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二十八】淇河赋
鸿蒙初辟,岁月悠长。有河淇兮,源自陵川之嶂;蜿蜒东去,润泽华夏之壤。其形也,若蛟龙蜿蜒于大地;其神也,似灵韵飘洒于穹苍。
遥想殷商末至周卫,朝歌为都,此河乃京畿之傍。《诗经》煌煌,四十余篇源于淇水之畔;六首佳咏,唱尽彼时喜乐哀伤。“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赞君子之德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诉女子之离殇。此河也,为诗之河,流淌千年之雅韵;为史之河,承载往昔之荣光。
淇河之景,美若画廊。暮春三月,淇水悠悠而荡漾,岸柳垂丝以轻飏。凫鸟踏波,似舞轻盈之姿;鱼群游嘻,如戏澄澈之江。水涌春澜,竹含旧翠,行于其岸,矫首遐观而神往。或见钓者于河畔,鱼游漂动,令人心起思量。秋风拂过,河面涟漪泛彩;阳光照耀,波光粼粼生芒。河畔叶响,如时光之呢喃;历史回响,若低吟之乐章。
其源也,峰峦叠嶂,峡谷幽深且漫长。发于棋子之山,历经岁月之沧桑。入豫之后,经辉县、林州、浚县、淇县之壤,全长百里,浩浩汤汤。河谷狭窄,两岸峰峦竞秀;千岩万壑,地形参差且茫。鹤壁境内,河段尤为殊胜;河水清澈,纯净甘甜而飘香。乃华北唯一未染之河,享“北国漓江”之盛彰。
淇河之畔,人文昭彰。七千年前,人类于此居藏;淇河文化,独具风骚而流芳。它孕育商王朝之辉煌,哺育众多英杰之贤良。大禹治水,足迹曾留于此方;文王演易,智慧闪耀其光芒。鬼谷子隐居授徒,谋略千古传扬;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姿百世流芳。王梵志诗风质朴,许穆夫人情韵悠长。张燕起义,黑山军声震四方;王维吟诗,田园景入诗章。罗贯中隐居著书,《三国》《水浒》千古传唱。
沿流溯上,古迹琳琅。西周辛村墓地,见证历史之过往;黑山义军遗址,诉说当年之激昂。罗公隐居之所,留存创作之灵光;天然太极之图,蕴含阴阳之玄象。青岩石窟、白蛇洞、白龙潭,神秘奇幻而神往;白龙庙、鸡冠山、双塔寺,庄严肃穆而堂皇。盘石头水库千佛洞,佛光照耀岁月长。
嗟夫!淇河之美,美在自然之景;淇河之韵,韵在文化之芳。它如一条玉带,缠绕于中原大地;又如一部史书,记载着华夏沧桑。愿此河之水,永流不息;愿淇河文化,万古传扬。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