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杨绛先生过世两年了。
两年前的那个5月,朋友圈铺天盖地的悼念文章涌来。一时间,好像人人知道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每个人都在唏嘘:我们仨终于团聚了。
读杨绛先生的作品,一篇一篇细细读来,好像与她老人家促膝谈心,似曾相识的情感油然而生。
我珍藏有一套《杨绛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1994年11月第4次印刷)。作品集共分三卷,一卷为小说集,二卷为散文集,三卷为文论、戏剧作品集。
杨先生为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取名《倒影集》,她这样解释:“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都是旧社会的。在我们的新时代,从前的风俗习尚,已陈旧得陌生,或许因为陌生而变得新奇了;当时见惯不怪的事,现在也会显得岂有此理而使您嘻笑、使您怒骂。这里收集的几个故事,好比是夕照中偶尔落入溪流的几幅倒影,所以称为《倒影集》。”《倒影集》里一共有7个故事,每个都有意思,70多年以前原来是那样的啊。
《璐璐,不用愁!》,是一个关于爱情选择的故事。璐璐,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同时有两个男生的追求,却不知道到底选择了哪一个才好。学政治的、有权有钱的官家子弟小王和学化学的穷学生汤宓。况且,算命的说了,璐璐是官太太的命。如果选择了汤宓,就是跟命运作对,璐璐也并不愿意,就纠结着,到底怎样选择。当然,这样的事放在当今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了。女孩子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小王了,尽管小王略矮些,尽管璐璐自己是长条儿,两个人走在一起,“娘带儿子似的,人家笑”,到底省去了多少打拼的艰辛?如今是“拼爹”的年代,不是吗? 可是,70多年以前的璐璐却“真是愁死了”。小说写得行云流水,将一个女孩子爱情抉择时的种种小心思小手腕写得淋漓尽致,当然,结局也是既出乎预料又在预料之中的,两个爱的追求者,璐璐都失去了。但是,璐璐并不愁:“美国的来信!呀!她请求免费学额成功了!”璐璐笑着,轻轻舒了一口气。70多年以前的女孩子可以是学业弥补爱情的。真真“上帝关你一扇门,必定会开一扇窗。”璐璐的故事在杨先生的娓娓道来当中结束了,读者心里想必也没有多少遗憾,至少我不遗憾。
《小阳春》写的是四十几岁男人的情感挣扎。70多年以前,人,不论男女一旦过了四十岁是不是就有一种江河日下的恐慌感?倒不似当今,“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青春从四十开始”。《小阳春》里的博士俞斌是四十岁的男人,原本平静的内心一池湖水似的被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吹起了波纹,竟也发出了这样的赞颂:“白是没有感情的颜色。黑,表示涵蕴着太阳的热--或者--像一朵乌云,饱含着电。”俞斌是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总之,他是春心萌动的,面对着年轻的胡若蕖。内心蠢蠢欲动的男人、洞若观火的女人、以及明媚娇俏的女子,三个人演出了一幕喜剧。杨先生果然写得妙!又幽默,常常就会有叫人忍俊不禁的句子跳进眼睛里:“不过‘美’也有休息的时候”--讲半老徐娘的年华老去;“只记得一个乌黑乌黑的锅底脸,一脸黑毛,说话哼呀哼,像要哭出来似的。”--半老的徐娘看年轻的女子竟这样的不堪?真真女人嫉妒起来是什么样难听的话都想的到的?。中年男女的婚姻保卫战打得无声无息,却又精彩紧张。当然,结局总是一个套子里的:“十月小阳春,已在一瞬间过去。时光不愿意老,回光返照地挣扎出几天春天,可是到底不是春天了。”--中年男人的情感依旧是一池不起波纹的池水。
《“大笑话”》,女人的世界总是是是非非的,尤其再有了一份暧昧的感情的因素。《“大笑话”》里头的女主角陈倩是一个年轻的寡妇,很漂亮:“陈倩微笑。林子瑜注意到她笑时不嘻开嘴,也不像逸群一笑两酒窝。她撮着上唇,不露牙齿,那样儿并不很大方,可是有几分小女孩儿的娇气,倒也不讨厌。而且她的笑都留在眼里,一双眼睛很活泼顽皮。”陈倩从上海到北京的“洛氏基金生物研究所”取先夫的遗物,不想倒是“热心”的太太们要给她安排一个下半生的好去处,一个寡妇相亲的故事热闹的铺展开来。当然,各样的女人、各色的女心也都尽数现在了读者的眼睛里了。--陈倩最终成了各路女人斗法的牺牲品,成了“大笑话!大笑话!大笑话!”落荒而逃。或许,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件事情,经过不同人的嘴巴出来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即便当事人跳出来,或许也已经不过是增添了一份佐料而已。杨先生的娓娓道来,却让人心里有些感慨,尤其结尾的一段:“但温家园里所见不一。有人说:‘周逸群发神经病。’有人说:‘朱丽是造谣专家。’有人说:‘“猪屎拌牛屎”。你知道谁是谁非?你管它谁是谁非!’有人直截了当,悄悄儿去问李淑君,李淑君总矢口否认,可是制不住又涨红了脸。”--女人的嘴巴里,世界从来不是同一个样子的。
《倒影集》,杨绛先生的短篇小说,个个都让人心有所动,--杨先生用自己的笔为读者展现出来一幅民国的世间百态,让人看见了曾经我们的国民是怎样的?曾经我们有着怎样的风俗习尚。如今的世界是喧嚣热闹的,可如今的世界,到底又少了一些什么,不是吗?
