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在少年的我们经历中,谁没有过向往一辆自行车、偷偷向老师打同学的小报告、掏鸟窝的夏天……诸如此类的记忆,而我们“常想念的那些人”也都渐行渐远。而在人生的长途中,那些早逝的同学是藏在我们心底最初的痛,从这里开始我们慢慢地知晓时间、生命和死亡。在作者看来,对早逝的两个同学的追念和想念,其实是一种对死亡的追赶,是对生命的遗弃和对岁月的抛离。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很喜欢看作家在散文中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部分,或者是好奇的八卦心理,或许是想从作家经历过的贫穷、苦难中寻找慰藉,当然,也有励志的原因在。一个作家,经历的苦难,或者挫折、创伤,这些是对自身的历练,同时也都能转化为自己对生活的体悟,都能作为写作的灵感。生活是最好的素材。
只有经历了灾难幻灭的人,经历了死亡般窒息的人,才能够正视乡村社会的深层隐语,阎连科把那些痛感统统压在自己的身上,去为一个民族背负黑色的棺椁并踩出一道道的墓志铭。
连科天生具有奇幻的想象力,又是当代中国最具探索勇气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从不重复自己的写作经验,每一部都具有小说形式的探索性,开掘着新的令人喜悦的思想深度。
阎连科有一种愣劲,强行穿过荒诞地带,有一种不妥协的精神。或许他本来就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的共工,他为什么就不能头触不周山呢?
阎连科以一种令人迷恋的崇高挑战叙事的极限,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提醒我们应当直面我们不敢直面的现实,记住我们可能已经忘却的记忆。
《高寿的乡村》是著名作家阎连科的散文集。在书中,作家把目光看向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广大农民和农村,记叙了上个世纪和新世纪的乡村的故事和风土人情,描写了中国农民乃至整个民族的形象的一部分。穿插了作者对家乡过去、童年经历的回忆,和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探讨。见解独到,议论深刻。
“作家是一个民族的良心。”可以说,作者对乡村、对农民都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客观冷静,为不受关注、从不计较的广大农民正名。书中有言,“就是这些,七七八八,苍白或者冷凉,构成了乡村的血流。认识了这些血流,你才勉强识了乡村。”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真实的乡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我认为,书中提到的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是需要所有的中国人认真思考、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我读阎连科《速求共眠》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