诺从外地回家小住种田,期间,他爱到村旁小路上拾粪,而他每到一处拾粪时,不管是谁家的地,拾到就往地里倒。一次他拾粪走到附近的贯刘村,把路上一堆牛粪用铁锨铲起倒进路旁的地里,一位农民看到后问他,"这是你的地",他说,"不是",农民又问他,"你为啥把拾来的粪倒进别人的地里",他说,"这地以后都是咱的",让那位农民一头雾水。"这真是十足的大傻子",赵华这样说。

       然而流传更多的则是他关心民生疾苦、真诚无伪、怪异风趣的传奇故事。一次,徐玉诺自福建返鲁山,途经上海,见车站拥挤不堪,人山人海都是难民,他就把随身所带的800元钱悉数分赠了难民。待醒悟过来自己身在旅途,还要吃饭买票时,已是身无分文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理直气壮了:我把钱送给了难民,有何过错?不买票,上头等车!他径直大踏步上了火车,而当查票者索票时,他突然站起,手指自己的鼻梁厉声喝问:"你不认识我徐玉诺吗?"吓得查票者连声称是,表示以前不认识,并请其不要见怪,转身向别人查票去了。

       徐玉诺救助他人时常常慷慨解囊,毫不吝惜,但有时他自己的生活却又窘迫得几乎无米下锅。徐玉诺的二孙子徐森说,爷爷在世时家里还是一贫如洗,仅有几间旧房子。现在故居的房子是他们后来才翻修的。尽管如此,他们家人一直以爷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而自豪。

       对于徐玉诺故居,徐建庄还有更多的想法,他说,由于是徐玉诺的出生地,徐营村在外面有很高的知名度,令他们村深感自豪。下一步他们想筹集资金,建一座徐玉诺塑像,建一个徐玉诺纪念馆,并将村里的徐营小学更名为玉诺小学,以更好地宣传、纪念徐玉诺先生。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研究

       徐玉诺作为中国新诗史、河南新诗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近年来在当地引起了一股股的研究热潮。2012年3月,徐玉诺文化研究会在河南平顶山挂牌成立, 据徐玉诺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锦霞介绍,成立该研究会的目的是研究徐玉诺的文学实绩,发扬和传承徐玉诺文化。

       徐玉诺纪念馆同日在位于香山西约5公里的徐氏九亩阁开馆,纪念馆共两间,约40平方米,馆内不仅有大量徐玉诺的资料和图片,还陈设有徐玉诺生活时期的床、桌、椅、柜、风箱、工具箱等实物,历史氛围浓厚。

       徐玉诺影响了几代诗人,在当代诗人中拥趸者众多,不仅在河南,在中国各地诗人们都在谈论徐玉诺。日前,河南诗人森子造访撒娇诗院,与默默、李日月和石生等交流时表示,要大力发掘徐玉诺相关史料,研究其文本,总结其美学,为完善中国新诗史而做点实事,为后辈诗人提供更多学习养料。



秋访徐玉诺故里

       2017年8月26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主办,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承办的赵焕亭教授新著《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平顶山学院举办。

       开幕式由平顶山学院文学院院长何梅琴主持,平顶山学院党委副书记袁桂娥致开幕词,孙先科、何宏、斯日、沈文慧、全展、孙德喜、孔育新、赵牧、余连祥、阎浩岗、袁少冲、祝星纯、秦方奇、曲令敏、夏豫宁、赵鹏等专家教授先后发言,论著作者赵焕亭致答谢词,何梅琴院长作总结及闭幕词。

       8月26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先后到大香山国学院、徐玉诺故居和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参观考察。在徐玉诺故居,徐玉诺先生93岁的女儿徐西兰为每位专家学者亲笔签名赠送了一册《徐玉诺将来之花园》,并分别与每位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鲁山人杰地灵,从鲁山生长和走出去的历史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宋代抗金名将牛皋、近代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任应岐等。其中有一人,他身上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才情,受教于旧学却大胆用白话文写诗写小说。在当时的世人眼中,他疯、傻、怪。但在鲁迅、朱自清、茅盾、叶圣陶等文化巨擘口中,他却是“天才的大诗人”。

