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二十九】
月牙泉长不过300余米,宽不过50余米,它泉水清澈,水光潋滟,灿若星月,亮如镜子,静卧于荒漠,暴晒于烈日,蒸腾于日月,四周风沙弥漫,狂风肆虐,它却能千年不枯,万年流淌,昂扬生命的鲜活与绿意,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呀?月牙泉如一颗绿色的珍珠镶嵌在鸣沙山袒露的衣襟上,熠熠生辉。站在月牙泉边,我感受到了荒凉中的温度,真正体会到绿洲与沙漠的重要,那何止是一个”惊喜”能够囊括?
月牙泉就是鸣沙山绿色的希望,月牙泉就是鸣沙山蓬勃的生命。
我在想,也许月牙泉很久以前也是汪洋碧波,也是清浪翻滚,岸上也许是绿意葱茏,茂盛一片,也许会有成群的牛年以及美丽的牧羊女。也许面对滚滚黄沙的一次次侵略,它的版图在逐渐地缩小,最后成为悲伤的一滴泪,成为苦苦守候的一颗心。
一阵风沙自远处带着浩荡的气势,形成冲天的沙阵,一路狂奔而来,游人或紧紧掩住头,或急急逃窜躲避。奇怪的是,风沙奔到月牙泉岸边慢下了阵脚,旋即消散。也许是风沙太怜惜这一泓清泉,不忍心而收敛了步阵。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主观的臆断。这跟风向有关,但我倒更希望这是真的。这样,这片绿意,这泓清波就会长久地保持原貌,就会一直成为鸣沙山怀里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那盈盈的碧水,只望那么一眼,仿佛便能洗去眼中的阴翳,让眼眸清亮无比。或许它便是沙漠的眼,那眼中的泪泉,荡漾着无情沙漠一丝丝的柔情,这丝丝的柔情给了沙漠中迷失方向的生灵,多少生的希望。也许,恰恰是这份的柔情,让道是无情却多情的鸣沙山心生爱慕,但它又明白,沙泉不能共存,于是乎,望而止步,永远地停留在一步之遥,守望着月牙泉。它伸展着柔软的沙臂,轻拥着月牙泉,似一个伟岸俊朗的男儿,怀抱着一位心仪已久的女子,而月牙泉,则楚楚动 人地依偎在鸣沙山的脚边,清亮的眸子,亦闪着对鸣沙山,无比的信任、爱慕和敬仰之情。
月牙泉,你也曾金戈铁马,也曾浪击飞舟,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砂如同人类滚滚而来的欲望和贪婪,你一次次地败下阵来,版图一次次地缩小。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着“鸣沙山”的呜咽,对着大漠无边的苍穹,睁着微弱的眼睛,闪烁着微弱但却坚强的梦想。似乎在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是浩渺的海,同时也在提示着这里如何由海变成沙漠的…..,在这无边的沙漠中你的坚守是多么的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