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湛河流韵】之【第十八章·湛水奔流】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2-11
44032

        在一个雨后新晴的周末,我早上5点就沿着新城区的香山大道,在湛河桥下桥后,逆水而上。


        啊!湛河! 这是一条从云间飘来,又向云间飘去,从莽莽大山流出,又向莽莽原野流去的河流,自洪荒的岁月流淌到今天,又从今天流向我们无法预测的未来。你滋润着这块土地,养育着这里的祖祖辈辈,养育着人们,养育着他们的子孙后代。从这条河流身边走出了一个个人物。这条河流见证过腥风血雨的战争,见证过社鼓欢庆的丰收景象,见证过爱、恨、情、仇,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历史的秘密,隐藏在它绵延不息的波涛里。那些远去的岁月,那些往日的记忆,都随着这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汹涌澎湃的流水流向远方,汇入长江大海,汇入悠悠历史长河。也许湛河也没有带走什么,而是把过去的历史隐藏在它某个神秘的河道中,某段隐秘的暗流里,流走的仅仅是一去不返的流水。或许在多少年以后的一个午后,一个星寒月冷的梦醒时分,那些隐藏在河床泥沙深处的往事,突然像精灵一样出现在你的眼前,你甚至会感觉到它们的音容笑貌,触摸到它们肌肤的温度质感。

        湛河是平顶山人的母亲河, 我的一位文友就出生在湛河畔,他是湛河赤子 !             

        童年时,我的文友与小伙伴们经常在河流宽阔的胸怀里戏水玩耍。阳光下的湛河水闪耀着金色的光泽,他们如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平滑的水波如母亲温柔的手背拥抱着他们幼小的身体。他们在这河流里捉鱼虾,淘沙贝,在河岸边分享从果园偷来的瓜果,在河边的草地上让他们的牛儿悠然啃着青草,自己却躺在草地上享受清凉的河风,看蔚蓝的天空,看湛河的秀美身影,看湛河的落日。一次在河滩上玩耍时他们挖到一把铁剑,那时候我的文友还没有读过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不知道历史的沧桑,只知道叫做木匠的表哥给他做了个剑鞘,把剑挂在裤腰带上,骑着他的牛,像凯旋的将军威武地在河堤上走着炫耀……转瞬,那些童年的记忆都失落在悠悠的河流深处,湛河,依然在悄无声息的岁月里流淌着。

        这条河流给了我的朋友童年的美好憧憬和美好记忆,也让他过早地了解了人世的悲伤。他听父亲讲,那是一个荒凉的年代,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河流两岸的肥沃田地里却长满了蒿草,所有的人都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淘洗铁砂,浑浊的河流时而从上游漂来一具尸体。父亲曾亲眼目睹他的一个邻居抱着她饿死的女儿坐在河堤上哭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跳入河流。     

        年轻的心总是沿着河流追逐大海,想到河流以外的天地去开拓世界。可当年离开这河流的人,在垂暮的岁月又一一回到河流的身边。一位干部退休后又回到这里,他早早晚晚都在这河堤上转悠,面对无语东流的河水,看日出日落,在这里享受温暖的夕阳余晖,消磨人生最后的时光。一个当年在这河流边带领大伙砍树炼铁的干部,在他退休后,每年春季都带着自己的孙儿,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树苗,来到这河湾边栽树,记者来采访他,他只向记者说了一句话:赎罪!

        然而,记忆犹如河流边翠竹的根须一样弯曲延展,年年长出新的笋,新的竹,蔓延荒凉的河套沙湾,绿满荒凉的岁月;记忆犹如河边的杨柳,咬定河堤的土石,秋枯春蕤,看潮涨潮落;记忆犹如河滩芬芳的花草,在春风里摇曳,在洪水中挣扎,以不屈诠释生命的顽强;记忆犹如河边的林鸟,年年重复着同样的歌声……以及那翩翩飞舞的蝴蝶、辛勤劳作的蜜蜂,也包括他们的爷爷,他们的父亲,他,他的儿孙,无不重复着生命的轮回。

        湛河养育着平顶山人,也养育了我的朋友!也看着他由稚嫩的孩童长成伟岸的男子汉!他想在今后无涯的岁月里,守望着这条源远流长的母亲河,聆听它奔流不息的美妙韵律!

