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雷声滚滚。2015年8月5日早晨,一场久违的大雨为夏日鹰城带来了凉意。大雨中,有一群人匆匆赶往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工地现场,他们就是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程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有关负责人。
“这场大雨对整个工程是一个考验,我们得抓住这个机会,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部长曹宝柱说。
从国铁桥、市污水处理第一提升泵站、吴寨沟、新华路桥下排水口、诚朴路桥下排水口、开源路桥下排水口、西杨村河入湛河口,一直到凌云路桥下的排水口等,检查组一行一路步行,每到一处都仔细查看,记录排水口处的污水和雨水溢流情况、河道水量、大雨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等。
“一泵站至新华路段仍在冒污水,但是量不大。城东河东、西的两个排水口入河口处都在冒污水,全线的湛北暗涵窨井口几乎全部往外冒污水。”在凌云路桥西侧的排水口入河口处,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治污工程有关负责人陈献文现场总结查看结果,虽然打着伞,但是他的上衣已全部湿透,紧贴在身上,裤子也被打湿了大半截。
“西杨村河和陈庄沟的洪峰流量都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值,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支流入河口处的溢流工程设计标准要进行调整。”曹宝柱说。
“利用这次降雨做好观察,重新进行数据普核,按照特大暴雨的雨量标准设计溢流口工程并尽快完工,确保下次降雨湛北暗涵窨井和支流、排水口的溢流口不再冒污水。”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技术部部长董发根对工程设计方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边听、一边记,工程设计方负责人曹伟现场打电话安排专人到湛河城区段全线排查溢流口冒水情况。
据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技术部副部长张贵生介绍,目前湛南暗涵正在施工,北部的污水全部进入湛北暗涵,给暗涵造成了一定压力,导致一下大雨就出现污水外溢现象。为了确保在湛南暗涵正式运行前不再出现污水外溢现象,目前他们正在组织施工方对支流、排水口入湛河口处进行改造。“湛南暗涵运行后,通过第一、第二提升泵站等把北部污水南提至湛南暗涵,将实现湛北暗涵常年输水量在过流能力的80%以内,溢流现象不会再出现。”
2014年1月16日,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举行开工仪式,一场全市瞩目的治污战拉开了帷幕,在全市上下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的同时,也有不少市民关心、关注着湛河治理,他们或义务宣传,或献计献策,以各自的方式关心着工程的进展……
老党员成为湛河治理宣传员
“这张是在湛河治理工程宣传活动现场拍的,这张是我去施工现场拍的……”5月27日,在新华区香山管委会徐洼村村民鲁营家中,他一边翻看相机中的照片一边说。
今年75岁的鲁营是一位退休小学教师,也是一名老党员。湛河治理工程开工以来,他成了村里的义务宣传员,不仅每天到村里的施工工地察看,而且用子女给他买的数码相机记录工程进展情况。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一起在河里捉鱼,那时候的水很清澈。”谈起湛河治理,鲁营说,那时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河边玩耍,他还用网捕鱼。但是,后来湛河的水质一年不如一年,水量也小了,影响了庄稼的收成和群众的生活环境。“湛河治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我要带头参与!”鲁营清了清嗓子,语气很坚决。
自井营村河道治理开工以来,他就建议相关部门制作宣传横幅,挂在村里,一是宣传湛河治理的意义,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形成浓厚的施工氛围。他的建议受到了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重视。如今的井营村,村子里、河岸上,随处可见“湛河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齐心治理湛河、建设美丽鹰城”等宣传标语,还不时有流动宣传车在现场宣传。
“湛河发源马起营,清清泉水流鹰城。由于长期失治理,清泉变成污水坑。市委政府发号令,治理湛河任务重。全市人民齐行动,湛河旧貌变新形。”为了宣传湛河治理,鲁营写了好几首打油诗,他说:“打油诗顺嘴、好记,群众也愿意听。”
鲁营还告诉记者,他准备让外孙教他用电脑,他要学会上传照片,好把湛河治理的照片分享给更多市民。
七旬老人为湛河综合治理献计献策