       诸多反差加于一身,就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诗人、教育家徐玉诺的形象。2017年8月26日下午,我有幸与出席赵焕亭《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到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的徐玉诺故居,近距离感受诗人那“热情似火,真纯如婴”的律动。

       徐营村位于鲁山县东部,与市区接壤,省道(鲁平公路中段)242庙洪线紧傍村南穿过。向南3公里即是沙河,东边是凤凰岭,西望露峰山,八里坡绵延至村中,使整村三面环山。

       徐玉诺故居紧临南北村街,坐西朝东。大门外立着一座刻有“徐玉诺故居”的碑,上面有“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平顶山市人民政府2004年10月29日公布通过”字样。背面是徐玉诺先生的生平简介。

       故居大门上方悬挂一面黑框门匾,上书“徐玉诺故居”五个大字,落款为王涛(国内著名书法家)。门北侧一面大理石面上亦书有“徐玉诺故居”五个字,为河南省原文联主席南丁所题。

       进了大门,门口北边内侧一块上马石扑入眼帘,据了解,这是为徐玉诺生前上马下马所用。

       徐玉诺故居为2003年修缮后的模样,占地0.64亩,一座长方形的院落,东屋(连过屋)三间,西屋三间,均为砖墙瓦房。徐玉诺生前在家时就住西屋。

       西屋外门口南侧有棵石榴树,已是硕果累累,北侧是叶片肥绿的几棵竹子,两棵植株以西屋正门为对称轴左右分布。徐帅领说,这两棵树是2008年,他的姑奶徐西兰探家时亲手所植。

       进了西屋,里间摆放着徐玉诺先生生前用过的一张床、两个板箱、一个箱柜、一个风箱和一架木制纺车。徐玉诺的曾孙徐帅领说,板箱和箱柜内原本装满了徐玉诺的藏书和其遗存在家的手稿、信札等,但在“文革”中都被红卫兵抄走损毁;西屋里间的纺车是依照原物印象于2005年新添置的。

       外间有两间房大小,靠西墙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徐玉诺1958年在开封工作时的放大照,桌南侧有一把躺椅。西墙顶部高悬“信爱和平”匾额,乃徐玉诺亲笔书写,同名刻石现存于鲁山一高。匾额左右两联“热情似火,真纯如婴”为1994年11月徐玉诺先生百岁诞辰时著名作家李凖题写,可谓对徐玉诺先生人品文品的高度概括。

       外间正中的一排玻璃柜内存有各种关于徐玉诺的研究文章和相关报道。环墙四周则贴满了徐玉诺各个时期的照片,还有后辈族人有书画特长者为其精心创作的素描作品。这些物品的存在,让这三间瓦屋显得厚重而又有生气。

       据介绍,1969年,徐玉诺故居西屋的草房已破漏得不成样子,徐玉诺的两个孙子徐鑫、徐森扒掉房顶,在原墙基基础上盖起了两间瓦房。1988年4月,紧临故居的南北大街扩修,徐鑫利用东屋扒掉的木料盖起了北屋两小间石棉瓦房子。

       1986年,徐玉诺故居被鲁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远在武汉市的徐玉诺女儿徐西兰出资3万元,委托徐鑫对徐玉诺故居重新予以修缮。2004年10月,徐玉诺故居又被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徐玉诺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徐玉诺故居正式开馆。

       2014年2月,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其中就有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的徐玉诺故居。

       据长年看守故居的徐帅领之母张秀珍介绍,最多的时候,故居一天能来几十个参观者,节假日更是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和学者。