        少年时代既有苦涩的一面,也有幸福的时刻。每当节假日,我的朋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湛河边割草、放牛、放羊,下河摸鱼。那时的湛河,是那样的秀美。高高的蓝天下,白云片片,河水潺流,白浪滔滔,鹅鸭戏水,柳丝拂岸,草木葳蕤。他们石桥营大队还有水车、水磨坊、石碾等等。那横跨小河的石桥,犹如一道街市悬在半空,伴着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煞是好看。他们踏上桥头,俯看脚下,滔滔河水汩汩而来,悠悠而去,宛如一条飘浮在豫西南大地的洁白丝带,隐迹在那如烟的柳丝之中。河两岸那茂密的竹林,碧翠欲滴,绿意盎然,一方方,一片片,连在一起,倒映水中,好像镶绣在河上的碧绿丝带,使朋友故乡的小河更加灵秀诱人。

        河边,有几位灵巧俊美的村姑在洗衣服,一群白鹅、白鸭在戏水,河水散发出清新湿润的气息,石桥、碧波、垂柳、翠竹、白杨,和谐地构成了典雅的诗情画意……水面上,一只小舟荡过,双浆拍打着河水,涟漪一层层地扩散开去;远处,飘来了悠然自得的歌声,望着那柳搓金缕,花影摇曳,碧波荡漾,扁舟浮摇的故乡母亲河,我的朋友陶醉了,他好像躺卧在了慈母的怀抱里,沉湎于无限温馨惬意之中。

        古人寄情山水,成为洗涤品格涵养性情的必备条件。有一个例子很有意思,大自然的流水,在孔子心目中,具备着君子一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夫水,偏于渚生而天地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乎不可曲进,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俱,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孔子把水描写了九种形象,可见他对巨川大河观察的是既深刻而又细致的。

        我本来性嗜山水,极爱出游。只有新修过的湛河,才是我真正领略和体会到了孔老夫子描写的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等九种形象。我是相信“太史公游名山大川,故其文章颇有奇气”这句话的。湛河虽没有名气,但她却有着别处都没有的奇绝之处。我望着湛河,倍觉这碧波粼粼一河水的鲜活可爱;这漾波漫流的大水,更令我陶然如醉,神魂飞扬,彼时,纵有千种愁思万般忧,也全部消溶在这一河碧玉里了!

        在石桥营村,我的朋友告诉我: 一步两眼井就位于新华区滍阳镇石桥营村,是香山寺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口水井之间距离为0.8米,井深12米,直径0.85米,均为青石砌成,井口为整块青石凿开的圆形孔。传说是过去一个时期,大、小二龙猖獗,直搅得方圆十里草木枯萎,水瘦山黄。香山寺妙善公主制伏顽龙之后,连夜下山,南汲沙河,北取汝水,担水救旱。一桶清水倒出,便有一条淙淙溪流,直至山山泛绿,她才把最后一担水挑向香山。离山五里,深沟挡道,妙善放下水担动手架桥。桥未架好,鸡叫五更,公主匆匆回山归寺,一担水留在桥边,便成了两眼水井。这便是“一步两眼井”。未架好的桥为五步三孔桥。

        我的朋友说:在平顶山市的西郊香山(又名火炷山,大珠山,火珠山)上,有座美丽而古朴的香山寺。香山南侧脚下,有一个古老而繁华的村子——石桥营村(石桥营村隶属平顶山市新华区)。村子的西南角有个看似很普通的地方,在那里坐落着两口井。这两口井与其他的井的看上去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的奇特在于两口井相距只有一步之遥。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这被当地人称之谓“一步两眼井”。(按照当地风俗,是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开挖两口井的,尤其在一个院子里,更不能有两口井存在,那预示着一个家庭将会分裂)。这两口井不仅距离独特,更有着美丽的传说故事。

        传说祖师爷(即道教的真武大帝)得道之后云游四海,一日经过香山,看到香山云烟袅袅,紫气腾升,东面有大龙山耸峙其左,西面有小龙山(红石山)盘踞其右,呈二龙戏珠之势,乃一风水宝地,祖师爷频频点头,暗称妙哉。决定取此宝地修建寺庙。他取下所佩宝剑,插入香山入巅,以留做信物,然后自己去寻找工匠。

        真武大帝刚走不久,恰好三皇姑(即千手千眼观世音)成仙之后云游至此,她也被香山这块宝地所折服,,亦决定选这里作为自己念经修道之处。当她要放信物之时,看到了祖师爷插于此处的宝剑。聪明的三皇姑灵机一动,她拔起宝剑,脱下自己的绣花鞋埋入地下,把宝剑插在绣花鞋上的土中,静候祖师爷。

        祖师爷选好工匠回来,三皇姑正在这里等他。祖师爷与三皇姑争执不下,祖师爷拔起自己的宝剑给三皇姑看。三皇姑不慌不忙,嫣然一笑,扒出地下的绣花鞋以证明自己的信物在先。祖师爷明知道三皇姑使用了诡计,无奈自己宝剑在上面,一怒之下,去了遥远的武当山。

