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湖南:邵阳市鸡笼村壁画墓考古发掘情况简介

邵阳市经开区数控机械产业园项目位于邵阳市经济开发区昭阳片区鸡笼村,占地面积423亩。项目临近沪昆高速邵阳东互通出口,西距邵阳市中心城区约9公里。项目地点位于邵阳市大兴路、白马大道、东互通联络线、宝隆路范围内,附近已有三一智能生态汽车城等项目,故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现项目处于前期施工阶段。(
考古文化 2021.11.06
加载失败

四川:三星堆最后“盲盒”揭盖:象牙、玉器琳琅满目

经过数月发掘,三星堆最后两个“盲盒”盖子终于打开,7号、8号“祭祀坑”露出厚实器物层,发现数百根象牙、玉器、金器、前所未见的青铜器,复杂程度前所未见,包含的历史信息和价值超越想象。
考古文化 2021.11.04
加载失败

青铜时代新疆干尸小河公主来自哪?

新疆塔里木的干尸“小河公主”流传甚广,小河墓地的发掘也曾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小河公主”到底是哪里人却一直是考古谜团。
考古文化 2021.11.04
加载失败

济南:发掘29座古墓葬 出土各式纹样汉砖多达10余种

据济南市考古研究院11月2日消息,由该院主持发掘的一处古代墓地近期顺利完工,共发掘29座东汉晚期、金元时期和清代墓葬,出土文物90余件(组)。其中,较为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东汉晚期10余种不同纹样的花纹砖、画像砖,为同时期山东地区少见。
考古文化 2021.11.04
加载失败

河南:孟州会昌小学工地考古发掘

为配合孟州会昌小学学校餐厅基础建设项目工程,并贯彻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双利”方针,实现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的双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批准
考古文化 2021.11.02
加载失败

安徽:界首发现宋代砖室墓

近日,安徽省界首市一处建筑工地施工时,挖出两座古代砖室墓。经文物专家确认是宋代古墓。 ▲ 古工作人员在现场清理发掘 界首市文物管理所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了抢救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又有两座墓葬先后出土,挖掘工作持续了近10个小时。 本次出土的墓葬3座为宋代仿木结构砖室墓,1座墓葬因施工时被破坏,具体情况不明。3座宋代砖室墓有统一的构造风格,规格一大两小。墓室南北向,四壁由青砖平铺,四角倚
考古文化 2021.09.22
加载失败

湖南:湘潭县雷公塘墓群新发现战国至唐代墓葬

一、考古工作概况 雷公塘墓群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京竹村,地处湘江及其支流涓水交汇处的一座低矮丘陵(图一)。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陆续在这里调查发现和发掘过数量较多的墓葬。 ▲ 图一 雷公塘墓群地理位置 2020年5月至8月,因配合县重点项目莲花大道的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潭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全线进行了文物调查并在此进行了重点勘探,在红线范围内发现
考古文化 2021.09.22
加载失败

四川:三星堆惊世文物上新——首次出土完整金面具,青铜人像头发冲天

据央视新闻9月9日消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通报,目前,3号坑的发掘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2个月内能完成田野发掘工作;4号坑的发掘已结束。截至目前,3号坑和4号坑共出土完整器557件(组),残件1214件。 3号坑填土堆积出土各类器物残件和标本共729件。较完整遗物共478件(组),残件141件。其中,较完整器物包括铜器293件、玉器45件、象牙100根、金器7件、骨雕2件、石器2
考古文化 2021.09.11
加载失败

四川:三星堆又有新发现

今天(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考古中国”重要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通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3号坑、4号坑等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 神树纹玉琮 3号坑发现的神树纹玉琮,整件器物由整块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对应的两侧线刻神树纹样,刻痕甚浅。带有神树纹的玉琮前所未见,为今人研究古蜀社会中神树的意义、象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
考古文化 2021.09.10
加载失败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黄泥塘墓群发现汉至唐代墓葬

黄泥塘墓群位于郴州市北湖区槐树下黄泥村,在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年代为汉代,是北湖区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之一。2021年3月~4月,为配合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郴江敬老院)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郴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项目红线范围内开展了文物调查勘探工作。6月~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执字2021第913号),联合考古队完成了项目涉及黄泥塘墓群的考古发
考古文化 2021.09.02
加载失败

甘肃:肃北发现逾5000幅千年岩画 反映射猎游牧生活

甘肃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27日披露,在肃北广阔的地域中,分布着众多鲜为人知的神秘岩画,这些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游牧民族繁衍发展的痕迹。目前已发现岩画总数超过5000幅,其中清晰可见的有3000多幅。 ▲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的肃北县境内,累计发现岩画总数超过5000幅 ▲ 岩画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形象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游牧民族繁衍发展的痕
考古文化 2021.09.01
加载失败

山西: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早木炭窑

填补中国冶金考古空白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有了新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9日对外表示,考古人员在遗址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发现的一处特殊遗迹为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木炭窑,其为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木炭窑。
考古文化 2021.08.23
加载失败

考古学家发现北魏时期最完整的“拥抱葬”

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获悉,中外考古学家对2020年发现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例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拥抱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物考古学研究,该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考古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上。
考古文化 2021.08.18
加载失败

山西:发现金代砖雕墓 墓室雕刻墓主手执经卷佛珠

15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侯马发现14座古代墓葬,其中两座金代砖室墓再现了当时小富之家的丧葬风俗。 
考古文化 2021.08.18
加载失败

山西:发现距今万余年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大同市云州区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迹,出土的大量石制品对研究石叶技术和细石器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考古文化 2021.08.14
加载失败

四川:乌东德库区考古发现诸多成果揭示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古人早期生活图景—— 4000多年前他们原来是吃粟

7月20日,发布了白鹤滩库区考古发掘成果,引发公众关注。在金沙江下游水电规划四级开发中,乌东德水电站位于白鹤滩水电站上游,也是这四级水电站中最上游阶梯的水电站,在这里,也有丰富的考古成果发现。
考古文化 2021.08.13
加载失败

5000年前小麦与黍在这里“相遇”——通天洞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工作人员认真仔细地将通天洞遗址的土样进行浮选。只见沙网上不断出现一粒粒炭化的植物种子颗粒,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在显微镜下仔细观看,发现它们是炭化的黍、青稞和小麦颗粒。——这一时间定格在2020年对通天洞遗址考古期间。日前,通过对这些颗粒进行碳14测定,研究人员发现,小麦、青稞竟然是距今5200年前的作物。黍出土的地层与小麦、青稞相同,距今时间大约为50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高兴地说:“这说明通天洞遗址有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来自中原与西方的不同的农作物,在距今5000年左右,黍麦“相遇”通天洞,这在历史上是标志性事件。该事件表明在5000年前左右,通天洞遗址与华北地区便存在着文化联系。”
考古文化 2021.08.13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