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三百一十九】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3-27
5528

【三百一十九】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周庄,一个数百年来默默无闻而安稳沉静的江南古镇。幽幽的窄弄曲巷,明净的粉墙黛瓦,一座座横卧在水巷之上的拱形石桥,一间间积淀着历史沧桑的明清宅院,处处透示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独一无二的古朴雅致。由于其“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独特的自然环境,既构成了它那典型的水乡古镇风貌,也使它得以免遭历朝各代兵燹战乱而保存完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著名的双桥为素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高价所购,这位世界级显贵访华时又将它当作礼品赠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而名声雀起。世人如梦初醒,重新端详周庄,竟然一瞥惊鸿。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泽国古镇,一下子成为“拂去了历史尘埃的一颗水乡珍珠”。周庄,从此失去了往日的安稳、平静与幽谧。《绝版的周庄》,正是作者王剑冰有感于周庄的盛名,经实地感受之后写下的一篇如梦似幻、柔情似水的抒情散文。

一般而言,以各地名胜古迹为创作素材的记游散文,大都抒发的是作者对于其历史文化意蕴与现实生存境遇的绵绵思古幽情,如秦牧的《社稷坛抒情》,余秋雨的《江南小镇》中头一个写到的就是周庄,其中对于小小周庄当年“竟安顿过一个富可敌国的财神”沈万山及其发迹和最后沦丧的夹叙夹议,几乎浓缩了一部明代初期的经济发展史和仅具经济头脑而缺乏官场经验与警惕的一代大商贾的悲剧命运史。与此相比,《绝版的周庄》对其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耐人寻味的人文景观的思索与体察,只能算是一种点到即止的“轻描淡写”了。



面对周庄这样一个浑身散发着古朴雅致气息的名镇,作者并不太在乎它已是一位历经九百余年岁月沧桑的龙钟老者,也不太在意它在历史上曾经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他基本上不想(恐怕也是不愿)深究它那过于悠久而沉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作者就像是一位多情的诗人,旁若无人地对着这位相见恨晚的江南秀女抒发一己的柔情蜜意:“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入怀。”“周庄,我来晚了。”在作者眼里,周庄,是只有“我”与“你”的周庄,是无法移情别恋的一位梦中情人和抒情载体。

于是,想到了本文的题目。作者以《绝版的周庄》命名,似乎蕴含着以下几层意思:一、周庄历经九百年历史风雨,比起“白发”苏州如今已经出落成一位“现代”美女,“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来,周庄,可谓是一位“绝版”的江南古典秀女,“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二、周庄作为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蕴味,体现在“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幢老屋、一道流水”之中,它的古朴雅致是得天独厚,浑然一体的,也就是说,你只能前来亲近而不可复制,更无法东施效颦。三、随着周庄的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一批批慕名者、写生者乃至从社会名流到无名游客纷至沓来,“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猝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净与孤寂被打破了”。昔日沉静幽谧的水乡古镇名播四海,“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万一周庄这个被认为是“国内仅存的水乡古镇”晚节不保,步了“苏州的毁灭”的后尘,那今日的周庄不就成了此情留待成追忆的“绝版”古镇了么?对于这一点,作者是满怀忧思的。剑冰一写到女性就写的活力四射,《绝版的周庄》写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村庄,写的是一个女性,朱元璋和沈万三,他们两个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关系,周庄为了以沈万三形成了这样悲壮的结局,其实这里面也是因为一个女人,当年朱元璋也是有一定的才气,诗不一定有剑冰写的好,散文写得也不错,赋写得也不错,就是因为当年南京有一个桃仙渡(音),说当年王羲之在那里怎么怎么着,因为这个典故,朱元璋和沈万三两个人发生了一些纠纷,帝王将相品格都非常的恶劣,都要把对自己有情有义有恩的人打掉,因为散文写真话太难了,而剑冰把周庄比喻成一个姑娘,避开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所以通过一个女性,大家共同认可的仕女图,把生活当中的困难用一种唯美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是王剑冰的一大发明。我的感觉它不仅是在里面是这样的,他的另外一个作品写几个女大学生,写受伤的花朵和被蹂躏的青春都是这样的。所以我说一个人不可以面面俱到,但是是勤奋探索,天道酬勤,剑冰的散文在少女情怀会越写越漂亮,越写越鲜活,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就写你的少女,剑冰的花姑娘成了散文的一个品牌,一个境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三百一十八】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三百二十】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