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运锦之路》第四章《乡村风情 》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2-06
57971

  昔饮沙河水,乡情老更深。

  ——作者手记

  儿时的记忆,犹如长篇连环画册,在冯运锦的脑际萦回、储存,令人心旷神怡。冯运锦出生成长的小乡村,也有很多趣闻轶事,他也亲身体验过许多往事,时时勾起他的思乡情结。

  露天电影

  冯运锦的家乡黄背洼大队,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儿时,村里没有电,都点状如黄豆的煤油灯。冯运锦们唯一盼望的就是看露天电影了。冯运锦经常和伙伴们翻山越岭跑到几里的村外去看电影。

  穷乡僻壤看电影还算一件奢侈的事。那时,全公社仅有一台放映机。准备放电影时,要先安排时间,再由大队派出一两个壮男劳力去公社挑运放映机和又重又笨的发电机,冯运锦和一班小伙伴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美滋滋地抢着帮大人提影片。片子很沉。大伙轮流扛,小心翼翼生怕撞碎了夜间的好梦。放电影前,先别说他们这些小孩子了,就连大人们也在太阳悬离树梢两三丈时就迫不及待地擦手洗脚等着了。小孩子们更是整个下午都没有了魂,一味诅咒天还不早点黑。天刚擦黑,小兄小弟们就风风火火地搬椅杠凳,乱哄哄地在大队部霸占位置。

  看露天电影,还会惹出一些电影之外的故事。十八九岁的大哥大姐们,正处于初恋或热恋中,趁黑暗搞一些可疑的小动作。一次,二柱子和凤仙这对打得火热的恋人,相约看电影却去了黄绿相间的油菜地。这当然是一位专搞恶作剧的“痞子鬼”侦察到的。而冯运锦当初怎么也不明白,去天天侍弄的油菜地里难道比看电影还有滋味?于是也就叽叽喳喳地跟在大伙屁股后面捡乐子取笑。

  电影放完了。一阵喧哗过后,乡村纵横交错的阡陌上亮起了一束束火把,似一条条火蛇朝各个不同的方向蠕动着……余兴盎然的谈笑声,叽哩咕噜的虫蛙声,和着天上的点点繁星,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图画。长蛇在黑夜里游动,一道道乡村夜景扑面而来,微风轻抚着树叶,火光摇曳闪烁。这时,有人感叹:这景色同电影里一模一样哩!早已习惯的乡亲们仿佛顿时感到了家乡的美丽,别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幸福,正从柔和的夜风里一圈圈荡漾开来……

  尽管电影结束好多天了,人们仍然沉浸在故事中,调料出不少笑话。一个秋后的夜晚,大人小孩们聚集一处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村里一个叫冯四狗的唾沫四溅,津津乐道地给大伙讲述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正好被前来凑热闹的冯二孬听到,他鄙夷地纠正道:“放屁,是右手!”原来冯四狗是坐在银幕后面看的,惹得大家一阵疯笑。

  ……

  露天电影曾伴随冯运锦一天天长大。直到他参军入伍,走出乡村后才知道:乡村的露天电影和城市电影院的宽银幕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就是那露天电影,曾给他的童年带去了许多欢乐,让冯运锦度过了人生最初也最难忘的岁月。

  踢毽子

  踢毽子,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汉,盛于六朝、隋、唐。明朝年间,有一首民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风筝;杨柳儿死,踢毽子……”

  在过去的农村,踢毽子,是一项时尚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好毽,漂亮——”每日清晨或傍晚,在农家小院,伴随着上下翻飞的绮丽彩毛毽,三五成群的人们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家乡是何时兴起踢毽子的,冯运锦不曾考究,只知道从他降生的那天起,就已经有了毽子的存在。那时,大家一边踢毽子,一边讲述村里的轶闻趣事。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毽子,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踢。至于踢得多与少,踢得好与坏,全凭踢毽子的人眼疾腿快。当然,个数踢得最多的人,在村里特别受人敬重。遇到她兴致特浓时,那毽子好像粘在她的脚边,任由她踢上千余回合。