        三皇姑智取了香山宝地之后,开始着手建造香山宝寺。她邀请了许多能工巧匠来这里修筑宝塔,雕梁画柱。但三皇姑没有料到,祖师爷临走的时候,使用仙法,把香山上的水源给掐断了。所以,香山虽然还是一块宝地,工匠们的吃饭和饮水却成了最大的问题。聪明而坚强的三皇姑没有被这所吓倒,她运用自己的法力,每当夜深人静时,自己去远在十几里外的沙河(今已被白龟山水库所占据)挑水。她打完水,把扁担挑上肩头,驾云头很快返回香山,每天如此……

        就在香山寺快要完工的一天深夜,三皇姑由于日夜操劳,挑水去的稍微晚了一些。她挑着水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当她驾云头走到石桥旁时(今石桥营村西南寨门口),雄鸡报晓,三皇姑法力顿失,她肩上的两桶水滑落地面,瞬间化作汩汩往外冒水的相距一步远的两口井。

        第二天,当附近的村民发现了这两口相邻甚近、不明来源的井,纷纷称奇。有好奇者打出水来品尝,居然出奇的甘甜。后人就把这两口相距一步之遥的井称为“一步两眼井”。更令村民称奇的是,这两口井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干枯。每逢干旱时节,外地的井都干枯了,而这“一步两眼井”依旧如故,外地的村民会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挑水吃。

        遗憾的是,这两口井历经岁月的变迁和沧海桑田,并没有得到当地人们的珍惜,其中的一口井已经没有了水。据当地的老人们讲,这是因为在附近大范围建矿采煤的缘故,挖断了这里的地脉。

        我常常想,湛河的俏,恐怕全在于河流的曲折多姿,他们这里是湛河的上游,也是淮河的源头。湛河一路下行,越见委婉袅娜;行至流急涡回的前方,河的裙裾一闪,闪出了九曲十八弯,壁立湾畔的奇岩怪石,似乎触手可及,掩映在老树青藤中的村居农舍,更添无限野趣。

        这里长长的流水,像镜面一样,也许等着哪位新嫁娘来这里对水梳妆。沿河前行,我目不转睛,怡然而视,除了惊叹,说不出一句话来。我站在湛河源头的马跑泉望去,河里的石头大如巨象,小如卵石。这里绿树成荫,曲桥、长廊、寺庙、亭台、泉水相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

        一个名叫陈合华的老先生在马跑泉看守平顶山市政府拨款新修的观音庙,他领我从马跑泉来到了马其营村,沿村前行,有的垒石成坝,有的自陷为潭,水态因石而异,它冲击巨石,回流迸发;它经石坝自成水帘,急流勇进;有时在矗石四周环行,有时从迭石中穿行,遇到一段比较平坦的石滩,它们滚滚而去。深处见其绿,浅处如白酒一般,飞溅的水沫如白絮银丝。河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盆之声,铮铮淙淙之音,响彻耳鼓之间。再往前行,河水犹如自天而下,挂着一匹白练,悬流为瀑;有的流入河边的石槽,好像一条青龙,曲折回肠,在艳阳映照之中,凌空出现五彩的虹。

        在一断崖处,一道瀑布,像一条布带,从高处落下;又好似这里的一位老爷爷的白胡须,又长又白;还像女孩儿的马尾巴辫,直直地垂下来。瀑布从高处泻下来,激起一片水雾,朦朦胧胧之间,隐约看见岩石与绿苔间夹杂着洁白的瀑布,耳边是那清脆的水流声,“哗啦啦”,“哗啦啦”,好像是水精灵在唱歌,我仿佛来到了仙境。我听见了水花唱着欢迎之歌,随着欢快的歌声,我走到了这里,顿时响起了一片轰响,像一列火车正向我飞驰,吓得我赶快往回跑,没想到响声变得更加震耳,列车仿佛载着我直冲那“珍珠的屏”。当我伸手一摸,瀑布毫不客气地击打我的手臂。水珠大的如珍珠,晶莹透亮,欢蹦跳跃;小的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微风一吹,一阵阵透心的凉气迎面扑来,驱走了我身上的热汗和疲劳,换来了一身凉爽。……让我不自觉想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一群孩子,脱光了衣服欲跳入潭中洗澡,被看守的老先生制止了。

