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六百一十三】
郭进拴|浓浓的延边情
我从长春坐火车来到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采访。
长白山下绿野千里,图们江上波光滟潋。当我从噪杂而又炎热的都市 ,来到这神话般的世界时,内心的惊讶是难以用语言加以描述的。我仿佛在满脑子疯狂的迪斯科舞曲中,突然飘进了一支节奏徐缓悠然、格调清新幽雅的民族器乐曲,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初到延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朝鲜族居民的茅屋和小院。他们的住房别具一格,仍旧保留着古朴、独特的民族习俗。一般为独立式平房,没有院子,房顶由4个大斜面构成,上面多由厚厚的茅草覆盖,远看好像大蘑菇似的。山区的朝鲜族住房多靠山依水,顺坡排列,因而屋前地势高爽,环境幽静,室内阳光充足,明亮宜人,反映出朝鲜族人民明快的生活情趣。在朝鲜族住房的正面开有3——4扇门,这些门同时又当窗户使用,出入极其方便。
有一次我们应邀到一户朝鲜族群众家做客,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两位老人和一位20多岁的姑娘,姑娘长得很美,高高的个头,像长白山的美人松一样。她穿着一条短裙,裙子的腰间有许多皱褶,素裙飘荡,多姿动人。她的上衣斜襟镶边,线条柔和而又有曲线美,领子稍呈圆形,襟和摆呈弧形。料的颜色和花纹华美漂亮。在袖口、领子下摆上镶着不同颜色的宽边,而袖子又肥又长,显得特别丰满生动。
我们模仿着主人的动作,将鞋脱在外边,鱼贯而入。房屋内部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一进门就是炕,直通所有房间。炕上铺有花色鲜艳的地板革,显得宽敞、洁净。朝鲜族人至今仍保持着席地而坐的古风,所以室内没有椅子、凳子。炕上白天用作待客、吃饭,晚上铺上棉被就是卧床了。他们的厨房设计十分巧妙,和厅堂同处一室,在客厅的一角挖了一个相当大的炉灶,主妇生火时要跳下去,因为烟道在炕底下通过,生火之后,整个炕面便会有温热之感。夏天可以防潮,冬天可以取暖,非常适应长白山区的气候特点。房屋的内外墙和白灰粉刷,显得整洁而明亮,看上去十分得体。
姑娘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笑着将我们引入她的卧室,靠墙是一排乳白色的组合家具,一边放着收录机,另一边是一台彩电,四周墙上贴满了影视歌星的彩照,还有一幅姑娘参加文艺晚会的演出剧照,用镜框装着放在屋子正中间,格外引人注目。这狭窄小院和低矮茅屋下的另一番天地,却是我们未能料想得到的。
姑娘活泼、开朗,当她听说我们是作家来体验生活时,就向我们讲了朝鲜族的服饰、歌舞、房屋建筑、食俗、婚俗等知识,最后送我们出门时,她说:“刚好我表姐明天结婚,你们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那场面,可热闹了!”
“有兴趣,有兴趣!说定了,我们明天一大早就来找你!”我一边抢着回答,一边给姑娘递上一张名片,姑娘说:“啊!原来你就是智泉先生啊,我还读过你的《美女山,美人河》呢!我叫金顺顺,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她热情地和我们握手告别。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