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12
46986
       这本口述的自传中的回忆是我们看到了像她一样为莫高窟事业献身的前辈与同仁,其中她对人生的感悟有几句话备觉有理:“世上的事要做成,无非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另一个是钱”,“看与不看是不一样的,站在高点看世界才能更快的成长”;樊锦诗已年逾古稀,她对死亡的看法让人读来为之一动,我也摘录了下来:“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的规律。其实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人生有很多遗憾无法弥补,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不知心归何处。死亡会使我们无可奈何地告别生命中那些有价值的事物,使我们放下那些饶有趣味和意义的事业,使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所有你喜欢的、不喜欢的,留恋的或者厌弃的全部都将离去”(不得不说这书的撰写者顾春芳文采很是细腻、文章有温度有力量、用词精彩自然)
     
       提起敦煌,你最先想起的会是什么?我想到了莫高窟,“飞天神女”的敦煌壁画。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这样形容莫高窟的: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瞋。这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活。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有“东方卢浮宫”之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去年“吕志和”奖公布获奖者名单,我扫了一眼,基本上都不熟悉。“正能量奖”得主樊锦诗先生更是闻所未闻,去搜索了相关报道才知道。敦煌最美的女人是樊锦诗,可是真正见过她的人却很少。她在最青春年少,最富有活力,对这个世界好奇心最大的时候,却选择来到这里,用自己毕生精力守护敦煌,守护莫高窟。作为“敦煌窟”的女儿,樊锦诗值得我们所有人致以最深的敬意。

       想起国庆阅兵,看的我感动之余也很感谢他们的负重前行带来我们岁月静好的日子。在军事力量方面是他们护卫我们祖国大好河山,而在文化方面正是因为像樊锦诗先生这样的人才能守护的如此之好。想起樊先生说如果我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她的一生,献给了敦煌,献给了莫高窟,她用她的一生像我们证明人生的意义。

       樊先生提到了她在北大的老师,北大的精神传统和学术氛围对她有很深的影响,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严谨诚实。比如宿白先生所说的: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走在自己的路上,一定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关键的时候不糊涂。后来敦煌研究院中这一精神也一直深深影响着她。

  莫高窟的艺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吸收其它几国融汇成的多元艺术宝库,作为佛教圣地的同时,也是一部辉煌的人文史。樊先生几次错过离开敦煌的机会,可能也是注定她这一辈子要守护在敦煌。她被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而震撼,也曾为莫高窟的困境而始终坚守,樊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择一事,终一生”!读这本《我心归处是敦煌》,想起了之前看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都是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守护自己最珍爱之物。文物的保护之路是艰难的,但幸好还有他们。

  最后,也要感谢顾春芳老师撰写本书,就像樊先生所说,她们一见如故,为了她,顾老师还查阅了很多古籍资料作为参考。沉甸甸的岁月,经由顾老师执笔,竟显得淡然通透许多,这也是因为樊先生愿意让顾老师完成这本自述的原因吧。

  说起敦煌,自然是每个人的向往之地!哪儿精美的雕塑壁画令众人神往,纷纷想前往亲眼目睹,甚至希望能长时间陪伴。作为敦煌管理者的樊锦诗女士,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已前往实习工作,待高校毕业之后分配至敦煌,需要让其一生守护敦煌。真的长期生活在那偏避之地,内心却有些不愿,甚至抱有仅仅生活段时间,就找机会离开。然而,敦煌的精美艺术,最终还是让樊锦诗与之生活在一起,在短暂的生命长河中,在作为子女的母亲眼中,敦煌还是时刻吸引着她,并最终和自己的丈夫一起,永久的在敦煌生活在一起。

  在大西北的沙漠地带,石窟并不只有莫高窟一处,为何莫高窟的关注度更大呢?仔细想想,是不是由于藏经洞的存在,在那个纷争的年代,藏经洞里众多的宝物被外国人采用欺骗的手法窃取,遗存在国内的经卷都是被外国人所淘汰下来的。众多珍贵经此劫难随之分散至世界各地,这些经文,是当时社会遗留下来的宝物,是记录当时社会的见证,从中可以了解丝绸之路下的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和雕塑也越来越遭受破化,如何保护成为研究者的课题。也幸而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世界各地收藏的经卷,可以上传在敦煌的专业网站上拱各国学者。正由于有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再结合画师的临摹艺术,这些艺术得以多种形式方式留存于世。对数字化技术,作为参观者还是有些抵触的,想第一时间就亲眼观察到实物,然而认真想想也正由于如此的管理手法,让莫高窟可以迎来更多的参观者,不尽也就欣然接受。

  说起敦煌艺术,对之有些还是存有模糊的认识,阅读此书,可以让读者有了清新的认识。如,莫高窟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因是朝拜者居住生活之地,并未向参观者开放,仅仅只有五窟有壁画的,而其中之一却发生了过壁画盗窃事件,这也让众人遗憾不已,幸而四幅被窃取的壁画被及时追回。再有,壁画有佛教众神像、释迦牟尼故事画(佛的本声故事和因缘故事)、中国传统神仙画、经变画(佛经)、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画等七类,通过作者简单的语言,知晓了这些壁画的类别。

  南区则大多都有精彩的壁画和雕塑,因为保护的需要对游人有序开放,只能开放部分的洞窟。作为参观者,有机会也前往欣赏敦煌的艺术。不过因对佛教故事的生疏,参观之际,并未全程跟随在讲解者后面听故事,而四处乱逛,跑入了不是洞窟中。只是因窟内黑暗而无法看清精彩的壁画和雕塑。有次在讲解员讲述壁画时,当用手电打照出精彩的立体形象,顿时震惊了,想再次看看无奈讲解员无视请求,太遗憾了。这,敦煌壁画还有立体的么?很少有听说这样的论道。

