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纪实文学】
庄户人家的好医生
孙臣付
襄城故事多,今天讲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襄城县双庙乡新村老中医贾铁尚。他,既不出生在中医世家,也没有进过高等学府深造。48年来,他自学成医,悬壶济世,心系百姓,造福乡邻,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都夸他是:庄户人家的好医生。
贾铁尚,家住襄城县双庙乡贾庄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今年68岁,他为人忠厚,乐于吃苦,上进心强。他从医,源于最朴素的愿望:让乡亲们看病更方便。上小学五年级时,他的哥哥半夜突然中风,由于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看病不方便,没能得到及时救治,由此落下后遗症,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目睹了哥哥有病不能看的情景,他深切体会到农民看病太难了,就暗下决心,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用自己的医术造福于乡邻。
1977年7月,他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学医。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为了学医,他克服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困难,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买医学书籍、订阅医学杂志,利用劳动之余坚持学医,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认真记笔记,遇到不懂的难题,就虚心向当地一些有名的老中医请教。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不懈努力,他很快掌握了农村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一传十,十传百,贾铁尚会看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他很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1995年6月,他经考试获得了河南省卫生厅颁发的乡村医生职称资格证书。从此,他看病的环境改变了,也更加坚定了他学医的信心和决心。
贾铁尚自学成才,如愿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但在成绩面前,他没有丝毫满足。当上医生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学习更加刻苦,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看医学书籍、开处方、研究病历,写心得体会。48年来,他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记录了上百本临床心得笔记,共计130多万字。经过反复地临床实践,他总结出运用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疼、慢性结肠炎、结肠炎和三高中风后遗症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方法,具有疗效好、不复发等特点。在治疗慢性病上,他辩证论治,首先用心理治疗,安慰患者心胸要开阔,积极配合,耐心治疗;其次是建立病历档案,每次患者就诊都有详细记录,就诊时间、诊断结果、用药情况,都记载的清清楚楚,使患者一看就明白,自己患的啥病用的啥药。这样,他可根据患者每次的病情对症下药,使其很快痊愈。由于他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疼、胃病、结肠炎等,吸引了许昌市建安区、舞阳县、平顶山市区、郑州等地的众多患者前来就医。
在贾铁尚医生治好的每位患者背后都有一个医者仁心的动人故事。双庙乡寺张村农民张志良,今年40岁,患腰腿疼病8年,先后去过不少诊所和医院,治疗效果都不好,反复发作,已失去了治疗信心。2025年1月31日,在妻子和父亲的陪同下到双庙乡政府所在地新村老中医诊所找到贾铁尚医生。贾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当时,张志良的痛情很严重,腰疼放射到左侧臀部大腿外侧和小腿内侧,刺疼难忍,高血压180,低血压120,舌苔黄,脉眩数,诊断为腰间盘突出膨出增生,阴阳两虚高血压病。贾医生对症下药,给他开了一些中药,一周后病情好转。第二次治疗时,血压正常,增生膨出减轻。根据病情,贾医生又给他开了一星期的中药。经过四星期的精心治疗,他的血压正常、腰腿不疼了。4月12日,贾医生又给他开了一个疗程的腰腿疼复养丸,让其进行巩固治疗。一个多月后,张志良康复了,也能下地干活了。他感激地打电话告诉贾医生说:“没有想到,您太神奇了,我患了8年的腰腿疼病两个月就给俺看好了,真是华佗在世啊!”
贾医生不仅医术精湛,还有良好的医德。在进药时,坚持做到过期药不进,假药不进。平时一些药品经销商登门推销药时,他都认真检查,看证件是否齐全,药品是否正规,凡是来路不明的药一律不要,让患者真正吃上放心药。贾医生心里时刻装着病人,视病人如亲人。他看病时对症下药,以治病为目的。不仅不开大处方,而且尽量让患者少花钱。他当了这么多年乡村医生,依然清贫,是因为他看病收取的费用不但不贵,还经常为一些困难患者减免药费,有些患者实在没钱,就写张欠条,但贾医生从来没有主动要过钱。
2019年7月,他为了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在全县率先创办了第一家村级诊所卫生宣传小报《医者仁心》报。他在小报上公开向社会承诺:一切为了病人,视病人如亲人;凭本报来看病者优惠百分之十,并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他说:“通过创办小报,唤起人们对健康的觉悟和认识,让健康深入人心,让人人关爱健康、关爱生命,人人永葆青春活力。”
采访结束时,笔者问贾医生当这么多年乡村医生有什么感悟?他毫不犹豫地说:“人活着不能光为了钱,乡亲们需要我,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这么多年了,乡亲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乡亲们。”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这是贾医生许下的诺言,也是他对社会的承诺。笔者深信,他在践行诺言的道路上会越走越坚定。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城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紫云山》文艺期刊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