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主题学研究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5176

 

  主题学是一种以辨认作品主题为中心的批评方法。它在现代发展成为专门的学问之后,俄国文学理论家托马舍夫斯基( B. Tomashevsky,1890~1957 )称之为“thematics”,后来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哈里·莱文( Harry Levin )又为之铸造了“thematology”一名。
  传统的主题学,即在单一作品内寻找一种或数种主题的做法,被称为“阐释主题学”( explicative thematics )。 它是通过研究文本的内在联系,利用归纳方法,而抽取出主题来。在课堂教学中,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人们一般不把它当作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学。
  现代主题学包括两种类型:“比较主题学”( comparative thematics )和“文萃主题学”( corpus thematics )。前者有时亦称“普遍主题”研究,源于十九世纪德国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 “题材史”( Stoffgeschichte ),旨在从众多作品中寻求一个共同的主题。它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演绎法。比较主题学未能深入作品内在的特质,又忽视了作品独具的特色,因常常受到抨击而告中落。随着比较文学平行学派的兴起,这一研究经人积极倡导,并且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得到启发以后,又出现了复兴之势。后者介于阐释主题学和比较主题学之间,它虽然也阐述多种作品的主题,但这些作品的选择不无限制。其数量有时较少,如某一作者的作品;有时则相当多,如某一时期的作品。如果所选作品数量极多,人们就很难在它与比较主题学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不过两者还是有所不同:文萃主题学一直采用归纳法,把一批作品当作一个庞大的复合文本来阅读。近来在这种主题学内形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亚类,即“文化主题学”( cultural thematics )。它旨在从一批民族(或种族)文学作品中,或者一批同性作家群体的作品中,读出同样的文化主题来。其研究范畴跨越了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因而它是一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随着主题学的发展,其主要研究对象——主题也得到了多种多样的定义。这个术语的界定最初是以作者为中心,指诗人把作品置于其上的基本思想,本世纪前人们还用“道德意义”作为它的代名词。现代形式主义者(包括新批评派)削弱了它的主观性和说教性,使它的根基从作者移到了文本上来。他们受音乐创作发展主题的影响,喜欢说“主题与变奏”或“某一主题的变奏”。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术语含义不清,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有的宁可把它等同于结构,声称“结构就是我们称之为主题的东西”(诺思洛普·弗莱),有的则把它等同于作品中所有的非形式因素,甚至以“常见人物形象”(如唐璜主题)、“远见”( vision )、“神话”等术语替而代之。更为缠夹不清的是“母题”一词:有的学者与主题换用,有的认为它小于主题,是后者的组成部分,还有的(主要受民俗学研究的影响)认为它大于主题,是超出具体文本的意义单位。11
  不过,一般认为,题材是作品的材料,母题是对题材的基本概括,主题则由母题组成(有时等于母题),这三者构成了主题学研究的三个层次。此外,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因素如“主导母题”、“人物形象”、“惯用话题”( topoi )等 ,也是主题学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早时的母题“知”》一文中,埃里克·亨利( Eric Henry )首先追溯了“知”字的渊源。他说,此字具有赏识、理解或识别之意,如“知音”、“知己”。它获得特殊的意义和感情色彩,似在春秋末期或稍晚些时候,至战国中期,才在这种意义上得到广泛应用。最初,“知”字与占卜活动有关;《易经》里没有用它做动词的例子;《系辞》有多例,如“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但其中“知”的对象尚不包括人。《诗经》里已见“知我”之例,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等。在《书经》里,“知”亦少见,仅《皋陶谟》有“知人”、“安民”之语。它在《论语》里有了新的发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此处“知人”为调查、研究之意; 
  子曰:“……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进》 
  此处第二个“知”有知而用之意;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泰伯》 
  此处“知”有认可、赞成之意。他根据以上例证指出: 
  总之,看来《论语》提供了本文所论的第一种例子,其中“知”作为“赏识”的概念,得到了充分而内向的展现;同时,也提供了下文涉及的两种极端的例子,即政治性的和个人性的、用世的和淡泊的例子。在此,虽然没有“赏识”故事出现,但这一母题的概念基础——它自古至今通过无数变化,仍在继续发展着——却已告完成。即使人们不崇拜孔子,也有许多理由视《论语》为文学主题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文本,“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 
  接着,他举例说明了“赏识”母题在后代文学里的发展:⑴ 求圣寻贤 。如帝王慧眼识贤 、重用贤能、从善如流、“三顾茅庐”等,有时以伯乐相马为原型;⑵ 贤人不得志。如屈原自沉汨罗;⑶ 游侠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报答知己;⑷ 女子和冒险者。她预知亡命者为英才明主 ,如《虬髯客传》;⑸ 才子佳人相知。其例众多 ,不胜枚举;⑹ 寻求隐者。寻求者因见隐者的屋空径荒,而知其云游,而悟其胸怀之阔大;⑺ 文人知遇。如科场考生希冀得到主考官的赏识( 《儒林外史》第三回即为一例)。12
  惯用话题研究在主题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可以解释主题的构成。傅汉思说,中国文人的历史感是其有别于其他国家文人的特点,他们常常登临抒怀,吊古伤今。他研究了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王昌龄《万岁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玉华宫》等二十首唐代览古诗,认为这类吊古伤今之作包含着六种惯用话题:⑴ 登高;⑵ 沉缅于往昔;⑶ 江山长久( 与人事须臾相对照);⑷指说古人和古迹;⑸ 写景(不做历史联想)以及⑹ 潸然泪下。他说,这些诗人对待历史与历史学家不同,他们不关心历史本身,而是关心其与现在的联系。在他们看来今昔有同有异,从遥远的黄金时代直到今天,历史总是在衰落。古代的圣迹伟人可以作为一种鼓舞力量;古代伟人亦遭蹭蹬,对之回忆可作为一种安慰;此外,以古鉴今还可作为一种曲笔。13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属于形式研究,而以作品抽象内容为中心主题学则属于另外一种研究。它涉及人类普遍具有的思想观念和志趣情愫,力图归纳作品意蕴的类型。由于这些抽象内容总是深深置根于文化传统之中,而且往往与哲学问题和历史问题相联系,所以主题学探索具有文化研究的性质,给人以广阔感和深邃感。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就中国古典文学做了一些开拓,但这一范畴仍有大片空白需要填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符号学研究

下一篇统计风格学研究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