毛凤德,今年77岁,家住新华区西高皇街道西高皇村,是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建井三处的退休职工。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部队服役。退休后,受村里的委托,他开始为西高皇村撰写村志。
饱览史书资料,得知政府治理湛河的决策后,今年3月4日下午,老人顶着寒风来到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综合部办公室,向工作人员送来他亲手书写的《关于设置湛河历史景点的建议》。在这份数千字的建议和佐证资料《湛河史话及流域变迁》里,老人深情地叙述了发生在湛河的楚庄王平叛斗越椒之战、晋楚湛阪之战、楚伐郑遇雨渡湛水以及我市历史上对湛河的几次治理等重大历史事件,讲解了湛河的古今变迁,并对历史纪念景点的设置提出了设想。
毛凤德说:“关于湛河的历史故事和前几次的治理都具有纪念意义,是一笔历史财富,我觉得应该有所保留,让更多的人了解湛河文化。”
摄影爱好者关心湛河治理进度
挖掘机、铲车在为一平台、二平台垫土,河北岸的土方堆成了一座座小山,长长的围堰宛如一条巨龙。这是5月27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市区凌云路湛河桥西侧看到的场景。
在工地外围,有不少群众在观看,他们推着自行车,提着刚买的菜,带着孩子,边看边议论。其中一位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拿着一台数码相机,一会儿把镜头对准堆成山的土方,一会儿又把镜头对准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和正在忙碌的工人。走近询问得知,他叫李建增,今年65岁,是市二院的退休干部,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
“现在不是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嘛,湛河治理就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工程,也是大家看得见的实事,我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让摄影圈里外地的朋友也看看。”李建增说,他平时经常到各个工地附近拍摄,“最近进度很快,一天一个样儿,我以后更得勤来,可不能错过关键环节。”
2014年 7月2日上午,市政协就湛河治理工程在市政协会堂召开首次双月专题协商座谈会。
市政协主席段玉良,副主席郑枝,秘书长远国欣出席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王天顺,副市长,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鹏,市政协副主席,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马四海及指挥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规划设计院的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湛河治理工程规划设计单位、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同志介绍湛河治理规划设计和工程进展情况。
会上,王芹萼等十四位市政协政协委员和专家,就湛河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二、专家和委员建议摘编
1.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市政协委员 王志立建议:
(1)在湛河绿化中多种植本地的乡土树种,形成我市的绿化特色。
(2)在湛河上多种植市花月季,开辟专门的月季园。
(3)在湛河绿化时适当种些果树,以增加绿化的其他功能。
(4)湛河绿化要与城市亮化、彩化相结合,尽量多使用一些彩叶树种。
(5)湛河坡道绿化要选择一些护坡固土的深根性植物。
(6)在湛河的上游要营造水源涵养林,保护好珍贵的五泉源头。
(7)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让全民参与湛河绿化,有效解决绿化资金短缺问题。
(8)在湛河绿化工作中,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对湛河上种植的植物进行挂牌说明。
2.城建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市政协常委 王芹萼建议:
(1)治理的思路应采用生态生物的方法,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2)治理决策中,传统的污染排出与解决外,应考虑大量的生物因子,着力建立生态水源地保护林地,河流两岸灌木、适应性草类。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想结合,提高自然生态自净化能力。
(3)在上游和下游禁止侵占河道和裁弯取直,普遍采取自然河道流经的的自然治理,允许水流自然侵蚀并保持河流优美的流态,保持鱼虾有自然的产卵、生存场所。修葺河滩,保证老人和儿童能够有机会自然、安全亲水,接近水体。
(4)中游流经市内阶段,逐步实现生态化,可以阶段实施生态治理。在治理过程中,硬化的比例要加以控制,便于人们休闲活动。
