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一块牌匾背后的红色传承与时代回响
(散文)
文/张根法
十一月七日上午九时,新密进化村的空气中弥漫着庄重与崇敬。当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成员亲手为张书印纪念馆挂上“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牌匾时,红绸缓缓滑落,不仅照亮了一方场馆,更映照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生生不息的传承脉络。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仪式,而是对历史的回望、对精神的礼赞,更是对未来的嘱托。
张书印纪念馆,是承载着一段厚重历史的精神地标。它所纪念的,是一位在革命岁月中挺身而出的英雄,是一段在烽火中淬炼出的不屈故事。那些泛黄的照片、磨损的物件、字里行间的赤诚,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无声诉说着先辈们为理想信念奋斗的艰辛与荣光。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到来,让这段历史与更广阔的红色记忆产生了共鸣——将军们的后代,本身就是红色血脉的延续者,他们的参与,让“传承”二字有了更具体、更温暖的注脚。
“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牌匾,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责任。它意味着这里将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人透过历史的细节,触摸到红色文化的温度与力量;它也意味着这里将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让年轻一代在与历史的对话中,理解何为初心、何为担当。开国将军后代们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其中,传递出的是一种“不忘来路”的自觉:他们深知父辈们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财富,不是封存在纪念馆里的文物,而是需要代代相传、不断激活的精神动力。
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这样的传承更显珍贵。当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容易忽略历史的厚度,当多元的信息洪流可能模糊价值的坐标,红色文化的传承就如同为精神世界锚定坐标。教育基地的设立,正是要让红色故事从书本走向生活,让英雄精神从记忆走进心灵。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聆听先辈的故事,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汲取奋斗的力量,每一个参观者都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悟“从哪里来”的根系,明晰“向何处去”的方向。
进化村因这方牌匾而增添了红色的底蕴,张书印纪念馆因这份嘱托而承载了更重的使命。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的行动,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将扩散至更广阔的地方——它提醒我们,红色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责任;它也启示我们,英雄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它们将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激励人们前行的力量。
牌匾高悬,光芒自内而外。这不仅是对一位英雄、一段历史的致敬,更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根基的守护。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相信会有更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初心薪火相传,让使命勇担在肩,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汝州蒜面条赋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