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研讨活动在杭州举行

作者:张雪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时间:2023-04-25
23128

本网讯(记者张雪娇)4月23日下午,第28个世界读书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首日,由中国出版协会指导,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出版工作者协会、浙江文艺出版社、《江南》杂志社承办的“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研讨活动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出席并致辞。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刘丽霞,浙江出版工作者协会会长、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何成梁等领导,作家评论家代表,以及来自出版界、文化界、教育界的80多位代表人士共襄盛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齐聚线上线下。

本次研讨活动由“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发布暨签约仪式和“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对谈两个篇章构成。活动分别由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和常务副社长曹元勇主持。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致辞

程为民代表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向与会嘉宾表示感谢。他表示,浙江人文渊薮,不仅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作家文人,更是书写了中国出版史的辉煌篇章。近年来,浙江文艺出版社聚焦文化先行文艺攀峰目标,坚持精品导向,相继推出莫言、阿来、王旭烽、叶舟、艾伟等一批名家大家的优秀作品,未来也将通过强化扶持,优化服务,打造更多高峰之作、经典之作、传世之作。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致辞

郭义强表示,文学写作和出版是分不开的,打造文学精品,写作者和出版人应当团结起来,做好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坚守文化情怀、出版情怀;二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出主题鲜明、文质兼美的好作品;三是坚持精益求精,细致打磨,降低编校差错;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好书、精品的宣传力度。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致辞

邬书林认为,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点上,讨论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出版的话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强调,打通写作与出版,作家与出版人应当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认真打磨出好作品,做出引领时代、走向世界的文艺作品。同时,他就当前形势对出版人提出了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向国内外优秀出版家学习,树立高远目标。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积极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启动实施《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绘就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启动诗路文化带建设,打响“诗画浙江”金名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因此孕育而来。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发言

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介绍了“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文学书写工程的策划组织情况。项目将聚焦“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文化带,组织邀请国内多位作家、名家来浙江、写浙江,共同打造更多见筋骨、高品质、有流量的精品力作,以文学作品方式集中书写和展示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徐则臣,中国好书得主江弱水,实力派作家赵柏田作为首批签约作家,浙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王晓乐作为出版社代表,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双方举行了现场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

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鲁迅文学奖得主叶舟、邵丽,作家赵柏田、汤汤,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等嘉宾,围绕“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域文化的书写与反思”等话题,研讨“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

 

“文化地图·书香中国”——新时代文学写作与地域文化对谈现场。

王旭烽认为,浙江多绿茶,孕育出的茶文化可以辐射全国、全世界,乃至全人类,这也是她将奋斗终身的文学事业和文化事业。30年来,除了致力于茶文化传播与推广,她还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望江南》,集结成“茶人四部曲”。

叶舟表示,一个人的生活写作,常需一枚“图钉”,将自己钉在某个地方,他的写作便是立足西北。在宣传新作《凉州十八拍》时,他策划了“十八少年下凉州”的活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十所高校共十八名文学博士走进故事的发生地,走出纸质书,走出边界线,让小说文本走入大地。

邵丽认为,生活和情感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任何地域的写作,都必须要有情感,有温度,带着真诚与热情书写,才能创作出打动读者,引起共情的作品。

在赵柏田看来,“江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古典宁静的,也是变动开放的。他感慨,家乡的河流再小,也是哺育自己的母乳;家乡的山峰再低矮,也是望向世界最初的坐标。他认为作家应当有两个故土,一个是肉身的,一个是精神的,而语言是作家精神上永恒的故乡。

汤汤强调了儿童文学在新时代写作的价值与意义,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帮助他们发现童年的力量。而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书写儿童文学作品,会更真实,更饱满,更丰沛。

毛尖从评论家的立场出发,希望作家们以“江南山水”为方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现代文明的作品。她创造性地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提倡“山居文明”的概念,从《富春山居图》出发,重建文学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建立“兰亭美学”,将书香中国落入实地,以流觞美学孕育出不负时代、引领时代的文本;三是承担南方使命,重建江南的人文感、历史感,重新发明当代美学,美学南方应当在浙江起步。

潘凯雄则提出,文学创作和地域文化的联系是天然的,隔不断的,不是要不要表现,而是表现得好不好的问题。文学作品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这是对作家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表现生活能力的考验。

(本文图片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雪娇,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换届大会暨“书香品牌”建设师资培训在郑举行

下一篇全国首个生态文学周活动在三门峡启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