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九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19
487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九十】


      《未来的底片》是刀郎专辑《山歌寥哉》中的最后一首歌,是新专辑中汪峰最推崇的一首歌,也是网友公认的立意最高的一首。《未来的底片》是一首充满思考和情感的歌曲。它不仅有强烈的时代感,还融入了古典音乐的元素,让人感受到了古今交融的美妙感觉。

       如果把《山歌寥哉》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序曲》和《未来的底片》则像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从大处着笔,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悲悯,《未来的底片》讲的是生命的轮回。


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让我们从旁观者的维度俯瞰历史长河,思考文明当下和未来。整首歌以大量的隐喻、意象的表意,以人类的发展历程来寓意思考未来。在歌曲开始的和声里有两句,也是最关键的“昨日犹似羽衣舞,今朝北邙狐兔窟”。

前两句点题,讲述了历史的兴衰枯荣,昨天还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大唐,霓裳羽衣舞尽情飞扬,今天就是颓败寂寥的北邙坟场,只留下狐兔窟,何其凄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一粒尘埃……


《未来的底片》


《未来的底片》歌词原文:
昨日犹似羽衣舞 今朝北邙狐兔窟

当天空依旧愁云山雨欲来
岩洞里阴冷潮湿没有火的照应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日子里
狐狸还只是无法对映的光景
所有的需要都只是身体的需要
意义仅仅是孤简的风干的粮草

走过了蛮荒的高原去往成熟的麦田
这世界我们来去轮转像一个圈套
就在这反复不倦的身体里面
一片片预言一把把刀镰

不停地劈开人群预定的交换
西风飒飒依旧冷 潭水时而清澈时而浑
在梦里贡献着一列列愉悦单据的人们
把镜中的月水中的花墙上的遗志笔下的七魄三魂
打印成点阵清晰黑白分明的年轮
在村头金黄的麦地雄伟的石狮守护老爷的厚道

一对对锄头在反复地耕耘里换成了枪炮
狐狸已经出现在地主家的书简吞尽了狼烟
逍遥地在穹顶大地留白间写下这一道一道的符号
城邦的狐狸在桃欢柳笑

意义的幻境来自未来的妖
重现在虚拟的一零一零一零幺
历史照着镜子 成长在反复叙事
预言在屏幕里交换的全都是模板的样式
在霓虹闪烁的高楼循环的快感滋养未来的符号

灵魂在重启的账户的路径里不停地哀嚎
狐狸还在祷告在止于黑的拂晓昼夜地舞蹈
追逐使无为的生存变得需要
在意义里无谓地骄傲
在止于黑的拂晓


《未来的底片》是一首对人类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歌曲。《未来的底片》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似乎看到了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被打印成了胶片留给后人!

“刀郎《未来的底片》,歌词写得很深刻,非一般的作家能比!”

这一个曾经写过诗、写过小说、得过一些省级以上文学奖、所写散文还进入《语文》课本的作家的由衷感慨。

网上有人说刀郎没文化,原因是他作词作曲的歌曲喜欢的人太多了。这个“没文化”的打分标准,应该把孔子也打入没文化之册,因为喜欢孔子的人也非常多。应该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这些人也打入另册,因为喜欢他们的人也很多……

我们看看《山歌寥哉》的歌词中,应该说,多少有文化的人也未必看得懂,能理解,故而有的歌词有多种解读……比如《罗刹海市》,有人说他是不带脏字骂那四个曾经贬低过他的混迹于楼台之利演艺界的名气大于作品的人,可有人解读这是讽刺美丽国,也有人觉得这是讽刺倭国,而且一通解读令人叹服。我觉得就是讽刺美丽国和倭国。本来想写一篇长文也细细解读一下,无奈确实没时间,没精力,同时也不想陷入一些口水喷吐的无聊纷扰熙攘之中。

再如《珠儿》,所写的词除了感情、轮回、恩仇因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必有定数等解读外,怎么就有近代中国的磨难的影子呢?

这样的词就如李商隐的词,所讲故事及手法,怕也有屈原、李贺以及蒲松龄之风吧?

没文化的人能写得这么好?这些歌词怕是比多少自称有文化的人,比多少所谓的著名诗人还要写得好吧?

再说《未来的底片》,我觉着这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忧思,意在请物欲横流鼠目寸光的肉体等一等,让越来越掉队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赶上来……

有人说,刀郎的此专辑歌词不好懂,说他装文化人,词语华丽却太含蓄。我想问一下,唐诗宋词好懂吗?

哀伤的刀郎,咿咿呀呀地唱,喜欢他的歌的人很多,但其实,他是一个内心孤独、胸怀天下、热爱家国、忧戚黎民的歌者……

刀郎先生的伟大作品《未来的底片》,可能将在人类音乐史、文学史、思想史、哲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地位。先生的伟大作品《未来的底片》,是一部宏大的、深刻的、悲悯的,但又充满理想光辉的伟大作品,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浓缩版的《道德经》,又可以把它看作是音乐版的《人类简史》。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八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