(5)湛河治理要引进生态专家和植物、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使他们能够参与决策。
3.河南城建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陈寒玉建议:
(1)从新城区到市区的湛河沿岸地段,最好实现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分流制。
(2)生活污水和雨水在进入湛河之前,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条件,通过建小型的集水池和污水氧化塘等水处理设备进行预处理,然后用于周边的绿化补充用水。
(3)把新城区污水厂的处理水导入湿地公园,经湿地植物处理后的水,用于绿化或者景观水需求,通过回流或应用,不在三江源处流入湛河暗函。
(4)在湛河的周边景观设计施工中,从细微处搞生态,把区域的水生态和大的水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4.市体育局副调研员 刘子东建议:
(1)在湛河东沿河路河段至凌云路河段修建体育健身步道和健身设施,满足附近居民开展徒步、慢跑、自行车骑行、少儿轮滑等休闲健身的需求。在湛河其他河段和部分支流设计芦苇、花丛、草地等亲水平台和人工浴场,满足市民垂钓、游泳等健身需求。
(2)筹措湛河河堤健身步道建设资金来源:一是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支持;二是湛河流经辖区政府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公益设施建设;三是湛河治理专项经费给予适当支持。
(3)湛河两岸健身步道建成后,按照“谁使用谁负责”,以社区为单位,与湛河管理部门相结合进行属地管理维护。
5.平顶山市图书馆副馆长、市政协委员 王宝郑建议:
考虑到湛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根脉传承,梳理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以供打造湛河文化创意景观带。如:湛阪军事文化园、高皇庙文化园、湛姓文化苑、诸葛亮文化苑、乌江河文化苑、龙山文化主题苑、鹰城名碑名帖苑、鹰城古诗词苑、历史名人主题苑、鹰城文化名片苑等等。
6.农工党平顶山市委副主委、市政协常委 陈刚正建议:
(1)明确划分责任目标。将湛河治理后的污染防治责任目标,按照管辖范围、管理职能,明确划分到各县、区环保部门、环保单位负责人和县区一把手,并用湛河防污、治污目标责任书的方式,精确界定各责任单位、责任人今后的责任区段和责任目标。
(2)对于过去治理过的老城区河道,要按照责任划分,由责任单位进行监督协调,彻底封闭老城区南北两岸,特别是南岸所有排污口,并清理所有排污口在河道堆积的垃圾;对于流向湛河的各个分支河道,要在接近湛河入口处建设沉淀池,降低杂物煤尘进入排污暗涵、湛河的数量,实现非雨天污染物向湛河零排放,并根据市区雨污管道分离完成情况,逐步实现雨天污染物向湛河零排放。
(3)用责任强化新治理河道的设计、施工监督。对于正在治理河道的治污、防污工程,要让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带着后续治理防控的目标和责任,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参与所责任河段的设计评审和施工验收,用责任强化监督,防止治污工程设计不科学、施工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4)用信息化的手段量化责任。根据目标责任划分情况和污染物预警分析的需要,在湛河治污、防污各责任单位的河道分界断面、主要入河口,树立责任单位、责任人标牌、设置24小时不间断水质检测设备,实时采集并公示水质变化数据,以便精确划分责任、实时分析污染成因、强化污染预警和处置能力,方便有关部门和群众监督。
(5)用责任与奖惩挂钩的办法强化和落实责任。每年年底,要根据湛河各检测点的水质变化数据,对湛河水污染防治成效进行责任倒查追究、综合考评和相应奖惩,对防污、治污成效突出的给予奖励、优先提拔,对出现水质变坏、造成重大污染的实行责任单位评先、个人提拔一票否决制。
7.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土地交易科科长 王玉华建议:
(1)科学规划湛河两岸。一是贯通、扩宽湛河两岸道路;二是改变两岸单一住宅格局,分区域建设文化娱乐长廊、商业餐饮长廊;三是以湛河为轴心,两岸建筑,梯次推进。
(2)湛河沿岸纳入旧城改造,分期实施,分期分批逐步拆除侵占河堤的建筑物。两岸河堤与道路之间建设年代久的多层住宅楼,纳入旧城改造计划,分阶段逐步拆除,拆除后,不得重新建设;两岸河堤与道路之间的空地,一律不再规划建设房屋建筑,为扩宽两岸道路预留空间。
(3)将湛河北岸凌云路至吴寨沟自西向东露天架设的城市热力管道入地,拆除河道内、河堤上的广告塔、信号塔。还堤于河,还路于民。
8.市水利工程质监站副站长 王建辉建议:
(1)主河道沿岸分区段由各归属行政区域成立专职部门负责日常全面管理;湛河管理处对主河道二阶平台以下进行监督管理。主河道两岸二阶平台以上绿化美化地段由住建部门监督管理;
(2)18条沟河分区段交由沿岸受益街道管理,或者社会化物业管理,由各归属行政区政府专职部门监督管理;
(3)河道中设立的拦水工程设施由水利部门统一管理。
