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五十八】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27
3461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五十八】


        在此我就午菲这部长篇小说所描摹的风情图和风俗画,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一路阅读下来,我在这部长篇小说那大段大段的风俗画卷里徜徉。在这种快意的徜徉中让我联想到我在复旦大学作家班读书时,读过的英国乡村风俗画作家哈代的《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哈代在他这两部代表作的长篇小说里就是用大段大段优美的乡村风俗画面给我带来阅读时的快感和愉悦。不过,现在也有一些读者对哈代这种大段大段描绘山村风景、风情、风俗画笔墨认为是烦琐和啰唆,而就我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我对文学风格的偏好,我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不过,近二十年来一些小说作家,确实少有像哈代这样用那么多的笔墨去大段大段展示和描摹那些乡村风情风俗画了。我不懂这是文学的进步还是文学的退化?在这里,我不免要提起前段时间有一位作家,他拿给我一部他以前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要我把他这部作品推荐给我相熟的一位影视界的编剧朋友,看能否将他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我这位编剧朋友热心地看完他这部长篇小说后对我说,文字很好,很有哲理,确实能引起读者许多思索。但是,这种接近于心理描写的哲理性小说,也成了它这部长篇小说最不成功的地方和死肋。我问为何?我的编剧朋友说,这些年有相当多的小说都流行这种哲理深奥,几近文革时政治说教文学的另外一种版本和另一类型的说教文学了。要将他这类说教文学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所缺乏的正是影视剧所需要的画面感。因为我在他整部小说里找不出几幅可供我改编剧本的画面。比如风景、风情,或者是人物的生活场景。哪怕是一幅街景,一幅外景或一幅比较生动的人物对手戏和行为画面,我都难以找到。而那些再深刻再华丽的心理描写对编剧都是没有用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五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五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