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书院传统与阳明文脉

作者:佚名     来源:全息网     时间:2015-04-27
15907

 
  孔学堂为传统文化探寻时代坐标
  杜鹃花盛开的时节,记者来到刚刚落成的贵阳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
  这里建有15栋汉唐风格的现代化学术楼,免费供海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使用,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们将陆续展开学术活动。富有中华气派的建筑群让即将入驻的学者感到震撼和振奋:在这里感受到了文化复兴的大气磅礴,看到了弘扬传统的创新之路。
  一座孔学堂,使贵州人在文化领域一跃而起,他们正在“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理念的指引下,为中华传统文化探寻时代坐标。
  复兴:书院传统与阳明文脉
  “现代法治与礼法传统”论辩大会在孔学堂拉开帷幕。孔学堂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周之江介绍,每年春秋两季,他们都会举办论辩大会,希望营造出“稷下学宫”“鹅湖之会”式的学术氛围。
  “孔学堂中华文化研修园可以视为中华书院传统的复兴。”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对记者说,尽管现代大学有很多优势,但严格的教学制度有时会成为交流的障碍,而书院更注重师生之间、学者之间的切磋与讨论。中华文化研修园沿着书院的文脉,延请全国和世界著名大学的文化研究者聚会于此,让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碰撞、激荡。
  “以前别说跟同行在一起几个月,就是师生之间也缺少如此深入讨论学术的机会。”已经入驻孔学堂的武汉大学学者刘依平告诉记者,国际研修园这种现代书院的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也兼具古希腊学园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复兴书院传统,孔学堂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还延续了“龙场悟道”的文脉。1506年冬,王阳明来到了贵州龙场驿,恶劣的条件使他险些丧命。然而,远离喧嚣却让王阳明获得了非凡的灵感,构筑心学体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书院传统与阳明文脉,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的“关系”

下一篇明朝大儒湛若水讲学莲花书院预投入8000万将重建

评论0

未登录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1/1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