9.平顶山教育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主任 王新亚建议:
(1)构造具有亲水理念的景观河道。市区建设与规划要突出亲水文化,郊区突出自然和生态,使河道防洪工程与河道两岸景观融为一体。
(2)对于穿越城市繁华地段而且水质较好的河道,可以采取双层断面的箱涵结构,下层暗河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0.2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戏水池、喷水池、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
(3)梯形断面的河道边坡要考虑游人行走安全要求,采用草坪缓坡或错落有序的毛石堆砌等方式以达到亲水要求。需根据水位变幅,在亲水平台中设置水下平台,水下平台应有足够宽度,以保护游人在亲水、戏水过程中的安全。
10.民建市委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常委 陈彦超建议:
(1)湛河治理指挥部牵头,住建局、教育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诚朴路与湛北路交叉口以西河堤建筑物进行评估拆迁,还广大市民一片绿地。
(2)加强湛河两岸绿化品味,增加游乐健身场地,提升微地形处理及园林小品设计档次。
(3)恢复湛河两岸原规划设计出入口的修建,根据湛河两岸居民小区居住密度,统一规划设计,增设出入通道,为市民提供湛河公园休闲、娱乐通道。
(4)橡胶坝管理单位应归口水利部门,避免多头管理,相互推诿。
11.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政协委员 董国宾建议:
(1)湛河南北两岸各建碑刻一千座,一岸为中国古代名家名帖,一岸为中国近代和现代名家名作。
(2)由市政府搭建平台,给一部分启动资金,由本人牵头筹划,让民间认捐,待工程结束后,把启动资金还上。
12.民盟市委主委、市政协常委 杨延钧建议:
(1)政府要尽快出台“平顶山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湛河及相关河道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要把河道疏浚、岸坡整治、水系沟通、生态修复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方面结合起来,按照创建生态文明的标准去构建。
(2)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在水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市、县(区)财政要设立专项水生态建设资金,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饮用水、污水处理等具备一定收益能力的项目形成市场化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积极吸引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参与试点建设工作。
13.农科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市政协委员 张明建议:
(1)搞好生态绿化改善植被,以降风速、减扬尘。一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切实达到森林城市建设要求;二是搞好城市西北方向山岗丘陵的绿化,建立平顶山市防护林带;三是保护野草自然植被和以本地乡土树种绿化为主,降低绿化成本,提高绿化效果。
(2)连接洼地湿地,以湿地生态系统治淤。把湛河与湿地、洼地连接起来,建设湛河与湿地相通的生态体系,利用湿地、洼地生态系统,蓄洪治淤,同时为湿地生物提供肥源和食料。
(3)保护现有沟渠坑塘,分洪分淤减轻湛河淤积。
(4)建设缓流沉降池,分段治淤和分期清淤。沉降池建设注意3点:一是每1-2km,选择交通方便地带建设一个缓流沉降池;二是沉降池要足够大,有利于泥沙沉降,积累2-3年不会外溢;三是沉降池每2-3年清挖一次,控制淤泥不溢出到排污暗管内。
14.市工商联副主席、市政协委员 刘览建议:
(1)要依法实施治理。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又纯属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前期一定要完善规划、环评、土地、立项等各项审批手续,为项目建设进入法制化轨道奠定基础,避免建设“支边”工程,也为后期项目融资提供必要条件,更为因项目征地拆迁可能造成的维稳工作减轻压力。
(2)多渠道融资。一是由政府融资平台市发展投资公司就湛河治理项目发行债券,筹集部分资金。二是可参照漯河沙河治理、南阳白河治理项目的融资方式,申请国家开发银行项目贷款(由于开行贷款还款周期长、利率低,可减少财政还款压力)。三是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由企业投资建设,政府给予投资企业一定的投资回报。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平顶山市建市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亿丰建设作为以建设城市安居乐业好生活为己任的企业,应当为鹰城的生态环境奉献城市建设服务商的建造智慧。