       在徐玉诺的直系后人中,子徐奎和孙徐鑫(均已故)均担任教职。

       徐帅领今年30多岁,是鲁山县库区乡库区第五小学一名教师,文质彬彬,85后,中等个头,戴副近视镜,身着蓝色冲锋衣,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他说,在山区教学枯燥而又艰苦,他也有心浮气躁的时候。此时,他就会到曾祖父徐玉诺住过的西屋待上一阵子,读读曾祖父写过的诗文,心就会慢慢沉静下来,还会迸发一些灵感的火花。

       现年93岁的徐西兰女士一口浓重的河南话,乡音不改,让人觉得亲切。

       她介绍说,1894年11月10日,父亲出生在鲁山县徐营村一个佃户家庭,出生地在今徐玉诺故居东南的“上岗油坊”。

       徐玉诺的祖父徐名成是忠厚老实的庄稼人,常受富豪欺侮。徐玉诺的父亲徐教芳,为人正直且富反抗精神,曾与穷乡亲们抱成团,抗缴官府的苛捐杂税。徐玉诺出生时,家中仅有三间住房、两间牛屋和几亩沙荒薄地,因人口多,又租种了邻村清水营张家的十几亩地。

       由于度日艰难,徐玉诺六七岁就随族中长辈,挎着小篮叫卖。他夏天卖黄瓜,冬天卖瓜子和芝麻糖之类,以贴补家用。

       在贫寒的生活中,民间的文学艺术给了徐玉诺慰藉和影响。他从母亲和祖父的口中,听到不少民间故事和传说。他还喜爱戏曲。鲁山一带流行越调戏,鱼陵山越调、大詹营越调颇有名气。那时的徐营村有个“玩摊社”(不化妆在地摊演出的小戏班),农闲或节日,几个业余演员把锣鼓一敲,就唱起戏来。最常演的是《安安送米》《陈州放粮》等折子戏。徐玉诺看得入迷,往往夜戏不散不回家。夏天他在河边割草,装满箩筐后往旁边一放,镰刀别在腰里,就和小伙伴们学着大人的样子唱起戏来。

       徐玉诺11岁时,始得入学读书。本村同宗开油坊的徐名贤是位饱学秀才,兼课私塾。徐玉诺父亲农闲时在油坊帮工,就请东家少算工钱,只求收下玉诺这个蒙童。徐玉诺聪慧机敏,又发愤苦读,很得徐名贤器重。那时徐玉诺半天在学屋念书,半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母亲点盏昏暗的棉油灯纺棉花,徐玉诺就凑在灯下读书。夜深了,徐玉诺还在读书,总得母亲催上三五遍才去睡。

       1916年,徐玉诺考入开封第一师范学堂,求学期间受《新青年》杂志影响,开始倾向新思想、新文学。五四运动受挫后,他专注于文学创作,1921年1月7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良心》,对社会黑暗进行深刻的揭示和控诉。同年,他经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等交往甚厚。

       此后,徐玉诺进入了5年左右的创作旺盛期,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据统计,徐玉诺一生写了400多首诗、30多篇小说、20多篇散文,创作与改编剧本7部。徐玉诺作品以诗歌成就最高,有诗集《将来之花园》、《徐玉诺诗集》和《徐玉诺诗文选》行世。

       徐玉诺作品以现实和浪漫兼具的风格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获得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小说《一只破鞋》引起轰动,小诗《夜声》被闻一多推为“超等作品”。同在文学研究会的诗人王任叔称赞他为“绝大的天才”。朱自清在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时,选录徐玉诺9首诗。鲁迅先生曾“三番五次嘱咐孙伏园”给徐玉诺写信,让他“把发表在《晨报》副刊等的二十来篇小说收集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但徐玉诺自己感觉这些小说很不成熟,婉言谢绝。评论家认为,徐玉诺的作品一方面“带点原始性的粗犷”,一方面风格清新柔美。他的诗随激情跳跃,想象丰富而生动,在用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虽然徐玉诺的诗文备受当时名家的推崇和赞誉,但在家乡人眼中,他却有“傻得可爱”的一面。上世纪40年代时,徐玉诺从外地回家小住种田。其间,他到村旁小路上拾粪,拾到就往地里倒。一次他拾粪走到附近的贯刘村,把路上一堆牛粪铲起倒进路旁的地里。一位农民看到后问他“这是你的地”,他说“不是”,农民又问他“你为啥把拾来的粪倒进别人的地里”,他说“这地以后都是咱的”。从这以后,徐玉诺的“傻”名就传开了。