        我望着碧波荡漾的的湛河源,这里依次有湛源泉、乌龙泉、白龙泉、马蹄泉、其营泉等五泉,每个泉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那湛蓝的涟漪,像一粒粒璀璨的宝石,像一块块蓝得发亮的天空,给宁静和纯洁的碧波,抹上了多少神奇的色彩。在微风里,只见那澄清的碧波,竟是深一层、浅一层、浓一块、淡一块,真是千姿万态。河两岸的杨树和翠柳的倒影,在河水中轻轻摇荡,竟像是从未见过的海市蜃楼,在蓝天和白云底下,不断地变幻着色彩与光泽。 

        漫步湛河源,这里的每一条乡间小路上,都溢满了花的芬芳。我踏着一朵朵红云过来,又踏着一朵朵白云过去。我想把这满河绿色一揽胸间。我不愿踏着红云走,因为她红得太美,我怎忍心伤害她;我也不愿踏着白云去,因为她白得纯洁,我又怎忍心踩碎她。但我要牵走这里所有缤纷的云,在林荫小路上穿行。让我播一路香气,洒一腔情思,这才是我的性格,这才是我的所爱、我的所想。

        这里灵气逼人,别有洞天,有奇泉异水,奇花异草和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因此,每年四季,总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至,寻觅仙踪。

        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玉皇大帝有九个女儿,自从七仙女私嫁董永之后,玉帝非常生气,责令玉母娘娘好生看管女儿,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王母娘娘每到一处便把九个女儿都带在身边。这年春天,她们来到湛河源这个地方,见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各种飞禽走兽或翱翔于蓝天,或穿越于丛林,风景十分优美,而更为奇特的是这里附近的一座山巅之上凸起一座石台,高约十余米,呈四方形如闺房楼一般,楼台上面较为平坦,据说过去还有石椅、石凳、石镜、石梳子之类,但都被战争年代做掩体而毁坏,石台的后面有一光滑园润的大石头,传说是王母娘娘常坐的地方,站于此台之上,四周景色一览无余。这便是看花楼,是这里的一大景观,王母娘娘和女儿们在此赏花游玩,流连忘返,她们或穿梭于山花丛林之间,或嘻戏于清清的泉水之中,渴了饮几捧山泉,饿了摘些野果充饥,困了就到山下的山洞中休息。(该洞便是现今的九女洞,也是锁九仙女的地方)就这样,她们日复一日,尽情的享受着这里的人间美景。却说这里的山下,依山傍水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竹篱茅舍,男耕女织,虽然贫穷却互敬互爱,邻里和睦,村中有一位名叫被落的猎户,自幼父母双亡,孤身一人,以打猎为生,只有两间破茅屋和一只雄健奇大的猎鹰为伴,他年方二十,为人忠厚,心地善良,虽然自己一贫如洗,也总是尽自己所能,常常帮助附近乡邻,这些都被九仙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便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常常偷偷地为他做些家务,被落见九仙女善良贤惠,决定娶其为妻,终生斯守,于是两人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谁知这事被王母察觉,为了不让女儿私嫁凡间,斩断九女和被落之间的情意,王母娘娘带上九个女儿回到天庭,再也不让她们下界游玩了。回到天庭后,九仙女茶不思饭不想,八位姐姐见妹妹神情苦恼,日渐消瘦,知是为情所困,有心帮助妹妹与情郎相见,但那严历的天条使她们望而生畏、无可奈何。在九仙女的苦苦相求之下,七仙女忽然心生一计,经商议后,她们一周去拜见母亲,要求乘船到天河中游玩。然后八姐妹让九妹乘船自天河来到凡间与被落相会,谁知九仙女见到朝思暮想的情人后,再也不愿再回天庭去了,时间久了那只小船便化做石船停泊于九女洞前的山顶之上,这座山便命石船山。 然而,好景不长,九仙女和被落二人甜蜜地生活了半年时间,这事终于让王母娘娘发觉了,玉帝闻报后大怒,立即派天兵天将把九仙女锁于山下的石洞之内,被落打猎回家听说后,大骂天条的无理和玉帝王母的无情,并手持锤子要砸开石门救出妻子,暴怒的玉帝亲自坐镇,指派雷公雷击被落于山下,因此雷公当年站立的地方便耸出一高台,便叫雷公台。被落用的锤子便飞在山下,锤柄深深地插在洞外的山脚下,这便是现今九女洞前的被落锤化石。 再说,九仙女见夫君被雷电击倒后,悲痛欲绝,使出神力,一脚蹬开石门,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巨响,闯出山洞后,见丈夫已气绝身亡,随葬之于山下 这时的九仙女已身怀六甲,为了给丈夫被落留下后代,九仙女誓死不回天庭,在山洞中住下,回想往日的夫妻恩爱,如今落得如此凄惨,便整日流泪,至如今洞中还常年滴水。据说,那便是九仙女的眼泪,她的眼泪从洞中渗入地下,又从山脚下流出,流城一条小河,因此便叫湛河。