2014年12月19日下午,在冬季温暖阳光的照射下,中亿丰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工地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土方车辆在加班加点作业推进工程进度。
在开发开发二桥右岸的东西两侧,数十台挖机和土方车辆在机器轰鸣声中不断进行土方开挖、外运,以及河道清淤。由于平顶山地区土质主要是由细沙和中粗砂组成,地质情况给施工推进带来不小困难,沿着岸边向远望去,围堰填筑和排水工作也在同步展开。
平顶山湛河指挥部总指挥严近德向记者介绍,平顶山湛河治理作为中亿丰建设集团在河南的重点工程,自今年9月30日正式破土动工以来,先后完成了修建施工便道、围堰填筑、清基清坡、土方开挖及外运、河道清淤、护脚抛石等施工任务,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的标准化建设更是在当地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树立了行业标杆。
据了解,湛河横贯河南省平顶山市内,属于沙河水系,由于湛河干流及其支流截污工程不完善导致两岸大量污水进入河道,对城市防洪防汛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实施综合治理。此次中亿丰建设集团承接的施工标段是湛河主河道国铁桥至许南公路河段,全长约7.2公里。截至目前,工程围堰填筑已完成4300米,清基清表完成5900米,土方开挖完成20万立方米,河道清淤完成7万立方米,护脚抛石完成4000米
项目技术负责人郭崇胜带着记者来到开发二桥右岸东侧,部分作业面二平台内线 以下土方外运已全部结束,清淤和护脚工程正及时跟进,工人们正忙着沿河道两侧砌筑挡土墙。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块块自嵌式挡块垒搭在一起,铺上格宾网片,并在空隙内填满石子。春节前,整个工程还计划完成左岸、右岸一级平台以下各4000米的护坡、护脚工作,完成河道清淤4000米,春节节点计划的顺利完成也意味着整个河道整治水下部分完成了60%的工作量,项目部将通过科学管理、合理调度、力争超前完成计划任务,为年后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根据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计划,今年12月31日前,已完工的截污工程将投入使用,加上部分临时截污措施,污水将不再进入湛河。明年6月底工程完工后,可基本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实现湛河“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
2014年9月2日早上8时许,新华区焦店镇野王村党支部委员、野王沟管护员熊国旗来到野王沟,沿河道检查有无垃圾杂物。在河道西段入村口附近,一个破烂的塑料盆“趴”在河道里,熊国旗二话没说,下到河底,捞起盆子,扔到了不远处的垃圾池里。
经过治理的野王沟实现了华丽转身,由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河,西部河道里莲藕已开花,桃树、红叶石楠、垂柳把河岸点缀得更加美观,河两岸新修了水泥路,装上了石桌、石凳,昔日无人问津的地方成了村民的休闲长廊。
“熊国旗他们每天早、晚两次检查,就跟这条河的保姆似的。”沿河散步的熊池说,“本来担心环境会反弹,现在看到有专人维护,我们也就放心了。”
“我们在已经治理过的河段和18条支流全部实施了‘河长制’。”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点面污染源治理工作负责人陈献文介绍,湛河点面污染源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为防止反弹,实现治管结合,按照湛河治理的总体要求和河道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
“河长制”即根据河段所属区域,每一段指定一名河长,下设两至三名河道管护员。河长及管护员每天至少要对所负责河段“巡河”两次,掌握本河段两岸500米以内的点面污染源基本情况,监督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情况,管护既有绿化,及时纠正各种不文明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负责上报和协调需跨部门、跨地区解决的问题,确保本河段达到“三清一净”(清杂物、清违建、清垃圾、水净)标准。市、县(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对“河长制”的落实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根据所负责河段的管护效果,一次考核不合格,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两次考核不合格的,要做调整处理。
这一制度在最先完成治理的乌江河上游和刘庄沟段试行。半年多来,“河长制”作用明显,今年初完成治理的湛河宝丰段全长6.2公里,迄今没有发生反弹现象,河道管护效果较好。