  踢毽子,妙在随意。面对不同角度飞旋而至的毽子,高手可随心所欲地施以踢、挑、勾、钻、磕乃至头顶之能事。倒踢紫金冠、鸳鸯腿、凌空飞射等武术、舞蹈、体操、足球中的动作技巧在此间均可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地糅合于一体。

  踢毽子,高在默契。在你来我往险“毽”横生、妙“毽”纷呈的互动中,那毽子或凌空飞舞,或旋转飘落,或横亘穿梭可达几十回合、百余回合,甚至千余回合而在圈内不曾坠落于地。

  毽子最早存入冯运锦的记忆是小学三年级的事。记得在一堂以踢毽子为题材的作文课中,老师在他作文的有关段落下重重地划了几道红杠杠。更令他得意的是,在61位同学的课堂上,班主任老师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这篇作文宣读了一遍,大加褒扬。

  他们大队有一位地道的“毽子迷”,她那迎毽时闪转腾挪的脚步,击毽时干净利落的身手,人们很难想象这竟会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放眼望去,倒真像是散打场上频频出招迎击对手的武林女杰……

  许是因了对儿时的怀念,因了对健身的需求,今天踢毽子的多是有了几把年纪的人。每每望着陶醉于踢毽子的人们,冯运锦不禁由衷地感叹:这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翻飞的彩毽,真好;踢毽子,实在值得提倡!

  冯运锦们有时还玩鸡叨架、推铜箍、耍铜钱的游戏。

  请神

  多年前,不知是哪个夏天的某一日,又是谁从村外带来了一种迷信活动——请“筲箕神”。于是,整个村子陡增了热闹气氛,几乎家家户户喜请神。

  提起这筲箕神,可谓怪异神奇!怪异之处则在于:筲箕本是村民平常用来装食物的竹器,一时被人堂而皇之地附上神说之后,称之为“筲箕神”;随即又被村民们当作“神品”加以供奉,真乃邪乎歪耶!至于神奇,简直超出了“神奇”的范畴——神灵则是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的化身,她们担负着替人间大众消灾治病的职责,一旦人们恭请“仙姑”光临寒舍,她们便乘坐筲箕降临人间。让村民们颇感诧异的是:众仙女乃天上仙姑,会腾云驾雾的,怎么会专拣人间的筲箕作为运输工具呢?

  众仙姑落驾的时间不分白昼黑夜,着地的场所阈限于各家各户的土屋内。她们需要的神器也很简单,只要求村民请神前准备好一只筲箕、一根红线、一支竹筷、一张桌子和少许白面粉就够了。嚯!神仙毕竟是神仙,初来乍到,心中还惦记着村民们的疾苦,从不计较他们的寒酸。这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既然仙姑们是劳苦大众的“救世主”,倘若斤斤计较,倒不如无忧无虑地呆在天宫尽享荣华富贵,何以还要着陆人间找罪受?

  仙姑们所需的神器已经置办齐全。随后村民们便郑重其事地用红线将竹筷牢牢地绑在筲箕的“尾巴”上当笔使,桌上铺展一层白面粉当纸用,再由两个人抬着腹部朝上、面子向下的筲箕分立两侧,待人跪请众仙姑归位了。上面提到,仙姑是神的化身,即便把她们招来了,仙姑们也绝不可能露“面”现“身”的——只是躲在村民们的意识深处,凭借其煞有介事的想象,去“看清”仙姑们的“真面目”——她们就“坐”在木桌的上方,静静地指挥着代行神权的村民们的动作,悄悄地回答着村民们的问话。

  请神的时刻终于来到。一人跪在桌前,先磕三个响头,接着念诵:“筲箕神,筲箕神,我请仙姑下凡尘。仙姑来了打圈圈,仙姑不来打叉叉。”隔了半分钟,咿,不见动静,再请!直至仙姑来到,那筲箕就莫名所以、神乎其神地活动起来,似有一股神力在暗中助功;筷子笔也在白面粉上划得嗗嗗响,立现阴文,却不容易辨认,似“狗脚迹”和蜘蛛网一般,故预先非得备请一位知书人参与其中不可,帮忙猜度确认。一旁的村民顿时兴奋起来,但压低了劲头,唯恐亵渎了仙姑;又怕人多嘴杂,造成起哄,影响了仙姑的神算——于是,他们便集中委托知书者问话:“请问仙姑尊姓大名?”答曰:“瑶姬是也。”