        如今,我在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像花地毯一样的湛河源漫步,望着两岸美人发丝一样的垂柳,望着石阶下落英缤纷的各色野花,我心想:不仅搞艺术、做学问要师法自然,就是做人,不是也应该以自然为师吗?常见大海,可使我们心胸宽厚、宽阔、宽容;面对高山,我们希望变得巍峨、挺拔、坚定。观赏梅、兰、竹、菊,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品性;聆听林涛泉声,可以领悟大自然的整体和谐和生命节奏。人在大自然面前因无须戒备、防范而变得坦诚、开朗。这些均有利于我们形成旷达、愉悦的心境。故古人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乐天者必长寿。

        大自然永远滋润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想象,丰富我们的创造。大凡大艺术家全都酷爱自然。贝多芬迷恋芬芳的田园,屠格涅夫热爱辽阔的草原,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李太白把酒问月、笑傲江湖。试问大自然中之生物,哪一种不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随便一株小草,随便一棵树,随便一只鸟,随便一条鱼,随便一只蝴蝶,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体结构,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和环境之间显得是那么的和谐、合理,天衣无缝。试想文学艺术作品的结构、气韵,如能达到动植物那样完美、那样酣畅,那将是一种何等成熟的境界!因此,无论在为文、为人上、大自然永远是我们最好的导师。 

        我继续沿着湛河前行。那些游人想带走所有的花香,揽去满河的春光,而我的欲望不就是那么一点点:牵走一河缤纷的云,与这河水谈谈我的心…… 我在想:我行我的山林小路,我牵我的缤纷云、苍翠绿。古人何所在?大自然才是永垂,才是不朽。请看,乡路崎岖蜿蜒,一路绿,一路香,一路鸟语,一路人欢。在这湛河边的密林中,人们尽情吮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最鲜美的景致。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人世的喧哗,人世的尘埃,人世的角逐,人世的欺诈,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而微不足道啊!一切来于大自然,一切又必然最终归宿于大自然。世态的纷繁,我们又何必再去计较呢?

        我实在不愿匆匆离开这秀美的河、秀美的林。于是,我在这里缓缓行,去憧憬一个美,去享受一个美。我似乎感觉到丑陋、角逐、欺诈、尘埃,在这里全部消失了。在茵茵的草坪上,是朝气勃勃的小伙子;在缤纷的花丛中,是俏艳的姑娘们。他们爱这河,爱这林,爱这花,爱这泉。他们与花争艳。

        我在这里获得了慰藉:大自然给了我自我,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勇气,给了我灵感,使我获得了一个纯真的心爱。

        这里的一位老人给我讲,早年他所在的村子,有一个大荷塘。每到初秋时节,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花带珠,皎皎无暇。绽蕾怒放的,嫩蕊摇黄的,芳唇轻启的,娇羞欲语的等等,不一而足。那一片片的荷叶或浮或立,密密叠叠,如碧玉托浮于水面。他随口吟出两句古诗:“荷叶团团擎翠盖,莲花灼灼斗红妆。”

        莲花属于睡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颇值称道。一粒沉睡于地下千年的古莲子,只需在莲子两端各钳去一至二毫米,给足水分和一定的温度,三天后便会抽出嫩绿的新芽。若重新种植,依旧可以开花结果。

        有一天,放了学的他正在观看荷花 ,天空忽然滚过一阵闷雷。接着,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下来,雨势甚猛。他禁不住为满塘的荷花担心。同行的一位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说:“不打紧,雨来得巧,正好让你见识见识荷花的风骨。”

        “雨打荷叶有声画,风吹渔舟无字诗。”这正是雨中赏荷的绝妙景致。

        说话间,大雨如注。暴怒的天公,挥动着无数条长长的雨鞭,抽打着荷花的叶,发出一片“咚咚”的声响,像千面战鼓,时急时缓,时松时骤。他暗自叫苦,这满塘的荷花即使不被雷雨击倒,也必定是花残叶败,七零八落了。

       暴雨将息,纤细的雨丝还在空中划出一条亮丽的彩虹,他们便赶到塘边,只见满塘荷花昂然挺立,面无惧色,像是威武的勇士,经过暴雨的洗礼,更显得清秀,雅洁,可爱极了。老师见他看得入痴,笑着说:“怎么样?其实,这荷花不但风骨顽强,还颇具献身精神呢!”