2014年6月,平顶山市开始在野王沟、新庄东沟、稻田沟、城东河等湛河主要支流推行“河长制”。截至7月底,湛河18条主要支流全部实行“河长制”,每段都设有“河长制”公示牌,注明河道名称、属地、分管领导、河长姓名、所属单位,管护成员姓名,河道的流经地、长度等基本情况,以及河长职责和管理措施等,既方便河长和管护员开展工作,也便于社会监督。
“湛河主河道治理完成后,同样也要实行‘河长制’,实行河道‘保姆式’管护和监管。”陈献文说,除了指定专人负责外,还将在湛河主河道及18条支流安装监控系统,“无死角”维护河道治理成果。
2014年1月28日下午,漫天雪花飞舞,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不少市民仍兴奋不已。记者在感受喜悦的同时,不免又有些担心,下这么大的雪,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不是要停工了,原定的2月10日前完成上游四段污水截流的目标还能不能按期实现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工地现场一探究竟。
记者首先来到平郏路桥至大香山路标段井营村五孔桥附近,由于雪还不够厚,一脚下去就会踩到泥。
“上午那会儿大型机械还能施工,下午不行了,但是人工作业的部分没有停。”施工方市市政工程公司在现场的负责人高峰说,当日上午,该标段上了挖掘机十多台,工人近五十人,进行排污管道的回填和内缝处理工作。到了下午,雪越下越大,大型机械无法作业,但是管道内缝的处理仍在继续。
在高峰的带领下,记者小心翼翼地通过梯子下到了一个检查井底部,井两端的管道口都被养生布挡住了,高峰说,这是为了防止雪花飘进管道内影响作业。掀开养生布“门帘”,呈现在眼前的是:管径1.5米的管道内每隔几米就挂着一个灯泡,5名工人分成两拨,一拨儿在完善不合格的管道内接缝,一拨儿在用千斤顶处理管道错台现象。进入管道明显感觉比外面温度高一些。
“管道内剩的都是细活儿,下雪不影响。”高峰说,平郏路桥至大香山路标段总长2.319公里,目前排污管道铺设完毕,验收只剩最后的六七百米,为了实现2月10日截流的目标,他们在全力以赴赶进度。
离开平郏路桥至大香山路标段,记者又先后来到石桥营至刘庄沟标段、大香山路至石桥营标段和高庄沟至李苗路标段现场,看到这几段的工程也没停,都是人工作业,进行管缝最后的完善处理。
“上游四段的截污工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下雪肯定会影响施工,但是能干的工程不能停,争取把天气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总工程师冀长甫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月10日完成截流的预期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2014年8月27日上午,天气格外凉爽,湛河综合治理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
在平郏路桥东侧的工地现场,工人正忙着铺设排污管道。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在岸上指挥挖掘机吊起排污管放进沟槽内,有的在沟槽内对接排污管,还有的在每一根排污管安装后,现场测量管道的高程、接缝误差等。
“这根管的内管壁厚度超标,要换掉。”随着现场检测人员的一声通报,施工单位市市政工程公司在现场的负责人贾贺臣和工人马上开始认真察看该排污管的内壁厚度和另一节管道的接口。经确认,该根管道的内壁超出工程质量要求的误差标准1毫米。
“换掉。”贾贺臣当即下令。
收到命令的挖掘机迅速将长臂伸进沟槽,在工人用绳索将需要换掉的排污管套上机臂后缓缓升起,前行20多米后左转,稳稳地将这节排污管放在了一旁的空地上。
“这是今天上午换掉的第二根排污管。”贾贺臣说,最近天气晴好,且气温不太高,十分有利于施工。他们上足了工人和机械,加快工程进度。从野王沟至平郏路桥西侧一段,需要铺设总长约750米的排污管道,从上周开始,他们平均每天铺设近30米。从下沟槽前的肉眼检测,到下沟槽内在管道接口涂上防滑剂,将管道对接,测管道高程、内壁厚度、接缝的严实度、管道的垂直度等等,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哪怕超出规定标准1毫米,也要认真查找原因。若是人为原因则重新对接,若是管道质量原因,则立即更换。“1毫米看起来小,来回更换管子也很折腾,但这事关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必须这么严格。”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湛河治理是全市的重点民生工程,质量关一定要把严,任何细节问题都不能放过。”市市政工程公司副经理高峰说,每安装好一段排污管道,他们和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监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等都要从管道里走一遍,实地检查管道质量和安装、对接环节的质量,不放过一丝一毫的问题。
微波潋滟,小桥流水,好一处世外桃源!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桃花岛。游人三三两两,在青石栏杆的桥上,在回环蜿蜒的步道上拍照留念。
这里是新城区滍阳镇的分水闸游园,分水闸毗邻附近的马跑泉村,是湛河的上游。2014年12月11日上午,记者到湛河源头之一的马跑泉采访湛河治理工程的进度,被这里如画的美景吸引了。