  旁人纷纷针对各自的事情求问于仙姑。仙姑们轮番上阵,不厌其烦地——作答。问:“我家咋个会富起来呢?”答曰:“需重新掘祖坟,移棺椁,挖六尺,头向南,保证问客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又问:“前天咱家的二柱子脚崴了,有人说他是前世做了恶事,仙姑可否帮忙诊断,看如何化解?”又答:“广集善源,救济乡亲。”……说来奇怪,这些村民中偶有“茶壶装汤圆”,苦于讷言的,仙姑们似乎早已通其心窍,无需他们亲口说出便代办妥当——“问客老屋的后庭藏有卖主遗留的一包白银,在东墙的根脚处。您只要选在后半夜三点一刻,挖出来就发大财!”一听有银子,房主立即按捺不住兴奋,反问仙姑:“我咋个知道它藏在哪一处呢?”仙姑回答:“到时我会变成一只青蛙,您看见它呆在什么地方,那里就是银子所藏之处。”

  当且这个时候,类似房主的村民便获得一种满足感,似有仙姑保佑即可获得荣华富贵一般,纷纷夸赞仙姑们的法术;也有人颇感失落和惶恐,仙姑告诫需要虔诚修炼、或烧香、或拜干爹驱除厄运,否则将难避血光之灾。不管怎样,在场的人都相信了仙姑所说的真实性。

  事后不久,据说那房主果真动起了锄头,把老屋后庭的墙脚挖成了一个个“弹坑”,仍不见银子的踪影;咕咕叫的青蛙也不光见过一只,就是整不明白仙姑到底变的哪一只。二柱子的脚在历经近两个月的休养后,已经恢复正常行走,最终免除了“广集善源,救济乡亲”的那一套。有人也无需挖掉祖坟了,毕竟没有立竿见影地富贵起来,不然又要落得无数次“翻尸”的骂诟。村民烧香、拜干爹的事时有发生,但确实跟“筲箕神”的耸人听闻无关。

  至于仙姑们,则在人间疯癫了一阵后,依然如故地回到了天上去。村民们的生活又复归平静,他们确信: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其它的,全是诓人的鬼话。

  冯运锦的学生时代既有苦涩的一面,也有幸福的时刻。每当节假日,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河边割草、放牛,下河摸鱼。那时的沙河,是那样的秀美。高高的蓝天下,白云片片,河水潺流,白浪滔滔,鹅鸭戏水,柳丝拂岸,草木葳蕤。那横跨沙河的大桥,犹如一道街市悬在半空,伴着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煞是好看。他们踏上桥头,俯看脚下,滔滔河水汩汩西来,悠悠东去,宛如一条飘浮在豫西大地的洁白丝带,隐迹在那如烟的柳丝之中。河两岸那茂密的林带,碧翠欲滴,绿意盎然,一方方,一片片,连在一起,倒映水中,好像镶绣在沙河上的碧绿丝带,使沙河更加灵秀诱人。

  河边,有几位灵巧俊美的村姑在洗衣服,一群白鹅在戏水,河水散发出清新湿润的气息,石桥、碧波、垂柳、翠竹、白杨,和谐地构成了典雅的诗情画意……水面上,一只小舟荡过,双浆拍打着河水,涟漪一层层地扩散开去;远处,飘来了悠然自得的歌声,望着那柳搓金缕,花影摇曳,碧波荡漾,扁舟浮摇的沙河,冯运锦陶醉了,好像躺卧在慈母的怀抱里,沉湎于无限温馨惬意之中。

  古人寄情山水,成为洗涤品格涵养性情的必备条件。有一个例子很有意思,大自然的流水,在孔子心目中,具备着君子一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夫水,偏于渚生而天地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可曲进,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俱,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孔子把水描写了九种形象,可见他对巨川大河观察的是既深刻而又细致的。

  冯运锦本来性嗜山水,极爱出游。只有家乡的沙河,才是他真正领略和体会到了孔老夫子描写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等九种形象。他是相信“太史公游名山大川,故其文章颇有奇气”这句话的。沙河虽没有名气,但她却有着别处都没有的奇绝之处。他望着沙河,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河水的鲜活可爱;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他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全部消溶在这一河碧玉里了!