      老师介绍说, 荷花果实可食,有莲子粥,荷叶粉蒸肉,排骨藕汤。殊不知,藕节,莲子,莲蓬,莲房,花蒂,莲须皆可入药。据说,华山顶上有一池生有千叶荷花,吃了便成仙。《太清绪草木方》也有这样的记载: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实九分,阴干后放置在竹制的容器中,服上一勺,便可令人不老。这虽被涂上了神秘色彩,但从侧面说明了荷花的药用价值。就连那静谧地躺在水面上的荷叶,其功用也并非只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用它煎药,不仅去暑生津,还能助人文思。荷花浑身上下无弃物,无怪乎诗人们叹曰“落残数柄荷花蕊,浸得一瓶泉水香”了。荷花虽然没有牡丹那样荣华富贵,没有玫瑰那样娇艳浪漫,没有梅花那样傲骨铮铮,也没有桂花那样香飘十里。然而它出污泥而不染,洁身吐芳,那含苞的荷蕊,分明展示着“出世入世”的机警,那绽开的荷瓣,确实表现了“不弃不舍”的精神。烈日炎炎,骄阳似火,荷花却“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越发显现出它的神勇刚烈和超凡脱俗。荷花不单单在于它的美学价值,更多的时候在于它的无私奉献。荷花初现,“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园阴已蔽鱼”。接着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慢慢地就“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到了晚荷,“无有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临了还“留得残荷听雨声”,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竟次开放,绵延数月,每一个阶段,荷花奉献给人们的是它迥异的神彩,无畏的风骨,即便香消玉殒,一眼望去依旧碧绿蓝天,虽死犹生!这时候它什么也不曾带走,却给人们留下了香甜的莲子和粉嫩的白藕,让秋冬的人们大享眼福和口福。所以,普度众生的佛教就与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莲花王的传说》记载: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跳进湛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就这样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佛教就是基于众生的爱莲心理,传播才如此之迅速。荷花不仅拥有华丽的姿容,而且它通身都是宝,其叶,茎,果,根,都可为人们食用或药用,如此这般地济世度人,滋养众生,乃是其他任何花都无可比拟的。

        一阵荷风沁凉如水,拂去了他们师生心头的阵阵暑气。啊!这就是荷花,它“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风度高雅,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秀丽端庄,却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于朴实里见俊逸,在持重中显风骨。盛夏时节,她以幽幽清香,窈窕身姿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风刮不倒,雨摧不弯,傲然挺立,气宇轩昂,又赢来了“花中君子”的美称。秋风萧瑟又尽其所有,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人间,只留一簇根柄,在水底默默积蓄,待来年重新奉献。昙花娇娆,可惜寿命太短,云竹秀丽,然而无果实奉献。而荷花呢,集高洁,顽强,牺牲精神于一身,给予了我多少启迪啊!

        既有桃李竞秀的新春,必有硕果累累的金秋。老人回忆起了那年金秋时节他在果园看到的情景:放眼望去,棵棵果树像座座红宝塔,那鲜红的柿子、苹果是缀满塔身的宝珠儿。近观那果树,似红色的宝扇;满枝满树的果实是镶嵌着的红灯笼,紫灯笼,黄灯笼。登高远望,那隐现在绿丛中的果园是红鲤儿,金鱼儿,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果林,其时正是卸果子的时候,树下站满了人。那远远近近的一棵棵带着红点点的果树,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远看,果园像被罩上了一层红雾;近瞧,一根根树枝上挂满了“红宝石”,“宝石”向四周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我站在果林中,心潮激荡。那果林啊,翁翁郁郁,金阳下,每片绿叶都闪耀着力的旋律,每颗金果都流溢着诗的情韵。成熟了,成熟了,果林中流出的小溪哗哗啦啦地宣布着,像是醉了。是的,小溪醉了,在这香甜的季节里,土地醉了,一条条地垄,一片片田畴都淌着蜜,留着芬芳……果园里的人也醉了,哼着曲儿收获着幸福。啊,美丽的果林啊,你装饰着植树人单调的梦境;他们的梦因你而变得甜蜜,因你而有了音乐和色彩。美丽的果园啊,一见到你,乡亲们的心便不能平静,被你浓得化不开的乡情紧紧缠住。他们多么想在你怀中,变成一棵棵果树呀,茁壮的成长在山野里,生长在大山下……