同行的新城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去年冬季,这一带还是杂草丛生、气味难闻的小河沟,市委、市政府发出“向湛河污染宣战”号召后,根据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安排,新城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迅速行动,在治理点面污染、清沟之后,高标准建成了这座分水闸游园。
“这处游园总面积2.1万平方米,在原来河道的基础上建桥、砌栏杆,都是青石材料;两岸新栽花木近40种,有香樟、紫薇、碧桃、红叶李、枇杷等,三季有果,四季有花。”园林专家赵文秀指着两岸密密匝匝的植物向记者介绍说。
马跑泉村东200米处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引人注目,这里是正在建设中的马跑泉游园。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铺砌南北步道。“这条200米的游园路预计元旦前后就完工了。”正在干活儿的杨应水告诉记者。
施工现场不远处就是湛河的源头之一——马跑泉泉眼,新城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在河里放流了鱼苗,在河畔兴建了休闲步道和供游人休憩的凉亭。
“这片水域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整个游园面积有4.6万平方米。”赵文秀说,分水闸游园和马跑泉游园目前正在逐步完善中,将成为湛河源头两处靓丽的园林水系生态景观。
配合湛河治理工程,迁移一供水主管道,市区建设路西段中央花园小区等区域自2015年2月3日上午8点开始停水,预计停水48小时。经市自来水公司工人连夜施工,提前17个小时于2月4日15时已开始为停水居民供水……
2月3日早晨不到7点,市自来水公司生产安全部部长李伟杰就赶到了市区建设路西段的中央花园小区西南角,他要和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至中央花园小区主管道改移施工项目负责人金砚龙在这里碰头,商量施工情况。
比李伟杰还早,金砚龙已经在工地驻守了。
“因为牵涉到的小区比较多,停水时间也相对较长,断水给群众用水造成了不便,俺和老李心里都着急得很。”金砚龙说,因配合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8点开始,中央花园小区西南角一处通往湛河南岸的供水主管道要进行改移施工,附近的中央花园、湖滨花园等多个小区预计停水48小时。
提前12天着手准备
上午8点半,在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至中央花园小区主管道改移施工现场,在轰隆隆的发电机、挖掘机、打磨机等的伴奏下,金砚龙扯着嗓子在现场指挥。
“湛河治理工程是市民关心的一件大事,供水主管道影响到工程了,咱得全力配合。今天8点开始断水改移,但是此前工人们已经在这里24小时不间断工作了11天,老金辛苦啊。”李伟杰说。
由于中央花园小区西南角有一处通往附近湛河南岸的供水主管道埋得较浅,影响湛河治理在此处的施工。为解决这个问题,市自来水公司在此处重新深铺一条管道。
“不能挖断了老管再铺新管,那样的话影响群众用水的时间会更长,我们要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李伟杰说。
于是,1月21日,金砚龙和工程队的工人们便驻扎于此。经过12天的紧张施工,2月1日,长242米的新管道铺设完毕。2月2日,市自来水公司和湛河治理工程方召开会议商榷,于2月3日上午开始改移管道。
3日上午,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中央花园小区西南角有一根新的管道头。“这根露出头的管道就是通往湛河南岸的新管道。新旧管道的落差约有6米,这样,新管道就不会影响湛河治理工程了。”金砚龙告诉记者。
2015年7月28日上午8时30分,一群8至13岁的小朋友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大门口集合完毕,他们是中国少年新闻学院平顶山分院的小记者,个个身穿红马甲,戴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小记者采访证,背着黄蓝两色的小包,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教育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乘车出发。
“我们要去采访湛河综合治理工程。”
“我来之前都做了功课了,有好几个问题要问问专家。”
…………
对于要采访的主题,小记者兴致勃勃 ,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好奇:问题一个接一个
10多分钟后,小记者来到了采访的第一站——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迎接他们的是市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杨威、综合部副部长贾江涛、李强等。