  冯运锦在想,沙河的俏,恐怕全在于河流的曲折多姿,他们这里是沙河的上游,也是沙河的源头。沙河从黄背洼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至流急涡回的前方,沙河裙裾一闪,闪出了九曲十八弯,壁立湾畔的奇岩怪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这里长长的流水,像镜面一样,也许等着哪位新嫁娘来这里对水梳妆。沿河前行,冯运锦目不转睛,怡然而视,除了惊叹,说不出一句话来。站在桥头望去,沙河里的石头大如巨象,小如卵石。有的垒石成坝,有的自陷为潭,水态因石而异,它冲击巨石,回流迸发;它经石坝自成水帘,急流勇进;有时在矗石四周环行,有时从迭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较平坦的石滩,它们滚滚而去。深处见其绿,浅处如白酒一般,飞溅的水沫如白絮银丝。河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盆之声,铮铮淙淙之音,响彻耳鼓之间。再往前行,河水犹如自天而下,挂着一匹白练,悬流为瀑;有的流入河边的石槽,好像一条青龙,曲折回肠,在艳阳映照之中,凌空出现五彩的虹。

  冯运锦望着碧波荡漾的沙河,那湛蓝的涟漪,像一粒粒璀璨的宝石,像一块块蓝得发亮的天空,给宁静和纯洁的碧波,抹上了多少神奇的色彩。在微风里,只见那澄清的碧波,竟是深一层、浅一层、浓一块、淡一块,真是千姿万态。河两岸的杨树和翠柳的倒影,在河水中轻轻摇荡,竟像是从未见过的海市蜃楼,在蓝天和白云底下,不断地变幻着色彩与光泽。

  漫步这里,每一条乡间小路上,都溢满了花的芬芳。他踏着一朵朵红云过来,又踏着一朵朵白云过去。他想把这沙河春色一揽胸间。冯运锦不愿踏着红云走,因为她红得太美,他怎忍心伤害她;他也不愿踏着白云去,因为她白得纯洁,他又怎忍心踩碎她。但他要牵走这里所有缤纷的云,在山林小路上穿行。让他播一路香气,洒一腔情思,这才是他的性格,这才是他的所爱、他的所想。

  冯运锦在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像花地毯一样的河边漫步,望着两岸美人发丝一样的垂柳,望着石阶下落英缤纷的桃、梨花,心想:不仅搞艺术、做学问要师法自然,就是做人,不是也应该以自然为师吗?常见大海,可使我们心胸宽厚、宽阔、宽容;面对高山,我们希望变得巍峨、挺拔、坚定。观赏梅、兰、竹、菊,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品性;聆听林涛泉声,可以领悟大自然的整体和谐和生命节奏。人在大自然面前因无须戒备、防范而变得坦诚、开朗。这些均有利于我们形成旷达、愉悦的心境。故古人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乐天者必长寿。

  大自然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想象,丰富我们的创造。大凡大艺术家全都酷爱自然。贝多芬迷恋芬芳的田园,屠格涅夫热爱辽阔的草原,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李太白把酒问月、笑傲江湖。试问大自然中之生物,哪一种不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随便一株小草,随便一棵树,随便一只鸟,随便一条鱼,随便一只蝴蝶,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体结构,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和环境之间显得那么和谐、合理,天衣无缝。试想文学艺术作品的结构、气韵,如能达到动植物那样完美、那样酣畅,那将是一种何等成熟的境界!因此,无论在为文、为人上、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冯运锦继续沿沙河前行。那些游人想带走所有的花香,揽去满河的春光,而他的欲望不就是那么一点点:牵走一河缤纷的云,与这河水谈谈他的心……冯运锦在想:我行我的山林小路,我牵我的缤纷云、苍翠绿。古人何所在?大自然才是永垂,才是不朽。请看,乡路崎岖蜿蜒,一路绿,一路香,一路鸟语,一路人欢。在这沙河边的密林中,人们尽情吮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最鲜美的景致。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人世的喧哗,人世的尘埃,人世的角逐,人世的欺诈,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啊!一切来于大自然,一切又必然最终归宿于大自然。世态的纷繁,我们又何必再去计较呢?