        走进附近绿叶如云,硕果累累的果园,看不够那丰果儿光亮、凝重、滚圆。一个个鲜亮耀眼的果子,闪着珠光宝气,沉甸甸把枝儿压弯。红里透黄的圆乎乎、嫩生生、像婴幼的脸蛋,似少女的娇容。绿如翡翠,碧若精玉,红似玛瑙,黄比金宝,青胜珍珠……“疑是王母瑶池桃,浑如东海神仙果。”这里是各种果子琳琅的长街,斑斓多彩的河流,流淌的是密,奔腾的是笑。目光所及,令人陶醉;两耳所闻,倍觉新鲜。这果园的秋天,是金的季节,火的季节,丰收的季节呀,但比火红,比金贵,比蜜甜。那果子,个大、肉肥、汁甜、品质好,“玉脸飞红香四溢,弹指欲破味隽永。”谁尝一口不说:入口脆,落喉甜,回味香呀!啊,他们咀嚼的岂只是果子,而应该是一个熟透的收获季节!

        那湛河,是一副明镜,映照着果园丰景,画中之人;湛河,像一支蘸糖的芦笛,流淌出甜蜜的韵曲;百鸟,欢飞啭鸣,撒下一园庆贺丰收的歌舞。到处弥漫着香醇。啊,这里的空气是甜的,创业者的言语中分明也含有糖分,因为他们的感情是甜的,声音也是甜的。

        果园里的一位秀美少妇,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山风一吹,喷出股股袭人的青春香。额上晶莹的汗珠,珍珠似的闪烁。写意式鬓发贴在白里透红的腮边,还有一缕调皮地探向唇角,出水芙蓉般秀灵。她守着这千亩果园,严冬脚手裂,盛夏汗水流,风里来,雨里走,忙时不论夜和昼。修枝剪叉,施肥浇水,打药治虫……辛勤的汗水,浇熟了果园。她摘着果子,眼波甜甜,含情脉脉,脸上总是出现两个对称的酒窝窝。枣红色的衬衫,像一片绚丽的晨霞。啊,她的思想成熟了,事业成熟了,爱情也成熟了,她的笑不也是甜的吗?

        人群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脸古铜色,全为岁月的风雨镀致;爬满脸的皱纹记载着时代的变迁,人生道路的曲折;深陷的眼睛,闪动着深沉而炯亮的光,该是人生酸甜苦甜的凝聚。脸上不时出现难以抑制的乐观而自信的微笑,分明是他幸福、希冀、追求的流露。夕阳——年纪;朝阳——思想。他迎着东方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指着新栽的一片果树激动地说:“人是一辈传一辈,树是一代传一代,看这群小家伙绿浓浓窜多快,有出息!”啊,他的憧憬也是甜的。

        那黄的里面是汗;志士的热汗,果农的热汗。

        果子熟了的时候,大车小辆、交易的人群、欢歌笑语……一齐挤到这里,“风景这边独好。”往日,沾着黄泥焦虑的脚板,如今,和着轻快而甜美的诗韵击节在小桥流水,飘香果园,往日泡在饥饿苦闷里几个世纪的黄昏,已移向这果园天伦的早晨。放眼果园,他真正领略到了:果海吐红日,绿园皆夕阳的风情;漫步果园,他迷恋这金黄的颜色,饱尝这甜蜜的诗韵。啊,金禾、果园、红房、白杨、碧水、车马、人潮,宛如一首多姿多彩的立体交响诗,拨起了人们难以收拢的金色情思。

        老人说,他当时是个初中学生,老师带着他们帮助果园摘苹果,他在那果园渡过了一天的光阴,他的收获是甜的,构思是甜的,文章也应该是甜的,他怀着甜甜的恋意,将要离开果园的时候,有位秀美的姑娘递给了他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他咬了一口,油然感到:果子黄橙橙,金灿灿,甜人心,动人意,令人思。果园啊,你不也是一棵硕果累累的果树么?!结了一树果,甜醉一个秋!

        湛河是平顶山人生命的摇篮,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不仅滋润着人们天真纯洁的心灵,而且赋予人们生命之树长青。湛河和他的儿女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启迪着他们稚嫩的心,吸引着人们那富于幻想、好奇、多思的少年心。故乡那青青的草,肥肥的牛,白白的羊,亮亮的月,艳艳的花,脆脆的歌,那活泼的神气,葱茏的生气,那朗朗的读书声,伴着人们度过了愉快而又幸福的少年时代!

