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约翰·厄普代克、J.M.库切等名家为《苦妓回忆录》英文版撰写书评时,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这个90岁老人在马尔克斯人物谱系中占有怎样的位置。
是的,这个人物似曾相识,让人想起作家笔下另一个恋爱中的疯子——《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二十来岁便开始痴恋费尔米娜、并最终在76岁得偿所愿的阿里萨,是一个情意绵绵的诗人,他终身未娶,为不识字的女人写情书,出手不太大方,与女人们相处时小心又胆怯。同《苦妓回忆录》中的老人一样,阿里萨也曾频繁光顾红灯区,有一长串的秘密情人名单。
这两人就连陷入爱河后的明朗气象都是相似的:阿里萨可以写信、拉琴,而《苦妓回忆录》中的老人怀着柔情将少女命名为黛尔加迪娜,还带上风扇、画作、锤子、钉子、牙刷、香皂、花露水等去装饰妓院的小房间,在床畔为少女朗读为她而写的浪漫专栏;当黛尔加迪娜白天去纽扣厂上班、照顾瘫痪的母亲与弟妹时,他蜷缩在自己的豪宅里,想象她带着甘草味道的双唇偷偷来亲吻他……为爱情犯的疯病,并不分年龄。
不过,话说回来,让库切感兴趣的并不是阿里萨与费尔米娜的爱情主线,而是阿里萨在费尔米娜丧夫后展开追求之前,与十四岁的少女阿美利加的秘密恋情。
在他看来,以情感纵深为中心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无法容纳这样一个极具内涵的少女,无怪乎马尔克斯草草让被抛弃的少女在绝望中自杀。“由于决意将阿美利加处理为一个次要人物——弗洛伦蒂诺一众情人中的一员——加西亚·马尔克斯并未挖掘弗洛伦蒂诺冒犯少女之行为可能招致的后果,作家也因此驶入了危险的道德航域。”
而现在,阿里萨与《苦妓回忆录》中的老人在形象和行为上的高度重叠似乎说明,“马尔克斯试图借《苦妓回忆录》重新处理《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弗洛伦蒂诺和阿美利加的恋情,(完善这段)在艺术和道德层面上均不尽如人意的故事。”
约翰·厄普代克将《苦妓》的源头追溯到更远,早在《百年孤独》里,主人公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就曾探访过一个很年轻的妓女,面对这一个命运凄惨的“苦妓”,布恩迪亚并未占她便宜,而是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爱意和保护她的冲动。
然而这些故事都不是《苦妓回忆录》,它们是它的前世,是套娃中的套娃,在作家接近写作生命的终点时,过去说出口的故事在口袋里辨识彼此,相互呼唤,发出轻微共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苦妓回忆录》的前世,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