  冯运锦实在不愿匆匆离开这春的沙河、春的丛林。于是,他在这里缓缓行,去憧憬一个美,去享受一个美。他似乎感觉到丑陋、角逐、欺诈、尘埃,在这里全部消失了。在茵茵的草坪上,是朝气勃勃的小伙子;在缤纷的花丛中,是俏艳的姑娘们。他们爱这河,爱这林,爱这花,爱这春。他们与春争艳。

  他在这里获得了慰藉:大自然给了他自我,使他获得了一个纯真的心爱。

  冯运锦所在的学校门前,有一个大荷塘。每到初秋时节,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花带珠,皎皎无暇。绽蕾怒放的,嫩蕊摇黄的,芳唇轻启的,娇羞欲语的等等,不一而足。那一片片的荷叶或浮或立,密密叠叠,如碧玉托浮于水面。冯运锦随口吟出两句古诗:“荷叶团团擎翠盖,莲花灼灼斗红妆。”

  莲花属于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颇值称道。一粒沉睡于地下千年的古莲子,只需在莲子两端各钳去一至二毫米,给足水分和一定的温度,三天后便会抽出嫩绿的新芽。若重新种植,依旧可以开花结果。

  有一天,放了学的冯运锦正在观看荷花,天空忽然滚过一阵闷雷。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雨势甚猛。他禁不住为满塘的荷花担心。同行的一位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说:“不打紧,雨来得巧,正好让你见识见识荷花的风骨。”

  “雨打荷叶有声画,风吹渔舟无字诗。”这正是雨中赏荷的绝妙景致。

  说话间,大雨如注。暴怒的天公,挥动着无数条长长的雨鞭,抽打着荷花的叶,发出一片“咚咚”的声响,像千面战鼓,时急时缓,时松时骤。运锦暗自叫苦,这满塘的荷花即使不被雷雨击倒,叶必定是花残叶败,七零八落了。

  暴雨将息,纤细的雨丝还在空中划出一条亮丽的彩虹,他们便赶到塘边,只见满塘荷花昂然挺立,面无惧色,像是威武的勇士,经过暴雨的洗礼,更显得清秀,雅洁,可爱极了。老师见他看得入痴,笑着说:“怎么样?其实,这荷花不但风骨顽强,还颇具献身精神呢!”

  老师介绍说,荷花果实可食,有莲子粥,荷叶粉蒸肉,排骨藕汤。殊不知,藕节,莲子,莲蓬,莲房,花蒂,莲须皆可入药。据说,华山顶上有一池生有千叶荷花,吃了便成仙。《太清绪草木方》也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后放置在竹制的容器中,服上一勺,便可令人不老。这虽被涂上了神秘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荷花的药用价值。就连那静谧地躺在水面上的荷叶,其功用也并非只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用它煎药,不仅去暑生津,还能助人文思。荷花浑身上下无弃物,无怪乎诗人们叹曰“落残数柄荷花蕊,浸得一瓶泉水香”了。荷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荣华富贵,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浪漫,没有梅花那样傲骨铮铮,也没有桂花那样香漂十里。然而它出污泥而不染,洁身吐芳,那含苞的荷蕊,分明展示着“出世入世”的机警,那绽开的荷瓣,确实表现了“不弃不舍”的精神。烈日炎炎,骄阳似火,荷花却“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越发显现出它的神勇刚烈和超凡脱俗。荷花不单单在于它的美学价值,更多的时候在于它的无私奉献。荷花初现,“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园阴已蔽鱼”。接着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慢慢地就“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到了晚荷,“无有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临了还“留得残荷听雨声”,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竟次开放,绵延数月,每一个阶段,荷花奉献给人们的是它迥异的神彩,无畏的风骨,即便香消玉殒,一眼望去依旧碧绿蓝天,虽死犹生!这时候它什么也不曾带走,却给人们留下了香甜的莲子和粉嫩的白藕,让秋冬的人们大享眼福和口福。所以,普度众生的佛教就与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莲花王的传说》记载: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就这样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佛教就是基于众生的爱莲心理,传播才如此之迅速。荷花不仅拥有华丽的姿容,而且它通身都是宝,其叶,茎,果,根,都可为人们食用或药用,如此这般地济世度人,滋养众生,乃是其他任何花都无可比拟的。

