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八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23
234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八十四】


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



        中原名城平顶山是刘希夷、元结、李绿园、徐玉诺的故乡,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苏辙长眠的地方,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也曾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里是历代文人高士层出不穷的地方,在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热土上,如今齐刷刷地成长起了一批无愧于祖先的作家、诗人,形成了鹰城作家群。全市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3名,中国报告文学文学会员7名,河南省作协会员159名,平顶山市作协会员295名。这支文学鹰军虽然风格不一,流派不同,但都在朝着一个目标奋进——那就是冲出鹰城,挺进中原,走向全国。那么,鹰城作家群是如何启动发展起来的?又有哪些成功经验呢?


                             一、鹰城作家群,正在冲出中原,走向全国

        改革开放以来,平顶山市文学界花团锦簇,硕果累累  。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平顶山市文联、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以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组织创作,开展活动,取得了辉煌成果。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平顶山市的一大批作家和文学新人与千百个专业户、企业家同步,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遍布城乡,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鹰城作家群。鹰城作家群,分布在汝水之滨、尧山脚下、湛河两岸、钢城内外、伏牛之侧、嵩山之阳、叶公故里、石龙河畔,是一支庞大的文学创作队伍。 
        让我们来检阅一下这支队伍的阵容吧:
        自从1994年12月,平顶山市的禹本愚、郭进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填补了平顶山市本土作家没有中国作协会员的空白。进入二十一世纪,曲令敏、李建军、赵敏、练佩鸿、于天命、简单、林旷德、地儿、萧根胜、张中民、赵俊杰先后加入中国作协。截止2014年底,平顶山市共有中国作协会员13名,中国报告文学文学会员7名,河南省作协会员159名,平顶山市作协会员295名。
       仅从这列举出来的一部分,就可以看出平顶山作家群就像奔腾东流的沙河浪花一样多,这是鹰城文坛的一支生力军。


                     平顶山作家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目前已经冲出鹰城、突破中原的有这么一批:

                       平顶山作家群·禹本愚

       禹本愚是个擅长运用语言技巧的作家,没想到他笔下的长篇竟然靠曲折复杂的情节来出奇制胜。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大倾斜》、《父母川》出版后。引起文坛上的震动,我看到《作家文摘》和《大河报》的评论,认为不俗之处还在于“好读好看”。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长篇小说让人看不下去,总不能算优秀吧!《大倾斜》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和传奇色彩让人一气读完。《父母川》则以散文化的笔调和情绪为读者所惊讶。
       禹本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平顶山市文联主席、平顶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  他创作的     长篇小说《大倾斜》,曾于1998年在武汉的《今古传奇》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前半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禹本愚又继续创作,最终于2004年完成了整部作品的写作。后由于书稿在一家出版社滞留了1年多,直到2006年才由北京的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从创作到出版历时8年多。这部长篇小说长达21万字,描绘了十年浩劫期间一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令人啼笑皆非而又真实可信的生活画卷,塑造了王斜子、张花展、剃头匠五叔、老支书老涂等众多人物形象。
       作家从《斜子凳台》,写到《夫唱妇随》,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那个遮蔽于茫茫大山用悲悯的眼神直视人间苦难的劁猪匠王斜子,他的家住在巷倾、道斜、地无三尺平的扇子形的老草山上。
       禹本愚是超越现实功利的作家,这种对自我形象的重塑可能更符合禹本愚性格的本相。在当代文学领域充满媚俗功利的市侩气中,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经相当高远,在作为作家的禹本愚看来,人的高贵气质并不表现在梅妻鹤子式的隐逸之中,高贵与高雅并非同一个词,真正高贵的人,是脚踏在苦难大地上,对贫贱善良的人怀有深切同情,并能够真诚帮助别人的人。尽管这种高贵行径在举世滔滔中很不合时宜,很可能被某些聪明人讥讽为向风车开战的唐·吉诃德,但禹本愚愿意做这样的人。
      读《大倾斜》,就如“行山阴道上”,或像观赏一轴长卷、一座画廊,五彩缤纷,引人入胜,愈读愈感到振奋!的确是令人振奋。这便是我在阅读时的心情。我不掩饰我的阅读心情,为什么要掩饰呢?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八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八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