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八十八】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10
696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八十八】


       此时,镜头定格在束束橘色光映出发乌的墙体和房屋板壁,传递出一种幽远宁静之美以及和平与深沉的力量。再看两岸的房屋在水中摇曳,更增添了无比的清雅、恬静。在廊棚下坐下小憩,头脑中期待着,真希望眼前的风情永远没有尽头……
   出了百床馆,我本打算撑着伞在雨中漫步,悠哉悠哉,好不自在,却又放不下后面的美景,便又继续前行。我漫步到了金家大门,曾经的一方富庶,如今的江南民俗馆。手中握着滴水的油布伞,在每个橱窗前慢慢地驻足观赏,衣俗、民俗,仿真的蜡像、真实的衣物、一幅幅照片,再现着江南人家的生活。

        我在婚俗厅的中心——拜堂的蜡像前长时间驻足,我看不到蒙着红帕的新娘的表情,但我想她一定在笑着;她虽因红帕的遮盖看不到周围场景,但她一定也感受到了那股喜庆和热闹。
  “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里,少不了文人学子,乌镇的名人大家茅盾。我踏着渐小的濛濛细雨走进茅盾少年读书的立志书院。在书院的门口,我买了一个叶子形的书签,上有“有志者竟成,先立乎其大”的字样,捏着薄薄的书签,我绕着室内漫步走了一圈,大致看看便出来了,这时雨基本已经停了,只有房檐上还淅沥淅沥地落下水珠,我站在书院的台阶上,望着周围葱葱的绿色,心想这里也许就是茅盾笔墨的源泉。
   手握着滴水的油布伞,我漫步在乌镇的沿河街边上,望着对面仍有住家的江南房屋,不禁感叹这江南的生活悠然,强调心灵之自由,又不禁沉醉其中,不愿返回市俗与喧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世,乌镇该是个钟灵毓秀的女子,在如纱细雨的缠绕下,且行且歌;今生,化作绝伦的乌镇,仍在如纱的雨的缠绕下,且行且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九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