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13
1059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六】


第四辑     友情链接


【叶景贤原创】 热爱与入迷——马聚申、郭进拴印象

热爱与入迷——马聚申、郭进拴印象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平顶山日报

        去年夏秋之交,马聚申、郭进拴先后送来了他们的《岁月拾零》、《温暖的远方》和《闪光的足迹》、《乡情老更深》、《观音菩萨传》等。我年届八旬,视力不济,每天只能阅读五六千字。加之,俗务绕身,因病疗疾,断断续续,仔细读完这些蝇头小字的著作,竟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最好的老师是热爱。”我国戏剧大师万家宝补充说:“最好的朋友是入迷。”我拜读马聚申、郭进拴文章的印象是,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正应了爱因斯坦和万家宝的话——热爱和入迷。
       马聚申与郭进拴的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俩都出身于农民家庭,都有一个穷苦的童年。因此,反映到文学作品里,就充满着同情百姓疾苦的悲痛情怀。他俩又不谋而合地都书写了历经艰辛的母亲。读马聚申的《母亲》和郭进拴的《寒夜哭母亲》,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托尔斯泰说:“非说不可时才说,非写不可时才写。”他们的文字书写是有感而发的。
       文学作品反映的对象是人生百态,是社会万物。因此,作家应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是一个对文史哲、诗词赋、儒道释充满阅读兴趣的人;而且,读得越多越广越深越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学作品的描写中,那状物传神,笔下生华的功夫,靠的是语言的组合与变换。没有丰富的语言,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对于这些道理,马聚申、郭进拴明如镜清如水。由是他们读了很多书,有丰厚的知识积累。
       马聚申利用公务之外的时间,书写散文、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编辑出版了两部著作。郭进拴人在中年,竟有几百万字的作品问世。他们对文学写作,因热爱而勤奋,因入迷而笔耕不辍。这种精神,很值得我这个文学习作者学习。
        我相信,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入迷,对知识的渴求和吸收,对语言的研究和运用,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叶景贤)
(原载《平顶山日报》2013年4月2日《落凫》副刊)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