        在清流见底的溪水边,有几位乡村少女,有的精心纳着袜底,有的在描花绣朵。那巧手牵动着感情的丝线,绣着姑娘胸中绚丽的奇葩,倾刻间,绣布上凝成了悠悠的碧水、翠绿的荷叶和娇娜的红荷。看着她们那甜甜的模样,令人猜想姑娘们一定有了心爱的情人。她们打扮得像城里姑娘一样,那鲜艳明丽、红绿相映的漂亮服饰,配上那苗条身姿,柳叶眉,樱桃嘴,使人联想到那开屏的孔雀和崖头耀眼夺目的映山红,美得令人惊羡。啊,湛河源,山美,水美,人更美!

        我蜿蜒穿行于深绿之中。绿油油的树林,在山风吹拂下,婆娑多姿。那斑斓的幽兰花、睡莲花、金钟花、百合花、金银花、桔梗花点缀其间,更有一番诗情画意。路边还有很多飞瀑流泉,水色清清,水花晶莹,有的像根根银带,有的似从天字间飘然洒下的匹匹绸绢。间或有轻纱似的薄雾萦绕其间,雾中传出淙淙溪水的弹琴声,白胸翡翠和红嘴蓝鹊的欢叫声,松鸭和太平鸟轻快悦耳的歌唱声,汇成了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下游还是奔腾湍急的河流,这里却成了叮叮咚咚的清溪,再往前变成了一线细细瘦瘦的弱流,再往上,却变成了断断续续、联联缀缀的水珠从断崖上往下滚落,把地上的岩石穿成了深深的水凹。啊!在这里我窥到了“一滴水能汇成大海”的真谛,也领略到了“滴水穿石”的神奇威力。

        迎着河水在这里穿行。河里垒垒参错着各种各样的石头,大石头如屋,中不溜的如牛,小的如鸡蛋。尤其是那些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圆而洁润的石头,更是引人注目。想必是它们年深月久,被山洪推拥裹挟、互琢互磨的结果吧!难怪我们汝州人爱说“汝河石头——光蛋”这句谚语,看来还真有一段缘由呢。

        在一段峡谷两边直插云端的峭岩,有的似龇牙咧嘴的老虎口,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也有的似云髻高梳的美人儿,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思。峡谷中有很多流泉飞瀑和神秘莫测的碧潭,潭中有这里珍奇的动物娃娃鱼。有的飞瀑,腾空而降,声若雷霆;有的如珠帘下垂,烟雾弥漫;有的潭水,淡蓝如天,有的碧绿如玉,有的清流见底;有的地方瀑上迭瀑、潭上摞潭,瀑瀑潭潭,各具丰采,蔚为壮观。

        我们踏着幽幽曲径,来到了湛河源头。在山回水转之中,回望湛河下游,已是云气蒸腾的深渊了。我们脚下早没有了奔腾湍急的河流,而变作了潺潺流动的小溪;有的地方,但闻水声响,不见溪流面,原来水流钻进了石缝深处。听那声韵,叮叮咚咚,犹如一位妙龄少女正躲在暗处拨弄琴弦呢! 我们正行走着,天忽然下起雨来,顿时,烟雾笼罩,水珠飞散。而路那边却碧空如洗,阳光灿烂。等云雾散尽后,一道彩虹横跨,艳阳高照下的湛河源就像刚刚出浴的美人儿,更加婀娜多姿、楚楚动人了。那散发着馨香气味儿的野花和绿叶,那浓郁而又清新醉人的空气,显得分外迷人。花儿更娇更艳,溢光流彩;有的晃动着浅紫的花儿,浓香扑鼻。有的花像绒绵绵的绣球,有的花像闪光发亮的碧玉簪,有的怪香袭人,有的幽香沁肺,有白的、黄的、蓝的、黑的、绿的、红的,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简直是一座天然的花园。啊!湛河源确实是位“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丽质佳人啊! 我们踏着晶莹欲滴的露珠继续向上穿行,在一断崖处,潺潺溪流没有了,只有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水滴,从崖上滚落下来,汇成了一股瘦瘦的细流,钻入了浓密的灌木丛中。这里的空气甜丝丝、湿润润的,像薄荷蜜一样清新。我们掬泉作饮,清冽甘醇,沁人肺腑,疲劳顿消。当我们站在湛河源头,只见轻纱白缎般的云儿从我们脚下涌过,远处山连山,峰叠峰,山腰间,一朵朵一团团的云海,变幻无穷,千姿百态。 探溯湛水之源,也探出了“一滴水能汇成大海”的真谛。是啊,不正是这一串串的水珠,汇流泉,挽小溪,卷飞瀑,和沙河拥抱,与淮河亲吻着奔腾入海,聚成了万顷碧波的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湛河流韵】之【第十九章·访谈实录】

下一篇【湛河流韵】之【第十七章·海绵城市】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