       1947年11月鲁山解放,徐玉诺以鲁山代表身份出席豫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8年筹备建立鲁山县中学,徐玉诺担任筹委会主任和校长。1950年,他参加全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省第一次文艺工作会议、纪念鲁迅逝世14周年座谈会。1954年,他当选为省文联第一届常务委员,并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徐玉诺病逝于开封,归葬故里徐营凤凰山下。

       据介绍,徐家祖坟安葬着徐氏第13代徐勋臣至第19代徐西亚(即徐奎,徐玉诺的儿子,徐帅领的祖父)等。坟茔位于徐玉诺故居东北两公里处一片麦田里,头朝北面的凤凰岭,脚向南面的金鸭河。

       在这些坟茔中,有两座最为显拔,一座为徐氏第18代子孙徐玉诺的,一座为徐玉诺的儿子徐奎的,均为夫妻合葬墓。两座坟均立有碑,均为1994年所立,上盖琉璃瓦。徐玉诺的墓碑高3.5米,正面碑文写有“诗人徐公玉诺、张澄臣合葬之墓”以及“平顶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立”等字样的碑文。

       “立碑那天,来了可多人,我那时候才7岁。”徐帅领略显遗憾地说,祖坟周围原本有大片的柏树,后来烧荒燃烧殆尽。

       凤凰岭在徐营村东北,人称墨翟为凤凰转世,其名“翟”即山雉,鲁山又称小凤凰。

       据徐玉诺的本家侄子、徐营村60多岁的村民徐秋生介绍,西汉时期,一位娘娘葬于凤凰岭,徐营村民曾见有盗墓贼频频出没于附近。后来岭上的土往南渐长,将徐营村给围了起来。

       2014年11月1日,为纪念徐玉诺诞辰120周年,首届全国徐玉诺文化研讨会在平顶山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和平顶山市的6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平顶山市徐玉诺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民中教授在《首届全国徐玉诺文化研讨会学术综述》中提到,经过学者的不懈研究,挖掘出了一批徐玉诺文化的新材料。秦方奇的《徐玉诺主创改编的曲剧〈红楼梦〉辑校》,展示了在旧书网上淘得的195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玉诺创作的曲剧《红楼梦》剧本。

       日本学者秋吉收是将徐玉诺研究引进日本学术界的第一人。他在研讨会上即席发言,表示要翻译徐玉诺先生的作品,努力使其进入世界现代文学研究界视野。

       鲁山籍当代著名诗人、收藏家、艺术评论家海因接受采访时表示,徐玉诺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在故乡这个背景下完成的,字里行间透出鲜活的鲁山乡土风情。他认为,徐玉诺那些最成功的表达本真日常经验的诗歌,除了有可目击性,其余还有“我们的目光和语义不能透入、但可以更深打动我们的幽暗成分”。让日常生活的情感成就诗歌,是徐玉诺诗歌的最耀眼特征。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中原人才辈出,群星璀璨,鲁山人徐玉诺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新兴时期曾扬起坚挺的风帆,勇敢地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

