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二十六】
郭进拴|游广阔天地知青园散记
河南省郏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闻名全国,该县的广阔天地乡的乡名,就是因早年毛泽东主席对该乡的一篇文章的批示而来。近几年,已脱贫致富的当地群众,为纪念和保存当年知识青年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那段历史,专门兴建了“知青园”。周末闲暇,有幸到“知青园”一游。
广阔天地知青园景区位于郏县城西南部3公里处,面积6平方公里,于2002年10月16日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毛主席塑像、毛主席批示手迹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广阔天地博物馆、知青之家、知青旧居、知青桥、知青井、知青坝、知青游乐园、知青林等景点。整个景区融革命化、历史化、民俗化为一体,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和知青文化、农耕文化、纺织文化、交通文化、饮食文化。景区展示出来的勤奋、朴实、真诚团结的精神意象和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历史事实,成为老知青抚今追昔的载体,成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美德教育的基地。成为了解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前后始末的一个窗口,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劳动实践、青少年教育为一体,重温当年知青岁月,体验今日农村生活,探究知青运动历史渊源,了解现实国情民意的乡村旅游业。2004年,被批准为平顶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里的知青坝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防治洪涝灾害而建起的防洪大坝。一条长1200米,一条长1800米,两坝之间300亩人造淤地林草丰茂。坝头、坝翼均为石头笼砌成,站在坝顶,眺望汝河蜿蜒东流,河边鹅卵石密布,坝东紧邻知青游乐园和8000亩森林公园,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是游览和野餐的理想去处。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农村合作化生产运动中,该乡的一批青年学生毕业后自愿回村担起了记工员、会计、干部、宣传员的任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事写成文章送到了毛主席那里,主席很高兴,在该文批示:“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文章和批示在报纸原文发表后,此县乡已在全国小有名气,当时农村的乡已改称人民公社,于是,公社就更名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据说此名是全国当时名字最长的一个公社。文革以后,农村恢复建制,公社恢复乡的称谓,乡名就简称现在的广阔天地乡了。在随后的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最新最高指示。接着,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河南省的郏县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人民公社也成了全省和全国关注的中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