  一阵荷风沁凉如水,拂去了他们师生心头的阵阵暑气。啊!这就是荷花,它“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风度高雅,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秀丽端庄,却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于朴实里见俊逸,在持重中显风骨。盛夏时节,她以幽幽清香,窈窕身姿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风刮不倒,雨摧不弯,傲然挺立,气宇轩昂,又赢来了“花中君子”的美称。秋风萧瑟又尽其所有,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间,只留一簇根柄,在水底默默积蓄,待来年重新奉献。昙花娇娆,可惜寿命太短,云竹秀丽,然而无果实奉献。而荷花呢,集高洁,顽强,牺牲精神于一身,给予了冯运锦多少启迪啊!

  既有桃李竞秀的春天,必有硕果累累的金秋。冯运锦回忆起了那年金秋时节他们在大队果园看到的情景:放眼望去,棵棵果树像座座红宝塔,那鲜红的柿子、苹果是缀满塔身的宝珠儿。近观那果树,似红色的宝扇;满枝满树的果实是镶嵌着的红灯笼,紫灯笼,黄灯笼。登高远望,那隐现在绿丛中的果园是红鲤儿,金鱼儿,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果林,其时正是卸果子的时候,树下站满了人。那远远近近的一棵棵带着红点点的果树,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远看,果园像被罩上了一层红雾;近瞧,一根根树枝上挂满了“红宝石”,“宝石”向四周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他站在果林中,心潮激荡。那果林啊,翁翁郁郁,金阳下,每片绿叶都闪耀着力的旋律,每颗金果都流溢着诗的情韵。成熟了,成熟了,果林中流出的小溪哗哗啦啦地宣布着,像是醉了。是的,小溪醉了,在这香甜的季节里,土地醉了,一条条地垄,一片片田畴都淌着蜜,留着芬芳……果园里的人也醉了,哼着曲儿收获着幸福。啊,美丽的果林啊,你装饰着植树人单调的梦境;他们的梦因你而变得甜蜜,因你而有了音乐和色彩。美丽的果园啊,一见到你,冯运锦的心便不能平静,被你浓得化不开的乡情紧紧缠住。冯运锦多么想在你怀中,变成一棵棵果树呀,茁壮的成长在山野里,生长在大山下……

  走进绿叶如云,硕果累累的果园,看不够那丰果儿光亮、凝重、滚圆。一个个鲜亮耀眼的果子,闪着珠光宝气,沉甸甸把枝儿压弯。红里透黄的圆乎乎、嫩生生、像婴幼的脸蛋,似少女的娇容。绿如翡翠,碧若精玉,红似玛瑙,黄比金宝,青胜珍珠……“疑是王母瑶池桃,浑如东海神仙果。”这里是各种果子琳琅的长街,斑斓多彩的河流,流淌的是密,奔腾的是笑。目光所及,令人陶醉;两耳所闻,倍觉新鲜。这果园的秋天,是金的季节,火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呀,但比火红,比金贵,比蜜甜。那果子,个大、肉肥、汁甜、品质好,“玉脸飞红香四溢,弹指欲破味隽永。”谁尝一口不说:入口脆,落喉甜,回味香呀!啊,他们咀嚼的岂是果子,而应该是一个熟透的收获季节!

