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零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07
954

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零九】


【郭进拴原创】初访象鼻山


       刚找位子坐好,就听见导游甜甜的声音:“老狗肉们好!”真是一语惊人!大家还未回过神来,車子已开动了。导游哈哈一笑,甜甜的声音不紧不慢地说:“我是你们的小狗肉,欢迎大家参加小狗肉导游的桂林一日游团队!现在把今天的行程告诉老狗肉们!”全车的游客都向她投去疑惑的眼光,不等大家问她,甜甜的声音又不紧不慢地响起:“大家不要误会,我们桂林的方言,狗肉就是朋友的意思,初次见面,请老狗肉们多多关照小狗肉,谢谢!”一下子,把全车人逗得哈哈大笑,气氛也融洽了很多!

        我一边看着车窗外葱郁的街景,一边听着那甜甜的声音介绍今天的行程。上午,先去象山公园,游览桂林城徽象鼻山,再去半枕漓江——伏波山,之后登上桂林市内最高的山——叠彩山,然后游览独秀峰。午饭后游览桂林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公园,赏花桥、骆驼峰的鬼斧神工,参观当年克林顿在桂林发表环保演讲的纪念顽石。之后游览大自然艺术之宫——桂林国宾洞芦笛岩后结束行程。


          大吧车在南门桥头向左转入南环路,不一会就到了象山公园。


           象山公园以象鼻山为主体,位于市内桃花江注入漓江的交汇处。我们站在桃花江边,向南望去,象鼻山高出江面约50多米,长、宽约百米,山体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正临江汲水,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胜,十分壮观!难怪它被人们看着桂林山水的代表,作为桂林城的象征,被誉为桂林市的城徽。

  桂林山水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象鼻山当然也有属于它的传说。相传,昔日玉皇大帝南巡,天兵天将浩浩荡荡,经过桂林时,驮宝瓶的神象病倒了,玉帝将其抛弃在漓江边,驼队继续前行。神象得到漓江畔人的照顾和治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神象为了报道漓江人的恩情,且看到桂林山水的秀美,就留下来替人们耕耘田地,看管庄稼。玉帝知道后,认为有辱天庭,就派托塔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来捉拿神象,可神象誓死不归天庭,奋起抵抗。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又饥又渴的神象来到漓江边,正当它伸出长鼻卷水畅饮时,偷偷尾随而来的托塔天王高举宝剑,从上向下朝着象背狠狠一插,杀死了神象。神象立身不倒,化为石山,现在象背上仍露着宝剑的剑柄。


          我们紧随导游,跨过桃花江上的小桥,来到了象鼻山。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弯如满月,穿透山体,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 宽95, 高12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据说过去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奇观,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之句, 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 “象鼻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 其半入于漓水中, 水时高时下, 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水月洞洞口朝阳, 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鼻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 又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走进水月洞,可惜江水太浅,“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的奇观虽然不见,但是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们文思泉涌的墨宝,却随处可見。洞内洞外的石壁上,留下的历代石刻文物,多为宋代镌刻,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文人学士属文赋句, 莫不令人叹为观止,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文化宝藏!


            与水月洞相邻的岩口,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正对漓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洞内冬暖夏凉,是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有“读书岩”3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 明万历丁丑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 的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 等名句。穿过水月洞,在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相传此处原为唐代温灵庙旧址,在明代时,为了纪念著名诗人范成大和方信儒,建成"范方祠",清代改祠为寺,称"云峰寺"。清代太平军攻打桂林城时,曾以此为攻城指挥部,并在象山上架火炮炮轰桂林城。1979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两层三进五开间,辟为云峰寺陈列馆,展示太平军当年留下的历史文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零八】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二百一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