念书时没有分文理科之前,历史地理都是要学的。当然,对于历史,几百几千年以前的事,纵然怎样的惨烈绚烂,过了几百几千年都是陈旧的,堆积了灰尘的,即便心里生了无限感慨亦不过是一种隔岸赏花,多少带些遗憾。近代史,甚或现代史,因为离得近,总以为没有那样的隔阂,不想却反而更加模糊不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史上的事情,尤其牵扯了政治的,总是云雾缭绕的,历史书里的不过是历史书里的,看史书有时候倒不如读文学作品,当然,读没有政治湮浸的文学作品。真性情的文学更加的客观真实。杨绛先生的长篇小说《洗澡》就让我看到了一段小小的现代史。
《洗澡》的前言,杨绛先生这样写:“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相当于西洋人所谓‘洗脑筋’”。
“洗脑”?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好莱坞的电影,片名不记得了,内容大致还记得,一个女演员,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被当局视为危险人物,是言论影响到了她的影迷?会危及整个社会?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女演员后来被一种高科技的工具“洗了脑子”,变得温顺安静,嘴巴里也不再跳出来叫人害怕的话语来了--世界恢复和谐。皆大欢喜?似乎也并不看见是这样,倒反而一张美丽木然的脸庞上一双空洞的妙目,叫人有些不忍。心里飞快生出来一个念头:洗脑果然这样可怕?硬生生将一个人变了另一个人出来,没有了灵魂。当然,看那个电影的时候年纪很轻,只是对女演员被迫坐在那个电动的高科技椅子戴上那个接了好几根电线的帽子的镜头感觉恐惧,从而印象深刻之外,旁的,似乎都不大怎么记得了。不过这一次读杨绛先生的《洗澡》,不由得想起来,尤其最后那一双蓝澈的眼睛,虽然美丽到动人心魄,到底是鱼眼睛似的,除了空洞,还是空洞。--洗脑筋,果然是可以将人完全毁掉的手段?不寒而栗。
当然,比起来好莱坞的电影,杨先生的长篇小说《洗澡》要温和的多,许是杨先生叙事的口吻?娓娓的讲述,将原本肃穆的思想改造的政治事情用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口气告诉了出来--生活原本就是宁静平顺的,尽管政治的氛围浓得如同厚重的雾气怎么样都散不开。人,到底是要一直活下去的,不是嚜?
