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全息网:“作品红,作者穷”的怪象该终结了

作者:网络     来源:全息网     时间:2016-03-05
15767

  许镜清是谁?可能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但要说到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的音乐,相信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即响起《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等熟悉的旋律。而这些音乐的作曲者,正是今年74岁的许镜清。
  不过近年来,许镜清受到公众的关注,并非因为作曲的成功,而是一个作品版权得不到保护的“受害者”。在许镜清的微博上,一条写于2013年的微博至今仍被置顶:“想开一场《西游记》音乐会真是难啊……我在翘首企盼助我之人的到来。苍天啊,我的《西游记》音乐会路在何方?”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这样一位作品红得发紫的著名作曲家,办一场音乐会居然会如此之难实在让人费解,而为难他的不是别的,仅仅是“钱”,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然而事实是,即使多年来作品被广泛复制传播,但直到2014年,许镜清才第一次收到了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所支付的十万元版权费,他和词作者杨洁每人分得5万元。而此前的版权费,多则几千块,少的只有2.7元。这样的版权收入,对比数百万的音乐会成本,当然只能是杯水车薪了。
  一位作品享誉大江南北的作曲家,却要为办一场音乐会的钱犯愁,如此尴尬再次凸显了当前我国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一位知名作曲家的遭遇如此,更遑论其他“普通作者”了。
  据媒体报道,从数据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是否意味着我国已是知识产权强国,却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仅在文艺创作领域,近年来因版权争议而引发的官司就不在少数,甚至由于侵权赔偿额度太低,还有不少权益受害者只能默默放弃维权。许镜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过这样的例子:前几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打了个侵权官司,打赢了,赢了一万块,这些钱还不够支付官司费用。对方赔偿数额太低,谁起诉谁亏本。这样的侵权补偿力度,显然也助长了侵权者的气焰。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特别是在强调“万众创新”和侵权行为更便利的互联网时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显紧迫性。目前这一点已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明确要求,要完善快速维权机制,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法定赔偿上限,将故意侵权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等,可视为对症之策。
  无论是推动文艺繁荣,还是创新经济的发展,“作品红得发紫,作者穷得叮当响”的怪现象,都该终结了。让创作者、创新者体面起来,知识经济的春天方能真正告别“路在何方”的彷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网络,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苏东坡曾模仿陶渊明作品 是其的“死忠粉”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全国高考必须实现统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