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八】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13
1552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八】


       我们鳌头村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过去上庄有豫剧团,窑湾有曲剧班,西街有越调班,西湾有豫剧团,寨上有豫剧团,每到节假日,几个剧团唱对台戏,至今上庄、西湾还留有古戏楼。我小时候常常在这几个戏楼看戏。西湾我舅舅是个戏迷,常常他穿着戏装在台上唱,我站在台下看他唱,唱完再一块又说又笑着回家。 现在我们鳌头村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文化大院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250多万元,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群众娱乐室、电教室、农村书屋、健身广场等功能为一体。已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为了丰富家乡父老的业余文化生活,报答故乡的养育之恩,使乡亲们有书读,读好书,我决定在故乡创建豫西鳌头作家爱心书屋,除我个人捐赠1000册图书外,还向全国每位作家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每人捐上一本书,献出点点滴滴爱。

我的故乡虽穷却很美,她古称鳌头,现名关庙,在汝阳、伊川、汝州3个县(市)交界处。她三面环山,抱玉河、鲁沟河在村子正中的老鳖头汇流后,挽小溪,卷流泉,和汝河拥抱,与淮河亲吻着奔腾入海。村北是挺拔俊秀的抱玉山,村东有松青柏翠的白云山,村西有巍峨雄壮的娘娘山,这里风景绮丽,秀色可餐。我在她的怀抱中放羊、读书、赏景、写诗……每天上山放羊时,我总是一手拿书,一手拿放羊鞭,稍有空闲就赶紧读书。中午羊在树荫下休息,我就坐在羊群旁看书;深夜放羊归来,就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写作,或者跑到砖瓦窑上,借着人家烧窑的火光读书。 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缕缕炊烟,声声鸟啼,每一个淳朴厚道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聪慧灵秀的兄弟姐妹,每一道清冽甘醇的山溪,都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于是,我写啊写,把稿子投遍了全国各地的大小报刊。后来,在乡亲们的鼓励支持下,我走出了大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了一名作家。家乡这些年变了,变美了!变富了!她的璀璨,是我们每一位鳌头人共同的荣耀!对每个鳌头人来说,创建豫西鳌头作家爱心书屋,这将是一件喜事、盛事,相信每一位鳌头人都会在这一特殊时刻与书屋同喜同庆! 故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她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园地,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宝库,是她给了我们腾飞的起点和翱翔的翅膀,让我们可以在这片蓝天下,自由自在地沐浴阳光,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这里,我们打下了事业的基础,结成了最真挚的乡土情谊,留下了最难忘的故乡回忆。 作为鳌头人的儿子,我们一丝一毫的成功,都蕴含了家乡父老和母校对我们的教导和关爱。家乡的历史凝聚着每一个鳌头人的心血,家乡的辉煌映衬着每一个鳌头人的业绩,家乡的发展更需要大家的鼎力相助。 在创建豫西鳌头作家爱心书屋之际,我向全国作家和爱心人士发出捐赠图书倡议书,为豫西鳌头作家爱心书屋献礼,为山村的建设发展出力!倡议所有的作家和爱心人士自愿为书屋捐书,数量不限,重在积极参与,以充分彰显全国作家和爱心人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捐赠图书将纳入书屋统一编号,根据实际捐赠情况,专项管理。为下一步设立“作家爱心书屋”中心馆、“作家签名图书珍藏库”、“爱心文化园”、“爱心碑廊”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四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