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原型批评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6488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远古文学作品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超越时空而普遍存在的人文现象,而且通过它们所体现的宇宙性经验,还常常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或者亲身参与之感。如果试图由此来寻找重复出现、并且深深植根于人类思想和民族文化之中的意象与模式,以之解释同类现象所包含的普遍意义,我们便遇到了多少有点神秘色彩的原型批评。

  “原型”的英文是“archetype”,源自希腊文“architypos”;“archi”为“初始”、“首例”之意,“typos” 为“痕迹”、“压痕”之意。虽然柏拉图早就研究过理想模式(“真”、“善”、“美”)和神灵原型,但在本世纪这一研究才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成为一种定型化的批评方法。
  原型批评有两个文学之外的渊源,即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分析研究。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英国剑桥学派人类学家对世界各地的人类文化做了多种考察。其中弗雷泽( J. G. Frazer,1854~1941 )撰写的<<金枝>>一书,声称欲图解释意大利某地(the shores of Lake Nemi)的古老民俗:一个强者从圣树上折下一段树枝,然后杀死老国王,取代了他的王位。<<金枝>>一书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本书作者比较了多种民族的宗教仪式,并且根据其间的类似点,研究了神话和仪式的基本模式,指出远古神话是仪式活动的产物,是伴随或后于这种活动的描述。后来,有人把这本书视为“一种人类想象活动的语法”,“一种在社会方面对于无意识象征体系的研究”(诺思罗普·弗莱语)。这一新文化观也涉及到了文学批评,例如,吉尔伯特·默里( Gilbert Murray,1866~1957 )发现在莎剧中的哈姆雷特与埃斯库罗斯笔下的俄瑞斯特斯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行为代表着一种弗雷泽所谓的世界性仪式——在王权的替代中,新王弑旧主,以实现生命的更新。他还认为,某些故事和情境“深深地植根于种族的记忆里,似乎在我们的肉体上打上了烙印。”1 这种“种族记忆”说正是卡尔·容格“原型”说的先声。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容格( Carl G. Jung,1875~1961 )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的晚辈与合作者,他修正了弗氏关于艺术创作是受无意识的****所激发的观点。他也肯定“无意识”,但认为其内容并非完全与****有关,而且也并非只有“个人无意识”一种类型,它还包括“集体无意识”;照他的说法,前者包括所有在个人生活中“被遗忘、被压制、在阈下被感知、被想到和被感受的东西”,后者则包括所有“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亦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2 他指出,人类祖先的经验经过不断重复以后,便会在种族的心灵上形成所谓的“积淀”之物——“原始意象”( the primordial image );它们被保存在种族成员的“集体无意识”里,世世代代沿传不止。这样的“原始意象”就是“原型”:
  原始意象即原型是一个或作为精灵、男子,或作为程序的形象,创造性的幻想一旦自由表现,它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复自己。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神话中的形象。如果对之做出更加细致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意象乃是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所公式化了的结果。仿佛它们是无数同类经验在心灵上的积淀物。3 
  容格在梦境、幻觉、神话、仪式、民间传说、古代文物(如希腊纸莎文稿)、以及名人著作中,寻找普遍的象征,也在普通人的心理中寻找共同的体验(如“原型父母”、“男性潜倾”、“女性潜倾”、“阴影”4 等等)。在他看来,诗人如果运用诸如此类的原型进行创作,就会使作品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因为“他提高了他正在试图表达的思想,使之摆脱了偶然性和暂时性,而进入了永存的范畴。他把个人命运转化成了人类命运。”5
  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分析研究关于原型的看法,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4年,英国学者莫德·博德金( Maud Bodkin ) 出版了<<诗歌中的原型>>(副题是“关于想象的心理学研究”)一书,揭开了“寻找神话”的序幕。这本书共有六章,第一章根据古希腊悲剧讨论莎剧<<哈姆雷特>>里的“俄狄浦斯情结”,其余几章讨论西方多种名著里的再生原型、天堂地狱原型、男女主角原型等等。美国学者约瑟夫·坎贝尔( Joseph Campbell )所撰 <<英雄千面>>(纽约,1949),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型——“追寻原型”;作者指出,世界各地神话故事里的英雄人物,均有着基本的相似之处。理查德·蔡斯(Richard Chase )则宣称,“神话就是文学,神话必须被视为人类想象活动的审美创造。”(<<寻求神话>>)学者们似乎觉得,容格的“积淀”说和“遗传”说无法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加以证实,因此必须对原型概念做些修正,才能适合文学研究的特点和需要。1957年,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 Northrop Frye ,1912~1990 )发表了名为<<批评的剖析>>的专著,旨在建立“文学原型的语法”,使批评形式系统化、科学化,以消除印象主义、历史主义和新批评诗语细读法的影响。这部广受赞誉的著作,标志着原型批评的新阶段。
  除了<<批评的剖析>>一书外,弗莱还写了几篇文章,对原型理论做了修正,也做了一些新的开拓。他的贡献一般认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他否定了容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把它说成是“文学批评中的不必要的假设”。6 第二,他对“原型”概念反复加以阐释,对之界定的基础也从心理学转向了文学:
  我以原型指这样一种象征,即它把一首诗与另一首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使我们的文学体验一体化。
  (原型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在文学作品里反复出现,足可被认作人的文学经验之总体的因素。7
  我以原型指文学作品里的因素;它或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种叙事定式,或是一种思想,这些因素均可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8
  他的这些定义消除了先验论的色彩,更易于为人接受。第三,他按照时辰、四季和有机生命的循环圈,为象征、神话、艺术形象和文学类型建立了基本模式(详见下文)。其中,每一个文学类型均在这一时间体系或神话体系里占有一个位置,每一种文学作品均从属于某个特定的神话。这样一来,整个文学创作不仅具有了脉络井然的结构,而且其组成部分之间产生了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为辨认文学作品基本形态的异同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莱斯利·菲德勒( Leslie Fiedler )的小说研究(如<<美国长篇小说里的爱情与死亡>>),代表着原型批评的另一种趣向。他无意在文学和文学之外寻找普遍存在的模式,而是纯粹从文学作品本身为某种文化建立独特的模式,这就是一些作家执着地、然而是下意识地共同运用的象征或惯例。他的研究表明,原型批评也适用于现代文学作品。
  原型批评在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非难,至七十年代其地位便有所下降。但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女权主义研究的复兴,这一批评方法又开辟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安妮斯·普拉特(Annis Pratt)在<<妇女小说里的原型模式>>(布赖顿,1982)一书中,即阐明了若干妇女忍受压迫、忍受欺凌的原型。9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诗经》里的套式

下一篇<<西游补>>里的“单一神话”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