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九十二】
刀郎现象为何是这样的?
1. 刀郎演唱会一站比一站疯狂,一站比一站震撼。从成都站到广州站再到南京站都是人山人海,气氛爆棚。场内座无虚席,场外歌迷数万。成都演唱会场内同唱同哭,场外泪目引吭。广州站因人多中断了现场网络,导致三大运营商瘫痪。南京站官媒首次助阵,把氛围拉得更满。场内两万五千个人爆棚,场外梧桐树上都成了挂票坐席。
2. 外场有新某社、红星、四川观察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此种现象史无前例。刀郎无论走到哪里,都给这个城市增添几十万的人流量。只要有山歌响起的地方,就都是全程高能。还有手机屏幕前看刀郎演唱会的,更有上亿人员。
3. 刀郎演唱会成了全国人民的盛会,亿万人的狂欢。好多刀迷不远千里奔赴现场,一睹刀郎音乐盛宴。当一个大学生抢到第一站成都演唱会的门票时,高兴的说:我爷爷、我爸妈都非常喜欢刀郎以及他的歌曲,我也很喜欢。我们的运气还不错,抢到了三张票。
4. 更有一位 94 岁的老刀粉,他的女儿为了让老父亲圆梦,抢到广州演唱会的票。带着孩子一家三代,从洛杉矶坐飞机到国内。老人家穿着演唱会的衣服,脸上贴着“刀郎”的名字。因能看到久违的刀郎演唱会,致使精神百倍。
5. 一位老人,一个人从江西坐火车过来南京,睡公路边过夜,喝自己带的矿泉水,吃自己带的馒头,他却买了 1280 元的门票。还有好多老农民,他们平常买个水果都嫌贵,而买刀郎演唱会的票不但不嫌贵,还嫌票价太低了,说应该与别人的票价一样高才合适。看来也只有刀郎才能让省吃俭用的老人家疯狂一次。也许他们害怕,下辈子不一定再有“山歌响起的地方”了。
6. 刀迷们从四面八方奔赴演唱会现场,与刀郎一起唱一起哭。演唱会结束了,却还迟迟不愿离场,沉溺在那种氛围中。刀郎的受众人群相当广泛,大多在 30 岁以上,高不封顶。这么多人喜欢刀郎,喜欢他的歌,不惜代价来看刀郎的演唱会。
7. 如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因为刀郎的歌曲题材贴近于生活,他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和立场创作的。其音乐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刀郎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他的音乐天赋,其歌词反映了大部分人的心灵向往。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人们更需要能够触动心灵的音乐来寻找情感寄托和慰藉。
8. 刀郎的歌激发了百姓情怀,激发了时代的旋律,映射了现实生活,挖掘了文化之魂。刀郎既说人间悲苦,也讲家国情怀,既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魄,也有悲天悯人的深厚情感。刀郎唱出了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回忆,一代人的怀念,一代人的追求。他的歌是对民众情绪价值的尊重,听他的歌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共情到自己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人生。
9. 刀郎的演唱会不只是为了唱歌,更是在跟十几年没见面的老朋友相聚叙旧。而刀迷们不只是为了看演唱会,更是为了来看看阔别已久,心中念念不忘的人,来与自己所钦佩的人面对面的用心交流,重温旧梦。这种双向奔赴的感人场景已经成了一个经典故事,将会载入史册。这就是刀郎的时代价值,文化价值,生命价值。
祝愿刀郎先生辉煌不断,一路长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