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五百八十二】
布达拉宫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由柱、斗拱、雀替、梁、橼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初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进布达拉宫,宽阔的石阶,高大的宫门,幽深的廊道,错落有致的殿堂,金光四溢的灵塔,明亮的酥油灯、数不尽的珍宝、佛像,看不够的壁画、唐卡……仿佛走进了西藏的千年历史,体验藏族建筑的独特意境,欣赏灿若群星的文物精品,谛听安详的祝祷与唱颂,感悟精神世界里的纯洁与宁静。那一刻,西藏的全部历史和现实,似乎就浓缩在这里,让人真真实实地触摸西藏,融入西藏。那些殿宇、那些佛像壁画、那些传说诉说了布达拉宫的神奇,僧众对布达拉宫的呵护与爱戴又令她走向永恒。
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由宫堡、城堡雪和后湖泊园林三个部分组成。在红宫西大殿北配殿那栩栩如生的佛祖雕像,普度众生的菩萨彩塑,精彩绝伦的佛教壁画,眉清目朗,技法高超,神态传人。这些雕塑的艺术特点是:摆脱了佛教造像的一般程式,而是以现实人物为底本,且人物的喜怒哀乐无一雷同,颇有个性,姿势、服饰、装扮都不一样,形神兼备,生动逼真。
布达拉宫的红宫居中,墙壁上都刷有红土,白宫从东南西三面环绕红宫,墙上刷白浆,横贯两翼。另外,布达拉宫还有三座黄色殿堂,白宫东西各一间,前方半山腰一间。东面的黄殿为时轮殿堂,是专为达赖喇嘛修密宗用的;西面的是一座普通的佛堂,内有珍贵的佛塔;半山腰处十分显要的黄殿,过去是专门存放布达拉宫大型佛像的,每年的藏历二月三十日,要在宫殿前墙上展示这两幅佛像,俗称“布达拉宫殿佛。”仅从色彩上讲,布达拉宫红、白、黄相间,叠嶂的群楼色彩斑斓,鲜亮如日月星辰,更增添了神圣气息。
红宫中的最高殿堂是萨松朗杰佛堂,殿内供奉着清乾隆皇帝身着喇嘛装的画像和以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长生禄位。过去,历世达赖喇嘛每年都要到乾隆皇帝画像和禄位前进行佛事活动。这里也是清朝驻藏大臣、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曾经举行过西藏转世活佛的重要内容——“金瓶掣签”仪式。
宫殿后面,是宁静美丽的龙王潭公园。公园里新种的草坪犹如绿色的地毯,鲜花点缀其间,园内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林间一池湖水,碧波荡漾,倒映着布达拉宫的背影。每到冬季,成群的红嘴鸥回归潭中,翩跹翻飞,自在一景。潭中有一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所以取名为“龙王潭”。过去,这里是布达拉宫的后山花园,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成道、圆寂纪念日,全体僧俗官员及贵族男女都来此划船戏水,举行旱季祈雨仪式。
美哉,布达拉宫!
2008·3·15·于湖光花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