我们的国家一直都是动荡的国家,我念书时的历史课本上就告诉我们现代的中国曾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运动期”1949年解放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各种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三反”、“五反”、“‘批林批孔”……当然,最著名持续时间最长的就是“文化大革命”了。“文革”,我没有经历过,但是就是张爱玲的那一句话:“不喜欢现代史,现代史打上门来了。”我跟文革连擦肩而过都算不上,顶多在80年代初期听见父母讲话还小心翼翼的,似乎一句话说得不对就要招来灾难似的,也是我家的问题,谁叫我有解放前“叛逃”到台湾跟美国的大伯跟姑祖母呢?我镇日里看见的父亲都是噤若寒蝉的,自然也模糊的晓得运动的可怕,又有些怀疑:果然“旧社会”里的都是顶坏的?但从来没有敢问出口来,还不是害怕招来父母亲的斥责。当然,我一直都不大喜欢现代史。现代史都在眼前,有什么稀罕,尽管我并不很清楚什么“三反”、“五反”,直到读了杨绛先生的《洗澡》。
《洗澡》里关于“三反”时知识分子洗脑的部分占整部小说的篇幅并不很长,尽管整部小说分为三个部分,“洗澡”是最后一部分,但比起来前两部到底要短了很多--前边的两部是为了这最后的一部做铺垫的,杨先生在小说的前言里明白的写:“写知识分子改造,就得写出他们改造以前的面貌,否则从和改起呢?凭什么要改呢?改了没有呢?”杨先生这样的问,自然读者就要自己从小说里找答案了,不是嚜?当然,我也是读了先生的小说,终于清楚了“三反”是反什么了。?可是,果真读到了三反的故事,却又不由得攒了眉--思想改造实在是可怕的呀!或许,政治原就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寒光闪烁的利刃?能够划开人身上的一层表皮,将人性中的丑陋展现出来?人,果然能够离得了政治嚜?不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嚜?突然想起来张爱玲的那部著名的小说《十八春》了,张慕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以还是那句话:’政治决定一切。你不管政治,政治要找上你。’我结果是弄得家破人亡!”
面对政治,人总是渺小无力的。
《洗澡》中的那些个被当作是“一个大包袱”由新中国“全包了”的“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在“三反”运动里体味到了政治的巨大威力,不仅人人自危,更是提防旁人--所有的人都用了怀疑惊恐的目光看自己身外的世界。小说里这样写:“大会散场,丁宝桂不敢再和朱千里胡说八道,怕他没头没脑地捅出什么话来。朱千里也有了戒心,对谁都提防几分。俞楠更留心不和他们接近。”其实,我读小说时,丁宝桂、朱千里两个人物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的“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尽管朱千里在法国多年受了法国浪漫主义的湮浸,到底没有丝毫的政治敏感性。就好像小说里的罗厚这样说他的导师朱千里:“老头儿人顶好,像小孩子一样,经不起我轻轻儿几下马屁,就给拍上了,把私房话都告诉我了……”可就这样一个人,硬是在“澡堂子”里被“洗”成了“像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呆呆怔怔,家都不敢回”的可怜虫。当然,不堪“洗澡”的朱千里最后自杀了,尽管未遂,到底是他的反抗。其他人的“洗澡”都各尽自己的能是将自己痛快淋漓的“痛斥”了一遍,按照丁宝桂先生说的就是“越臭越香”、“越丑越美”人,怎么可以这样?人性里头到底有多少的丑陋可以这样众目睽睽的任意肆虐?政治就可以做到!看着那些“老先生的洗澡”真真叫人寒毛竖了又竖,头皮麻麻的。
当然,杨绛先生讲故事的方式是娓娓道来的,给人一种纪实的感觉,《洗澡》亦如此。杨先生笔下那些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活脱脱就在眼前似的。当然,或许就如杨先生自己说的“小说里的机构和地名纯属虚构,人物和情节却据实捏塑。我掇拾了惯见的嘴脸、皮毛、爪牙、须发,以至尾巴……”小说家写小说往往会在现实当中找故事人物的原型,编造现实当中根本不存在的人和事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至少比想象的困难。张爱玲就承认她的很多小说的故事都来自她知道的人的故事,当然,为此她的一些亲戚朋友很不满意她,断绝了往来的似乎也有的。还有,就是言情教主琼瑶,她的很多小说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来的。“文学来源于生活”,不是嚜?只是,希望杨绛先生笔下的‘洗澡’运动不要再有才好,毕竟,那样的改造实在是对人性的一种无情的践踏,我这样以为。她的散文《我们仨》用冷静的笔调,高超的文艺技巧和超乎寻常的文字驾驭能力,行文如潺潺流水,娓娓动听,竟让我的思絮一发而不可收拾,眼前不断涌现出钱钟书、钱媛、杨绛一家生活、学习、游戏、工作、读书的温馨情景,除了转载收藏以外,总感到自己有种意犹未尽不吐不快之感,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地教育着我,杨绛对家人深厚的情感更深深地感染着我。