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李季及《王贵与李香香》

作者:张同俭,闫玮     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2011-02-25
13656

  李季(1922-1980),原名李振鹏,河南唐河人,出身农民家庭。1938年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到1942年在太行山根据地的八路军总部任行政工作。1942年冬到陕北,在三边(安边、定边、靖边)曾担任过小学教员、县区行政干部及地方报纸编辑。在此工作期间,他被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优美形式所深深吸引,曾收集了两千余首,编成《顺天游》。1943年,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通讯《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随后又发表了唱本《卜掌村演义》和章回体小说《老阴阳棒打“虫郎爷”》。1946年9月他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该诗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发表之后立即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一致称赞。茅盾称这部作品“是一个卓绝的创造,就说它是’民族形式‘的诗史,似乎也不算过分”(茅盾:《再谈“方言文学”》)。《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奠定了李季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1948年李季任延安《群众日报》副刊编辑,建国后曾担任《长江文艺》月刊主编。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当中,李季创作了大量反映西北石油战线的工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诗歌作品,获得了诗坛的普遍称赞,被称谓“石油诗人”。此外,他还创作了长诗《杨高传》、《菊花石》、《三边一少年》、《剑歌》、《生活之歌》及小说《戈壁旅伴》、《马兰》、《五级采油工》等及童话诗集《幸福的钥匙》和书信集《兰州诗话》。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通过王贵与李香香在共产党游击队的帮助之下,打败地主恶霸崔二爷,获得爱情的故事,揭示了旧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生动展现了30年代初期陕北革命形势的篷勃发展,以及由此给农民命运带来的深刻变化。
  长诗共分三部。第一部是故事的开端,三个主要角色崔二爷、王贵、李香香依次登场。崔二爷是恶霸地主,“烟洞里冒烟飞满天,崔二爷他有半边天。”他家大业大却为富不仁,打死还不起租子的王麻子,并将他不满十三岁的儿子王贵抓来做了长工,使王贵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愿望。在共同的磨难当中,王贵与美丽善良的李香香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崔二爷的从中阻挠使他们的爱情蒙上了一层阴影。第二部是故事的发展阶段。陕北闹起了革命,王贵为报父仇加入了游击队,被崔二爷抓住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香香找来队伍,打跑崔二爷,救下王贵,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部是故事的高潮。崔二爷卷土重来,抓住了香香。王贵率队伍彻底打垮了崔二爷,与香香团圆。如上所述,故事并未完全摆脱农民受尽欺压,奋起反抗,最终打败强大统治者的老套路,就连最后的“大团圆”结局亦无新意可言。但是作者在文中加入了革命思想,把农民自发的个人反抗与革命形势的篷勃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为传统的爱情题材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思想,这才是作品在主题上的深刻之处。王贵与李香香在遭到崔二爷的欺压后,都产生了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老牛死了换上牛不老,杀父深仇要子报”,“有朝一日遂了我心愿,小刀子扎你没深浅。”在同崔二爷的斗争当中,这种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逐渐发展成为革命思想,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故事结尾,王贵的一席话“咱们闹革命,革命也是为了咱”不仅点明了本文主题,更是深刻揭示了农民命运与革命成败之间的血肉联系,标志着王贵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革命战士。
  《王贵与李香香》在艺术上成功运用了信天游的民歌形式。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传于陕北晋绥一带的一种民歌体。它形式自由、一般两句一节,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多用于对唱、联唱,也有若干首组成一段有情节的歌唱的。它以民间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人民的思想和情绪。总体上以抒情为主,叙事性不强。李季在借鉴信天游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同时,又对它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他保留了两句一节的基本写作单位,又取消了它的独立意义,而是以几十节构成一章,叙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再以几章合成一部,构成长篇。这样就实现了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长篇叙事诗的转变。同时,李季又保留了信天游当中传统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表达主题。如描写香香相貌的一句“一对大眼水汪汪,就象那露水珠在草上淌”为比,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香香的清灵俊俏,引发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为兴,前句用形象化的语言烘托出了农民生活的困窘,后句语义却突然一转:即使再穷也不变心,一引一转之间,表明了香香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通篇运用比、兴的手法,且毫无变化,也造成了艺术表现上的呆板与凝滞。诗歌句式大致整齐,每句一般由三个字尺构成;韵式一般是两句一韵,节与节之间可自由变换韵脚。押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使诗歌显得灵活多变,和谐动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王贵与李香香》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之后出现的一部优秀作品,在诗歌的大众化、民族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解放区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同俭,闫玮,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解放区的诗歌概述

下一篇阮章竞及其《漳河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