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二十七】
据说,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是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面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开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前那碗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到碗周边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盆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一堆黑色顽石。原来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显灵,惩恶扬善,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结束了驼背之旅,我伫立在鸣沙山的山脚下,瞻仰着鸣沙山。鸣沙山以纯沙聚起,峰峦叠嶂,在此气势磅礴,绵亘了三千余年,如今依然,一脊北亘,如索如削,周围沙垄,盘桓回环,相连相衔,有峭如刀刃,气势凛凛;有脊如虬龙,蜿蜒而卧;有势如黄涛翻滚,萦绕洄旋不止;有状如金字塔,高高突起,有棱有角;有形如月牙弯,弯弯相连;有驼峰造型,峰峰相接;有俊如野马飞奔,驰向远方,有柔滑如绸缎,飘向天边……千姿百态的沙岭,在阳光照耀下,明暗相间,阴阳交割,层次分明,也可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都说鸣沙山,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可惜的是,我并未细观沙色,在炎炎的烈日下,灿灿的黄沙闪着金光,迷惑了我的视觉,只觉得它是一味的金黄色。赤足走在沙丘上,滚烫的沙粒按摩着我的脚底,啫啫作响,我沉醉天地奇响,自然妙音之中,漫无边际地暇想着。
沙丘下一畦的芦苇荡,迎风而歌而舞,芦苇荡的边上,有一弯碧水深潭,清亮明丽,灿若星子,静若处子,形同新月,被如同绿丝带般,茵茵的青草环绕着。泉弯之边,拾级而上,有亭台楼阁,白墙黄瓦,回廊环绕,在这“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沙漠之中,恍若海市蜃楼,让人恍惚,让人疑惑!隔离的围栏,使我无法靠近那一弯的碧月,只能远观,那静如琉璃的幽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