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在今年5月拿到上映许可证之前,导演蔡尚君指导的电影《人山人海》已然“墙外开花”。2011年9月,《人山人海》作为“惊喜电影”入围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之前,并捧回最佳导演银狮奖。这是继1991年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中国电影第二次获得这一奖项。
从威尼斯回来,经过三个月的修改,《人山人海》拿到了放映许可证,于8月3日登上国内大银幕。这让不少人又意外又惊喜:国内独立电影是否已出现新曙光?
艺术中国,真实人生
艺术源自生活。《人山人海》改编自真实事件,涉嫌杀人、吸毒、复仇等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的问题。2008年,蔡尚君在《南方周末》看到一则“五兄弟千里追凶”的报道。报道发生的地点是贵州六盘水猴儿关乡,六兄弟中的六弟被抢劫杀害,凶手逃离后,当地警方迟迟没有行动,于是其他五兄弟骑着摩托车追遍大半个中国,在一年多后将凶手捉拿归案。
这一事件令蔡尚君产生浓厚兴趣。此前,话剧导演出身的他,执导的电影处女作《红色康拜因》曾获塞萨洛尼基电影节大奖。于是,他和编剧顾小白一起奔赴案件发生地探访、选景,最终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农民老铁在城里混不下去,返回家乡,一心麻木讨生活,但弟弟却意外被抢车贼杀害,老铁决意千里追凶复仇。一路上他遭遇勒索、欺骗,内心发生变化,强暴旧日情人,抢了一辆摩托车,最后在一个煤矿里找到凶犯萧强。在矿井下,萧强企图引爆矿井同归于尽,被众人打死。最终,老铁引爆了煤矿,一切灰飞烟灭。
“我想表达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想通过对老铁这个人物的观察和剖析,探讨人在时代里的变化,面对险恶怎么把握自己,怎么选择生活,每个人跟着大时代一起往前走,但在得到的同时是不是丧失更多?”蔡尚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想要表达的是个体命运宿命的悲剧,更是时代发展的创痛。
与原版相比,最终出现在院线大屏幕上的《人山人海》显然温和了许多:凶杀场面减少,又补加了一些画外音,交待片中假警察的身份;结尾处煤矿虽然依旧爆炸,但老铁活着把杀人犯押送到警察手里。这些修改使得一些观众对情节的发展脉络摸不着头脑,甚至对影片的最终意图有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但无论如何,适度修饰却仍是此类电影从“地下”走到“地上”必不可少的过程。
一种电影,两极评价
“评委会为之深深打动,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从未见过的世界。”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美国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授奖词是这样说的。对于没有身处中国现实的外国电影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但是,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人山人海》又能提供给他们哪些“从未见过”的角度?
相对于蔡尚君的上一部影片《红色康拜因》,《人山人海》或许是一部需要更多专业观影眼光才能解读的电影。“影片的现实主义呈现一种仿纪录片的感觉,任何起到阐述剧情发展的画外音被全部摒弃,观众对剧情的判断只能建立在片中角色有限的视角之上,就算如此,许多场景中镜头甚至不会去跟进故事,让原本就有限的视角变得更加狭窄。影片几乎没有掺杂过多的艺术性手法,只有在少数几个空镜头中出现起到链接作用的背景音乐,还有结尾处的画面处理。这样的拍摄方法让整部影片成了一个拙舌的叙述者,剧情在描述过程中时断时续,大部分时间甚至会归于沉默,任由观众或期待或急躁地猜测被隐去的片段是什么的可能性。”观众孙小社在观看原版《人山人海》后,认真写下长达6000字的影评。
在专业电影人的眼中,现实主义题材的独立影片,显然还有除艺术欣赏之外的其它意义。当影片拍到老铁携工友在重庆棚户区搜索凶手时,镜头扫过一片巨大的棚户区:“这种客观写实的描述,让观众几乎直接进入到那些破败、颓唐的陋居之中,令我第一时间想起了蜗居在北京地下室里的那些底层民众的生活。在老铁两人重复进行的搜人的行动以外,你会看到在狭窄居室内相拥看电视的小情人、紧闭着但传出家暴声音的木板门、母亲陪着看电视的儿子、父亲搂着捧大碗吃饭的女儿、简易厨房中某位忙着切菜的妇女——甚至可以看到厨房墙上非法私自接出来的电线和插座。我的思维在这期间明显不够用了,我开始跳跃性地思考棚户区内的管理问题、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乃至简陋的电线所可能导致的火灾隐患,等等。”孙小社写道。在如他一般的众多独立电影爱好者中,这部电影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但是,对于其他未曾接受过太多独立电影欣赏的普通观众而言,这些诸如“有限的视角”、“拙舌的叙述者”、“大部分时间甚至会归于沉默”等等词语,或许便是“沉闷”、“意义大于现实”“不知所谓”的另一种表达。而中国的独立电影一涉及底层,便习惯了压抑、黑暗,绝望、沉默,类型的过于单一,也成了部分观众的困惑。于是,在一些普通观众眼中,《人山人海》便成了一部有点“闷”的影片。这也是中国独立电影放映中一个无法绕过的怪圈:这些从海外电影节载誉而归的独立电影,在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评价往往趋于两极。
《人山人海》的上映,可说是中国独立电影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在有了国际电影节的光环和广电总局的许可后,它能否经得起商业市场的考验?对于这个问题,导演和观众似乎都不抱乐观态度。独立电影的最终目的,是获得一个公开“名分”,获得上映就是胜利,赢得小范围的口碑即可?还是旨在吸引更多的观众,以此为媒介吸引更多观众对现实的关注?这是独立电影在走上大银幕之后,仍然需要考虑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