  山下水库,是一副明镜,映照着果园丰景,画中之人;小河,像一支蘸糖的芦笛,流淌出甜蜜的韵曲;百鸟,欢飞啭鸣,撒下一园庆贺丰收的歌舞。到处弥漫着香醇。啊,这里的空气是甜的,创业者的言语中分明也含有糖分,因为他们的感情是甜的,声音也是甜的。

  果园里的一位秀美少妇,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山风一吹,喷出股股袭人的青春香。额上晶莹的汗珠,珍珠似的闪烁。写意式鬓发贴在白里透红的腮边,还有一缕调皮地探向唇角,出水芙蓉般秀灵。她守着这千亩果园,严冬脚手裂,盛夏汗水流,风里来,雨里走,忙时不论夜和昼。修枝剪叉,施肥浇水,打药治虫……辛勤的汗水,浇熟了果园。她摘着果子,眼波甜甜,含情脉脉,脸上总是出现两个对称的酒窝窝。枣红色的衬衫,像一片绚丽的晨霞。啊,她的思想成熟了,事业成熟了,爱情也成熟了,她的笑不也是甜的吗?

  人群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脸古铜色,全为岁月的风雨镀致;爬满脸的皱纹记载着时代的变迁,人生道路的曲折;深陷的眼睛,闪动着深沉而炯亮的光,该是人生酸甜苦甜的凝聚。脸上不时出现难以抑制的乐观而自信的微笑,分明是他幸福、希冀、追求的流露。夕阳——年纪;朝阳——思想。他迎着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指着新栽的一片果树激动地说:“人是一辈传一辈,树是一代传一代,看这群小家伙绿浓浓窜多快,有出息!”啊,他的憧憬也是甜的。

  那黄的里面是汗;志士的热汗,果农的热汗。

  果子熟了的时候,大车小辆、交易的人群、欢歌笑语……一齐挤到这里,“风景这边独好。”往日,沾着黄泥焦虑的脚板,如今,和着轻快而甜美的诗韵击节在小桥流水,飘香果园,往日泡在饥饿苦闷里几个世纪的黄昏,已移向这果园天伦的早晨。放眼果园,冯运锦领略到了:果海吐红日,绿园皆夕阳的风情;漫步果园,他迷恋这金黄的颜色,饱尝这甜蜜的诗韵。啊,金禾、果园、红房、白杨、碧水、车马、人潮,宛如一首多姿多彩的立体交响诗,拨起他难以收拢的金色情思。

  冯运锦在那果园渡过了一天的光阴,他的收获是甜的,构思是甜的,文章也应该是甜的,他怀着甜甜的恋意,将要离开果园的时候,那位姑娘递给他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他咬了一口,油然感到:果子黄橙橙,金灿灿,甜人心,动人意,令人思。果园啊,你不也是一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么?!结了一树果,甜醉一个秋!

  故乡是冯运锦生命的摇篮,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不仅滋润着冯运锦天真纯洁的心灵,而且赋予他生命之树长青。他和故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启迪着他稚嫩的心,吸引着他那富于幻想、好奇、多思的童心。故乡那青青的草,肥肥的牛,亮亮的月,艳艳的花,脆脆的歌,那活泼的神气,葱茏的生气,那朗朗的读书声,伴他度过了愉快而又幸福的少年时代!正如著名画家鲁慕迅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记得当年作学童,世情未谙学未工。

  最喜假日戏游乐,风雨不避无暑冬。

  偕伴歌呼过街市,意兴神彩顾盼中。

  荒滩野地卧沙草,天上人间话多少。

  说到侠义增慷慨,肝胆意气云水渺。

  几日课业半日了,家居不耐闲烦恼。

  张罗布机捕雀虫,攀枝爬树摘梨枣。

  衣破骨折犹不悔,入水登山何能改。

  黄土岗上放风筝,清溪石下摸螃蟹。

  无拘无束无缰马,无虑无忧只自在。

  三五朋辈颇相好,而今存亡俱不晓。

  少年情怀皆依旧,只是心少人已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运锦之路》第一章《少年时代》

下一篇《运锦之路》第三章《勤学苦读 》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