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王实甫与《西厢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4-17
15134
    一、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及生平 
    《西厢记》的作者自明代起就引起广泛争论,有关作、王作、关作王续、王作关续四种观点。但由于《录鬼簿》中只有王名下有《西厢记》,王季思认为《西厢记》为王作,同时注明第五本与前四本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较为直朴,少文采。所以传说第五本为关续也有可能。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估计他与关为同一时代人。依据明初贾仲明为王写的一首吊念词《凌波仙》,我们可以了解到三方面情况:
    1、他熟悉勾栏生活,擅长儿女风情的戏。
    2、他很有才华,在当时就受人敬佩。
    3、《西厢记》当时已名扬天下。
    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
    莺花寨,明飙飙排剑戟。
    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
    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剧录有剧目十四种,现存除《西》外,还有《丽堂春》:金章宗时丞相完颜乐善仕途沉浮;《破窑记》写吕蒙正始贫终富过程中与刘月娥的曲折婚姻。
    另有《贩茶船》、《芙蓉亭》各存一折曲子。
    二、《西厢记》的故事渊源:
    1、最早可追溯到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据人考证为元稹自传。作者称赞张生的“忍情”(抛弃莺莺)为“善补过”,鲁迅批评为“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2、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西厢记》直接的素材。故事性质与《莺莺传》发生根本性改变,前者肯定张生抛弃莺莺为“忍情”变成了后者对张生和莺莺争取自由爱情和婚姻赞美。但爱情主题和人物形象尚不鲜明突出。   
    3、王《西厢》删除了董《西厢》许多不必要的枝叶和臃肿部分,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加之语言极为优美,使得这一剧本成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三、《西厢记》本、折名(明清人依据传奇的体裁,替《西》每一折都安了题目。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1、惊艳
    2、借厢
    3、酬韵
    4、闹斋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1、寺警
    2、解围
    3、请宴
    4、赖婚
    5、听琴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1、传简
    2、闹简
    3、赖简
    4、望病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1、酬简
    2、拷红
    3、送别
    4、惊梦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1、捷报
    2、缄愁
    3、争婚
    4、锦还
    简述剧情,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波澜起伏。
    四、人物形象分析:
    崔莺莺:是一位外表冷静、内心热烈,渴望爱情,追求幸福的封建判逆者形象。是一位不断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肯定的矛盾斗争中走向自我超越的层递性性格典型。王实甫把握住了她性格深层的矛盾结构,在一系列的戏剧冲突中,展示了她成长的过程。
    ①对情爱的追求,对压抑感觉是她性格发展的基础。
    《赏花时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一开场时莺莺唱)残春勾起青春生命浮躁,而萧寺则是文化禁锢的象征,所以才带来对花落水流红这一自然景观的遗憾和万种闲愁的困扰,这其实是青春觉醒之后,情爱追求的意向性表现。
    ②与老夫人的外在冲突和内心深处的自我冲突是她性格发展的历程。
    在莺莺性格发展中,她承受着来自两方面的沉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以老夫人为代表的文化权威的胁迫、压制。另一方面是来自她本身相国小姐的身份以及长期封建教育的理性积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格权威的制约。莺莺要得到幸福必须跨越内外两重束缚,突破心理上的障碍,做到对母亲的判逆对自我的征服。但以母亲为代表的文化权威为不但规范和限制着她的行动,而且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培植起她的负罪感和羞耻感,铸造成她坚硬的人格面具,使她自觉不自觉地做出许多假来。 
    ③判逆理教,以身相许是其性格发展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莺莺这一大胆的越轨行为使其判逆行为由踌踌蹰蹰的举步变成无畏的实施,这意味着人的自然天性对伦理人格的战胜和凯旋,也体现了人们对情的痛苦而执拗的认同和对礼的无限嘲弄。 
    ④送别和惊梦是莺莺性格的进一步深化和必然的逻辑延伸。
