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过半中学生为求高分,作文造假严重

作者:苗恒     来源:腾讯大申网     时间:2016-03-14
11426

你讨厌自己写的考场作文吗?哪些原因会让你虚构作文情节?作文中的你和现实的你是同一个人吗?

3月13日,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中文自修》杂志社等承办的第29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颁奖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礼堂隆重举行。大赛承办方《中文自修》杂志社同时发布了一组调查问卷结果,问卷聚焦作文中的虚构问题,吸引了千余名中学生踊跃参与,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写作文无话可说 只好虚构情节

如今考场作文中,虚构的作文频繁出现。学生为何喜欢虚构?当问及“以下哪种原因会导致你写作文时虚构情节、材料”时,39.41%的学生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只好虚构”,30.51%的学生觉得“虚构后更精彩,易得高分”,23.24%的学生认为是“老师说可适当虚构”,6.9%的学生“经常虚构,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无话可说只能编造、为获得高分和老师的引导,是使同学们虚构文章的主要原因。

在颁奖大会上,上海市莘松中学郭轩、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郭书辰两位同学表演了小品《作文秘籍》,其中就吐槽了家长送伞、亲人去世、同学借尺子等常用的作文情节,引得观众哄堂大笑。上海交大附中与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学生围绕“写作文是否可以虚构”这一辩题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精彩微辩论,展现出学生对写作文的深度思考。

作文中的“我”是更理想化的自己

在“你觉得作文中的你,和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同一个人吗?”这一问题上,45.06%的学生表示“不是,作文中的我更理想化,更懂事”,选择“说不清”的学生则34.31%。仅20.52%的学生选择“是的,绝对表里如一”,肯定作文写的是最真实的自己。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在作文时或多或少地加入了一些虚假的成分来达到考试或者作文题材本身的要求。学生自我也有认知到这一问题,但在平时写作中却不知该如何应对和避免。

写作文是为完成作业 更喜欢写随笔

在“你认为写作文对你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问题上,56.46%的学生感觉“很乐意写并愿意尝试”,21.93%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17.59%的学生感觉写作文“非常痛苦,每次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另有4.02%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写的东西自己也不会看”。

当被问及“你讨厌自己写的考场作文吗?”有40.93%的学生选择了“相比考场作文,更喜欢写随笔”,成为备选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率最高的一项。选择率次高的是“得了高分的喜欢,低分的讨厌”,占22.58%。其次是“讨厌,考场作文通常是为了写而写”,占20.85%和“不讨厌,写的都是真情实感”,占15.74%。由调查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愿意去书写能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随笔,但由于考试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得不为了“应试”而写下并不是特别受自己欢迎的考场作文。甚至有不少同学以分数来作为自己衡量喜欢与否的标准。

历年来的高分作文,不乏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甚至也有虚构成分,但这些作文都写出了“真情”,表现了“真我”,这和这些学生平时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并对所用材料有深刻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兼职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孙宗良老师认为学生应更多“关注现实生活问题,比如适当涉及一些刚刚发生的时事新闻,或者家庭、个人的生活,并能有比较好的阐释”。他说,作文的根本是思想,是思维,对于能否从表达的事件中寻找它的意义这一点上,老师和学生都还任重而道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杂志主编王意如在大会上发言,指出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仅用来沟通与交流,在运用语言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语文的功能是走进语言文字的艺术殿堂,感受并学习它的美妙,希望通过中学生作文竞赛,使更多的学生走进语文、享受语文、爱上语文。

据了解,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是上海市教委审批通过的26个学生活动项目之一,是唯一获得教委竞赛编号的作文赛事,具有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有权威性和最富含金量的特点。本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来自上海各初高中、中职的500多名学生获得了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腾讯大申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网络作家南开论剑,分享传授写作技巧

下一篇【名家支招】微作文大赛应该如何写?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