  《我心归处是敦煌》由樊锦诗口述,再由顾春芳整理撰写。口述史是现今最受重视的写作方式,真实展现了世事变化,人的一生的经历,也是一种抢救式的记录方式。

  读这本书也让我们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书中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全面展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发展路程,并且详细讲述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敦煌壁画还被称为千佛洞。也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石窟中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满壁风动,天衣飞扬。敦煌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的厚博的历史艺术是无可比拟的。 壁画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这本书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口述自己一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她原本是一个吴侬软语的南国闺秀,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可以选择的人生路,有很多条,可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走,在戈壁滩大漠深处,守护着国宝。她从青春少女到如今的满头华发,她无愧于敦煌,却有愧于家庭、有愧于自己的孩子,确实“感动中国”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这种奉献精神无比伟大,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守护着艺术瑰宝五十多年,如果没有这些守护者,也就没有今天完美看到如此完好的莫高窟。

  樊锦诗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他长期扎根大漠戈壁滩,几十年潜心研究石窟的考古工作,陆续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工作,分出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的洞窟。并且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一条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女人,要干事业,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很不容易。与家人团聚,这是维系一个家庭的基础。可是樊锦诗在丈夫的理解下,选择了事业,选择了一个人在戈壁滩坚守艺术的瑰宝,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她说,其实我也想过离开,然而,她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还是选择留下来。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为我们留下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的传奇故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的动人故事。

  樊锦诗与顾春芳合作的这本书,是一本口述史著作,樊锦诗说,“顾春芳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二人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成就了樊老师这部唯一的自传体著作,这本书对于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是非常难得的历史和艺术研究资料,这就要感谢本书的二位作者,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敦煌会记住你的,我们也会记住你的!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举行,这些伟大的杰出的贡献者,他们一生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他们的名字也会载入史册,而樊锦诗便是其中的一位。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从事文物保护近六十年,这近乎一个人的一生,而敦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她止步,大半辈子的光阴,荒野大漠里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文明需要守候,文化需要传承,而樊锦诗做到了。

  印象中第一次知道莫高窟是在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中,千年壁画,灼灼生辉,那血与泪铸就的中华文明也是历史文明的一部分,文明不可抛弃,历史不可遗忘,那是见证千年沧桑的笔墨。这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不可遗忘的一部分。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自传。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是樊锦诗温暖细致的一生。敦,大也,煌,盛也。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很多人精心的守护。坚守,是的这是最为准确的一个词,因为那里人迹罕至,那里气候变幻莫测。那里留下最多印记的或许只有飞鸟了。樊锦诗将一生奉献给这片土地,将一生奉献给敦煌,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樊锦诗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是啊,一个大家闺秀,北大高材生,她所有的光阴都在这里。樊锦诗的一生不只是敦煌的一部分,也是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家中父亲的影响让她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选择了没多少人愿意去的考古专业,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年代她选择了敦煌,有离开那里的机会,会阴错阳差的错过了,从此一生交付于此。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樊锦诗的自传更是一部敦煌的介绍,我们跟着她的脚步走进敦煌,跟着她的脚步去认识敦煌,了解敦煌,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最为重要的的体现敦煌很美,它的美是具有不同意义的,在摄影师孙志军的镜头下我们可以感受的到,而若能真正的走到那里去看一看或许更会有所感受。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是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

  敦煌于我们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里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樊锦诗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献着她的一切。

  作为四大文明汇流的中心,敦煌也是一个既顽强又脆弱的文化中心,而莫高窟也曾经经历过令人无限喟叹的风雨飘摇——作家余秋雨在他的《莫高窟》《道士塔》等文中曾经讲述了这一切。

  对王道士究竟应该作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显然,这是有争议的。余秋雨对王道士充满了愤恨和谴责:“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但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却说:“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王道士已经属于过去,他做了他能做的。王道士之后,还有常书鸿、段文杰;当然,也有今天《我心归处是敦煌》的主角——樊锦诗。

  她是家中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因为对敦煌、对莫高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珍爱,把五十七个春夏秋冬奉献给了莫高窟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的一生,或许可以轻而易举地数出几个十年,却未必能把一个五十七年奉献出来!但樊锦诗做到了。这个出生时才六个半月的早产儿,自幼体弱多病,却把人生的大好年华留在了敦煌。所以,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的确实至名归。

  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自己的人生、与敦煌的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以贯之的基调。这里面,没有自诩,没有夸张,有的只是当时当事,有的只是对敦煌、莫高窟的热爱,有的只是对家庭的亏欠。樊锦诗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只是尽到了一个“莫高窟的守护人”的本分——她说:“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够安下来。”

  但读者显然不可能只读到这些。不需要足够留心与细心,从樊锦诗的自述中,就能够“看见”这位与敦煌、莫高窟已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的传奇女性,她的志业与爱情、她的困境与坚守;当然还有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之美,以及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艰辛历程……

  樊锦诗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别人用这样的句式,更多的是一种自嘲、无奈;于樊锦诗却是一种写实。为了守护好莫高窟,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对家庭、孩子甚至是自己都有无限愧疚,却唯独没有怠慢过莫高窟。CCTV《朗读者》节目称赞她:“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在大漠深处,爬进黑黢黢的洞窟,一待就是五十多年。”

  可以说,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人们看到的莫高窟。对于莫高窟的保护,在若干年以后再回过头来,或许还会有不尽善尽美之处;但对于樊锦诗,一定不会有什么不同的评价。她做得不仅仅是很好,简直不能够再好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我读《林徽因传》

下一篇重读《冰心传》有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