“我姓杨,你们可以叫我老杨。”杨威的开场白惹笑了小记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他们掏出笔和本,认真听杨威介绍工程概况。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74亿元,主要包括治污工程、河道工程、引水工程、景观工程。那么,什么是治污工程呢……”考虑到小记者大多是小学生,杨威尽量把专业的工程用语通俗化,还不时用手势、画图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
小记者边听边记,“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儿可一点儿不输成年人。
大致讲完后,为让小记者有较直观的认识,杨威和贾江涛等带着他们来到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沙盘前。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专程赶来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
“这儿要建露天浴场,这儿建一个生态公园……”王天顺当起了讲解员,一边讲,一边用激光笔在沙盘上标出位置,小记者的目光跟着激光笔移动,听到不解处就举手提问。
“治理过后会不会再变黑呢,要怎么保持?”侯金杞问。
“这个问题问得好,治理后怎么保持,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王天顺说,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要从根本上治理好湛河。为保护治理成果,目前已开始实施河长制,负责河道清洁维护、河岸花草的管理等,全部工程完成后,会考虑成立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引入市场管理机制,确保不反弹。
“设置溢流堰和橡皮坝,会不会影响引水工程往河里注水?”
“为什么要用到提升泵站?”
“湛河水是怎么变黑的?”
对于小记者的提问,王天顺一一耐心解答。“别看他们年龄小,心中可是有大格局的。”王天顺竖起了大拇指。
亲水:我要把这清水带回家
“走吧,咱去看看湛河到底治成啥样了。”听过了概况讲解,看过了沙盘,小记者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实地看湛河。
从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驱车约半个小时,来到了湛河源头——位于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的湛源泉。
一下车,他们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清澈的河水汩汩地流,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河面上,两岸的花草长得正旺。
“水真清啊,我第一次见这么清的河水。”王一卜自言自语道。
“这水能喝吗?”
“湛河源头的水主要是地下泉水,可以喝,但水比较凉,不能多喝。”
一得到肯定答复,小记者兴奋了,他们来到浅水处,捧起水送到嘴里,不过瘾,干脆拿出水杯、矿泉水瓶等装满。
“凉!甜!好喝。我要把这水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尝尝,他们还不知道湛河源头变得这么美。”潘厚泽说。
“水是怎么变清的,要怎么才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呢?”带着问题,小记者们又来到了位于大香山路桥下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
此时已过了上午11时,工人还在紧张作业。“现在进行的是一平台铺装、建桥和下游段的河道治理等工程。已有的治理成效,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劳动的结果。”杨威说。
感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临近中午,小记者被晒红了脸,额头挂上了汗珠,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
“相比工人师傅的辛苦,我们这点苦算什么。”王子华稍显严肃地说。
“我今天有好多感受,回家要赶紧写下来。”返回的路上,潘厚泽拉着带队老师的手激动地说,“以前老说要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但不知道到底有多重要,今天终于明白了,我要把这些告诉小伙伴们。”
“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善和的心态、坚强的毅力,这是王天顺爷爷送给我们的话,我要把这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不怕吃苦、不浪费,要有责任心,这是我今天学到的。”
…………
4个多小时的采访,小记者不仅了解了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还有了额外的收获,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郭进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