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主旋律电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12-31
18328
    
  当代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它对大众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艺术领域可谓风起云涌,影视界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明星效应尤其引人注目,其成就令人赞叹。老一辈影视艺术家仍在苦心拼搏,中青代导演已挑起大梁,各领风骚。从电影的观众群来看,中老年人正淡出电影院,满足于通过荧屏观看电影和电视剧,年轻一代成为电影院的主流群体,城市电影院已演化为青春时尚的文化消费场所,而乡镇电影院正在萎缩甚至消失。当我们探讨当代影视创作思维与大众审美意识变迁的关系时,必然会面对这样的现实存在,即中国影视人和影视市场遭遇的挑战、压力和观众群的空前变化,可谓是全球化变革大潮中影视文化博弈的现实聚焦。
 
  近年来我国影视界推出的一批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编导对当代影视主流走向的应对和跟随。首先是剧本创作,在尊重历史的大背景下,已着意于从人物的情感角度编织故事,赋予人物形象人性化、浪漫化。比如,由霍建起导演的被誉为“诗化电影”的《秋之白华》 ,该片风格淡雅,重在写情,虽然票房回馈欠佳,但却被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选为开幕展映影片,霍建起被评为最佳导演,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年轻一代学人认可这类含情写意的红色影片。其次是主旋律电影的演员选择,不再拘泥于特型演员,而是大胆启用明星演员担任主角,如《建党伟业》中刘烨饰演毛泽东,陈坤饰演周恩来,最近即将投拍的电影《毛泽东传》 ,选择了姜文饰演毛泽东,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影星是青年人的现代偶像,他们加盟主旋律影片,无疑为中国影坛释放了一个信号,吹来了一股新风。三是数码科技在主旋律电影画面视觉造型处理中的广泛介入和运用,如电影《飞天》中,借助崭新的数字特技手段,制作了700多个数字合成镜头,表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历程和银河宇宙的奇异景观,其中许多数字虚拟影像的创造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令人印象深刻。该片荣获第28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也是众望所至。
 
  其实,主旋律作品并不只是中国特有的影视类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旋律电影。好莱坞对于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主旋律电影,从来不回避,也从来不忘却。从《桂河大桥》到《阿拉伯的劳伦斯》 ,从《巴顿将军》到《苏菲的抉择》 ,从《日瓦戈医生》到《阿波罗13号》 ,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编导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及责任心,还可以真切感受到美国表演艺术家对角色的忘情投入和精湛演绎。近两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作品,一是美国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的《拆弹部队》 ,讲述美伊战争期间的故事,在奥斯卡评奖中打败了卡梅隆拍摄的万人景仰的《阿凡达》 ,摘取了桂冠。一是美国导演汤姆·胡珀拍摄的《国王的演讲》 ,表现二战期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与子民共克时艰的坚韧不拔。这两部电影的主角,一位是无名之辈的小人物,一位是有生理缺陷的大人物,但是在国家危难、民族需要的时刻,都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表现出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 《拆弹部队》在客观揭示美伊战争故事的同时,还反思了这场战争带给伊拉克平民的灾难,带给美军士兵的心理创伤,以反战的立场和态度来写一位战士的舍生忘死、勇敢无畏,你不能不佩服这位女导演的勇气、胆识和才华。
 
  要不要赋予作品高尚的情怀,抒发的情怀能否感人,最终取决于编导想要表达的美学倾向和情感追求,常规说来,导演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传递个人内心的世界观和艺术感受。而优秀的电影必然会抒发人类共有的文明崇高的情怀。近年的中国主旋律影片,导演已开始注重对历史真实与艺术再现互融关系的整体把握能力的具象化体现,追求作品对理想精神的探索和人物情感深度的挖掘,强调借助动作细节和物件细节展现人物内外部动作的渐进层次和个性魅力,追求作品的真实大气和风格浪漫。以冯小刚导演的故事片《集结号》为例,它不同于主旋律电影中的“三大战役”等战争巨片,也不同于《渡江侦察记》 《铁道游击队》《地道战》 《洪湖赤卫队》等战斗故事片。 《集结号》讲述了解放战争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它的感人之处就像《离开雷锋的日子》 ,打开了陈封多年的记忆盒子,托出了一位厚实鲜活的令人动情的人物形象,主人公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英雄豪杰,演员靠角色的精气神支撑自己的追寻。这是一部以沉默的力量展示人物个性和民族魂魄的影片,讲述悲壮牺牲,赞颂无私无畏,留给我们的是有着生动英雄形象的生命礼赞。
 
  中国影视创作思维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影视人应具备的首要艺术意识。比照欧美主旋律电影,中国影视的花色品种还不够丰富。科幻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创制就是我们的一大弱项。我们还缺少感人至深的灾难片如《泰坦尼克号》 ,大气磅礴的奇幻片如《指环王》 ,心潮激荡的史诗片如《角斗士》 ,某些创作领域还付之阙如,有的题材还未开拓,有的画面还不丰富,有的对白还不生动,中国影视创作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创作氛围,需要艺术家们的执著精神、灵性发现和探索勇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主旋律电影,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重塑知青形象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骈文及其批评研究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