    送别中的痛苦固然有情感方面的表层显现,但更多的是出自理智层面对张生“停妻再娶妻”的忧虑和恐惧,从而引发出她对母亲怨恨和对功名利禄的深刻反省。她将功名视作“蝇头微利”、“蜗角虚名”,与爱情相比,她选择后者,“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还担心张生这一去如“一春鱼雁无消息”,“金榜无名誓不归”这些忧虑进一步反映莺莺对爱情忠贞和对前途不可把握的困惑与无力。“梦”是情感的延伸和自由的实现,在梦中,莺莺不但对功名痛恨有加而且萌发出新的爱情观——“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有更为勇敢的举动,那就是与张生一同上路。 
    ⑤在第五本,莺莺性格发展发生了停顿和中断,处于逆来顺受的小姐被动状态,静等命运的判决。所以结尾大团圆结局一则是作者美好愿望——“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的具体表现,一则又是对以母亲为代表的文化权威的妥协。 
    张生:是作者以喜剧手段塑造的青年叛逆者形象。他的性格是轻狂兼有诚实厚道,洒脱兼有迂腐可笑。他在《西厢记》中是矛盾的主动挑起者,表现出对爱情直率而强烈的追求。王季思称他为志诚种,表明他对爱情的执著和专一。红娘称他是“疯魔汉”是“傻角”,表明他在爱情上已到了疯狂和痴绝的地步,又嘲弄他是“文魔秀才”,“风欠酸丁”,又可看出他浓厚的书生气和才子气。而讥笑他是“银样蜡枪头”、
“花木瓜”则表明他在爱情上的软弱性和缺乏应变性。因此可以说他的性格特征是:多情近于迂腐,软弱近于无能的多种性格因素的组合,形成他多样的性格特征。但这一性格特征又是以“志诚”为核心的,所以他与花花公子有本质不同,与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有明显区别。 
    红娘:在剧中虽然只是一个婢女的身份,但她却是剧中最活跃最令人喜爱的人物。她机智聪明、善良泼辣,纯朴幽默,常在崔张的爱情处于困境的时候,以其特有机警使矛盾获得解决。因此,我们说她性格的主要特征是:柔肠侠骨。她对崔张的帮助不仅是出于同情心,而且是从自己认识出发的自觉自愿的行动。她常常满口道学语汇,一会儿讲礼一会儿讲信,周公孔孟头头是道,却不为这些伦理道德所束缚,对这些道理的取舍更多是从实际利害上考虑的。当然这一人物有一定理想性,作者更多地把自己婚姻观念赋予这一形象,并通过她表达出来。在剧中她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在人物刻画上,因她的衬托,使崔张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性。
    德国大诗人海涅说,在一切大作家的作里根本无所谓配角,每一个人物在他的位置上都是主角。用于红娘这一角色是恰当的。
    五、关于《西厢记》大团圆结局的思考: 
    1、是作者理想的体现,老百姓愿望的反映——愿普天下有情都成了眷属。
    2、是中国传统的中和美学思想的反映,强调对立面的均衡、统一与和谐。
    如李泽厚所讲:“中国人重视的是以理节情的平衡,郑玄《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美学标准。 
    3、“是一种闭了眼睛的补救,是对社会生活的浅层次观照”,中国文化历来缺乏正视现实的勇气。 
    六、《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1、戏剧结构独具匠心。
    ①人物性格与情节得到高度结合。
    《西》将两条线索两类矛盾交织在一起,以老夫人为一方,以崔张红为一方而展开的维护和反抗封建礼教的矛盾冲突为全剧主线(事件)
;以崔张红三者之间由于出身教养和性格差异而引起的矛盾冲突是副线(性格)。这两条线索如经纬两条线互相交织,使剧情波澜起伏。
    ②“主脑”立得巧而精。 
    主脑是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提出的一个名词,它不是指主题,它在这里指勾起事件的媒介,发生故事的剧穴。《西》将“兵围普救
寺,白马解围”立为主脑,其余所有枝节皆以此一事而生。倘若没有此事,则没有赖婚等以后的所有情节。 
    2、《西》的曲词特点:
    ①曲词非常优美,它把剧中的爱情故事描述得风光旖旎,情调缠绵。 
    ②剧中宾白,基本上都是鲜活的口语,能够传达各个人物的性格和生动的神态。如老夫人婚一节: 
    老夫人: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虚伪)
    张生:(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惊讶)
    莺莺:呀,俺娘变了卦也!(意外与对母亲的了解) 
    红娘:这相思又索害也!(同情,坦然面对现实)
    ③曲词明显偏向华美,形成诗剧风格,有许多诗词广泛融入唐诗宋词的语汇、意象,运用骈偶句式,以高度的语言技巧造成浓郁的抒情气氛。如长亭送别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作重重叠叠的泪。这支曲子用经过锤炼的口语,一泻无余地倾诉了别离的苦闷,相同句式的排比,既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又增添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红楼梦》中对《西》的语言评价: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负面评价:肉胜于骨,浓盐赤酱,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总之,《西厢记》在相当长的年代中持续地影响了后代的文学进步乃至人们的生活观念,通过《红楼梦》的有关情节,可以看到《西》已经成了一部爱情经典。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王实甫与《西厢记》,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下一篇元代前期其它杂剧作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