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一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09
9376

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一十九】


       后来,媪毗升天成仙,封虎哭得死去活来,一头扎进应河中,以死表不对媪毗的忠贞。可河又把他漂了上来,他发现一块红手帕上写着一首小诗:“奴死应河流,鱼虾水中游,只要肯流汗,吃穿不用愁。”封虎看罢仔细一琢磨,才知是邓仙姑给他留下的遗言。于是,他便带着他与邓仙姑生的九个儿女天天下应河捕鱼捞虾,然后又把鱼虾送到九个州,供那里的人们享用。

啊!多么有趣的故事,多么动人的神话啊!我们在张振华园主的引领下,经过一段曲径长廊;只见几个头戴红帽子的游人。正在悠闲地垂钓,两湖碧水,中筑钓台,并有曲桥与湖岸衔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湖边有两个石龙,口吐清流,潺潺有声,清风送爽,柳丝婆娑,使园林景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更加赏心悦目。客房后有一荷塘,其时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只见荷叶出水,像婷婷舞女的裙。碧绿的荷叶间,有的喷蕊绽朵,脉脉含笑,犹如刚刚出浴的美人儿,散发出迷人的馨香,蜂来蝶往,游人如织。

我们踏着幽幽曲径,在仙乐园中漫步。那满园数百亩的苍翠欲滴的林木,用青黛浓绿装点出青色的城,绿色的海,组成了幽静的基调,风乍起,绿漪碧涟,起伏荡漾。邓仙姑塑像前有一眼泉,流水萦洄,凉气袭人。泉水以清、静、甜、醇闻名。清流脉脉,如线似缕,碧波闪闪,如锦似缎。我捧了一掬泉水,一饮而尽,颇觉甘甜可口,清凉透骨,颇有醇酒甘露之美。席间,张园主特为我们上了老土鸭、鲜鱼多吃、野鸭咸鸭蛋等,真是鲜美可口,别具风味。尤其是仙乐园中的几幅诗联,更为奇绝。如“山水多情,振衣濯足无穷境,襟怀有寄,秋实春花自在天。”“仙韵仙风,仙之所在;乐山乐水,乐以忘忧。”“仙园曲径飘垂柳,乐土方塘举钓竿。”“清风无价归仙境,明月有情照乐园。”“自在花飞轻似梦,无边鸟语美如歌。”等等,再加上名家的书法,各有韵致,游览观赏,颇足玩味。

这远离尘嚣、野逸自得的生活,岂不有点“仙”味吗?张振华园主岂不就是我在仙乐园中遇到的“仙”吗?正如杨晓宇先生诗云:

应水舒山碧野,渔歌桨影波翻。

勤劳致富换新天,麦浪稻香比岸。

湖畔乡音谁唱?金鳞撞开心田。

游人尽是画中仙,莫负风光无限。

著名诗人胡吉祥也在《题平顶山仙乐园》中写道:

如画如诗仙乐园,天光云影照清潭。

鱼吹细浪芙蕖里,鸟唱春风杨柳间。

应国兴亡随滍水,伊人消息问舒山。借来陶令生花笔,重写桃源世外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一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二百二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