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方向《鲁山脱贫大决战》的现场感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1-01
48316

       写扶贫的作品有一些,而且今后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同类作品出现。但读了反映河南省鲁山县的脱贫攻坚报告《鲁山脱贫大决战》,感觉这部作品不仅有一定的深度和特点,它的创作线索也很独特,是通过一个个案,一个事件来展开整个鲁山县的扶贫全景的,而且整部书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扶贫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展开扶贫的战略,完全是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而非作者自我的感觉去“创作”出来的扶贫现象,他让我们看到中国正在进行的扶贫,是扎扎实实、实事求是的,不是做假文章,是干实事,是体现我们党、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并施以周密计划和思考的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而且抓住了贫困地区的根本。所以作品让我们感觉鲁山县的扶贫不是飘的,是脚踏实地,是完全达到了改变那片土地的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行动。 

       长篇报告文学《鲁山脱贫大决战》,书写的是红色革命老区河南省鲁山县扶贫脱贫的故事。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的一个突出案例,《鲁山脱贫大决战》在众多的扶贫题材中具有独特品相。这部书在众多扶贫报告文学题材作品中具有题材、主题的优势。它是一个具有宝贵价值的不可复制的文本。作品接地气,有现场感,读着如身临其境。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在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鲁山脱贫大决战》全书确立以此为红线全方位展现鲁山脱贫攻坚,使这部作品有了时代高度和历史厚度。读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读者看到的是正面回答了时代是出卷人,鲁山干部群众是答卷人和阅卷人,看到的是中央的正确决策和脱贫攻坚干部群众的实干风采。我以为,这部作品和一些同类题材报告文学不同之处,还在于并不是单纯停留在写脱贫攻坚,其立意之高度在于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无缝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农村工作重点的稳步转移,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序推进。精准扶贫背后的逻辑是贫困户由于自身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等促进可持续发展资本的欠缺,导致了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自然竞争的方式难以获得平等发展机会和享受公平发展成果,从而陷入了贫困积累的境地。因此必须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和提升内在动力,实现对贫困户的靶向作用,才能打破这种均衡,使贫困户摆脱贫困,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相比之下,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涉及“三农”发展、城乡协调等众多领域。其背后的逻辑是乡村通过被动的自然发展难以有效改变城乡失衡以及乡村相对衰败的现状,必须通过对乡村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全面调整,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当下应该有序的将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的的扶贫政策,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目的的乡村振兴政策相衔接,构建和不断完善扶贫攻坚战的战略,这就是深度扶贫的意义。《鲁山脱贫大决战》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展开。在这本书里,读者除了看到鲁山人攻坚脱贫、艰苦奋斗故事,还看到了一个贫困县崭新的脱贫思路和脱贫道路。在鲁山,从县委书记、县长所有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临阵受命。一度的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生动地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正确。所以这是一部达到了诠释十八大精神的有高度的书。

       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要“厚而有文”。《鲁山脱贫大决战》的“文”在于以饱蘸情感的笔书写脱贫故事。突出的是对县里基层干部的深度书写。书中的县委书记、县长、镇长、乡长、扶贫办主任等,个个都是临阵受命,都是把命搭在脱贫攻坚上。他们中许多人,家里有困难,自己有困难,有的患病,各种情况都是自己克服,以脱贫为第一要务。这些基层干部在第一线确实是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一心为民。《鲁山脱贫大决战》还让读者看到国家层面,各级党政机关对扶贫的重视。中央、省、市,或是挂职,或是派第一书记,或是各种督察、工作组都非常深入,上下同力促成了鲁山的脱贫。郭方向对那里的乡里乡情,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和一般的采访不同,他带着自己的乡情、亲情来写这本书,所以确实写出了鲁山人的“精气神儿”,文风裹挟着一股战风,使读者对于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人民获得了崭新的认识。这是一部为报告文学增添了新的荣耀的作品。它除了有政策的高度、工作的力度,更有情感的浓度。通读全书,处处透着现场感。

       《鲁山脱贫大决战》无愧当下一部厚重又有温度的报告文学佳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忧虑的目光注向这一片沉重的土地——读高留柱《含泪的岁月》有感

下一篇陈行甲的别样人生——读《人生笔记》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