       据介绍,中国的地名大凡带“营”字的,都表示当年这里屯过兵。屯兵之地竟出了个文人,倒也有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开封15所中学响应,徐玉诺被推举为学联理事,参与罢课、罢市、抵制日货运动。1921年师范毕业后,徐玉诺在鲁山公立小学任校长,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事业,辗转于河南、北京、上海、福建、山东等地,先后执教于厦门集美师范、厦门大学、开封大学、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和第二师范、曲阜师范学校、信阳师范、齐鲁大学等近30所学校。其间,他于1934年回到河南任鲁山鲁阳中学校长,1937年任鲁山民众教育馆馆长,1939年任鲁山第一小学校长。1945年至1947年在鲁山办私塾。1947年11月鲁山解放,他以鲁山代表身份出席豫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8年筹备建立鲁山县中学,徐玉诺担任筹委会主任和校长。1950年,他参加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河南省第一次文艺工作会议、纪念鲁迅逝世十四周年座谈会。1954年,他当选为省文联第一届常务委员,并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病逝于开封,归葬故里徐营凤凰山下。

       徐玉诺文学创作深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影响。他在开封师范求学期间,受《新青年》杂志影响,开始倾向新思想、新文学,是学校的活跃学生。学生运动受挫后,作为学生运动最为热心的领导者,徐玉诺无法接受“五四”退潮的现实,他痛苦不堪,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于1921年1月7日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良心》,对社会黑暗进行深刻的揭示和控诉。同年,经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等交往甚厚。自此之后,徐玉诺进入了5年左右的创作旺盛期,并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之一。据统计,徐玉诺一生写了400多首诗,30多篇小说,20多篇散文,创作与改编剧本7部。徐玉诺作品以诗歌成就最高,有诗集《将来之花园》、《徐玉诺诗集》和《徐玉诺诗文选》行世。

       徐玉诺作品以现实和浪漫兼具的风格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并且获得诸多名家的高度评价。小说《一只破鞋》引起轰动,小诗《夜声》被闻一多推为“超等作品”。同在文学研究会的诗人王任叔称赞他为“绝大的天才”。朱自清在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时,选录徐玉诺9首诗。鲁迅先生曾“三番五次嘱咐孙伏园”给徐玉诺写信,让他“把发表在《晨报》副刊等的二十来篇小说收集出版”,并表示“自愿作序”,但徐玉诺自己感觉这些小说很不成熟,婉言谢绝。评论家认为,徐玉诺的作品一方面“带点原始性的粗犷”,一方面风格清新柔美。他的诗随激情跳跃,想象丰富而生动,在用韵和表现技巧等方面,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徐玉诺一生为人淳厚、热衷公益、赤诚爱国、忘我执著、不畏权势、特立独行,被誉为“替社会鸣不平,为平民叫苦的人”,其逸闻趣事至今在鲁山广为流传,鲁山人以徐玉诺为骄傲。

       我们在徐玉诺先生故居,与她今年93岁的女儿徐西兰进行了简单的交谈,老人是原武汉国营752厂职工医院的小儿科医生,1983年退休,后在其徒弟开的诊所行医。现居住在武汉市宗关街电源村。

       前些年,徐西兰老人回到徐玉诺先生的故居——徐营村,感受到许多关心、研究徐玉诺老先生的朋友的热情与执著。这使徐西兰老人坚定了回归父亲故里为父亲为家乡发挥一点余热的决心。徐西兰老人不顾年老体弱,告别了武汉,回到了父亲故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徐西兰老人退休工资每月只有800多元。回来后,先把房子进行了必要修缮,在许多敬仰徐玉诺先生的朋友的协助下,整理了徐玉诺先生故居陈列室。平时,为乡亲们量个血压,看个小病什么的,心情挺好,精神蛮不错。

       徐西兰老人告诉我,徐玉诺先生共有四个儿女,长子徐西亚,小名叫"西",解放后改名徐奎,1960年去世;长女雪荷,小名叫"省",由于面部长的有点凹斗,绰号“凹斗”,1925年出生,5岁时不幸夭折;徐西兰为二女儿;还有个次子徐西林,四岁时患肺炎夭折。

       徐西兰回归父亲故里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用自己有生之年为父亲办一个陈列馆,把父亲的革命文学发扬光大,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

       告别徐玉诺故居,告别徐西兰老人,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挥手,我被老人的境界滋润了双眼。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三十四】

下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三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