书的开始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感觉很平实,但是通过幽默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有着葛朗台式的吝啬鬼――余楠。一开始还以为这个就会是本书的男主人公?可是,看下去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可怜可悲而又可恨的反面人物。余楠先是想傍上胡小姐,可是又舍不得投资,丢掉了向外跑的可能性,在走投无路之际,一封来自新中国的邀请信救了他的命,拉着他及全家投入了神圣的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伟大道路,而在这道路的尽头,却是一张无形的网。
一场神仙会让本书的各路神仙悉数登场了,这场会一口气展示了一二十个人名,害得我翻天覆地看了好几次才算是弄清楚之间的关系。这之中,有来自苏联的权威,有从法国回来的海归,有旧朝的老夫子,有新中国的年轻小将们,当然,掌握方向的是党的文化工作者。
小说随之展开了错综复杂的人物情节描写。之间穿插了两条线,一条线是事业线,充满了知识分子阶层特有的尔虞我诈,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仅有的一场盗稿事件也没引起多大的波澜便被轻轻地解消了,大概是想让所有的冲突在最后的“洗澡”吧。另一条线则是情感线,大体上以许彦成、姚宓和丽琳之间似有还无的三角恋为主,掺杂着罗厚、姜敏、余照等其他人做为陪衬,同事业线一样,情感线上也安排了一场高潮戏,也就是香山游事件,可是也没发展到激烈冲突的地步便结束了。我想,这是不是杨先生刻意这样安排的,将小说的整体氛围控制在一种含蓄的状态之中。
小说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最终的目的还是让这许多神仙们的性格与特点展示在读者面前,最后的高潮自然就是所谓的“洗澡”了。看着一个个大文人们在群众的目光中,以近似于裸体的方式剖析自己的灵魂的时候,我先是想笑,可是实在是笑不出来。按小说的说法,这时已经是三反期间的事了,也就是说应该是1952年的事了,经过三年的洗脑,终于将各路神仙们的思想改造成同一种思想。不管他们内心如何挣扎,可是也不能改变这种事实,这也许是所有留在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们都必须经历的吧。
然而,相对于前面做了这么多铺垫,真正的洗澡经过我反面觉得没有想象中激烈,而最想看的许彦成的洗澡经过,更是简单的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比前面几个人过关之艰难,很难让我相信他会这么简单地就能过关,这未免让我有些许失望。
尾声是耐人寻味的,给我留下映象最深的还是彦成那一句“你的话我都记着”,一霎那间,我竟然想起了贾宝玉对林妹妹说的“知己”那场面来,人世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奇妙,不如意事常八九,小说只能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而这也许也是最好的结局。
凌晨5点,终于挣扎着看完了全书。可是竟然一点睡意都没有,因为我的记性向来不大好,如果不赶快写点什么,只怕又得再看一遍。
通观全书,很难让人不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做个比较,围城应该是描写旧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小说了,而洗澡则是以新旧两种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作为出发点。然而这部小说,我感觉很象是围城的姐妹篇,甚至连语言风格都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含蓄而平实,从中却透出些许的悲意,引人深思。围城的冲突高潮阶段基本是在三闾大学中展开,洗澡则是在一个大杂院中。甚至连人物似乎也有参照系:许彦成VS方鸿渐,姚宓VS唐晓芙,丽琳VS孙柔嘉,余楠VS李梅亭........不知别的读者是否也有这种感觉。作为作者文章描写的主人公彦成与姚宓,我并不是十分欣赏。虽说是人无完人,可是彦成对丽琳的淡漠,对女儿的无情,对姚宓的犹豫,很难让我喜欢上这个形象。而姚宓呢,虽然作者极力想将她描写成一个发乎情止乎礼,坚强而又不失纯真的新女性形象,可是她却又实实在在地伤害了丽琳的感情,虽然如她所说“我和许先生说好了,绝不会如何如何....”可是这算是恩赐吗?反正看完后,我对丽琳寄与了无限的同情。作为一个对爱人付出全部的爱的女性,不应该对她保护自己婚姻的行为有任何指摘之处。好在经过这么多波折之后,终于他们还是压抑了不可能出轨的感情,采取了明智的行为,虽然也许三个人都会很痛苦。
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反而是两个小角色,一个是罗厚,呵呵,敢做敢当,充满了阳刚之气,小说最后似乎暗示他会和姚宓走到一起去,如果真是这样,我认为倒是姚宓的福气。另一个喜欢的人物是宛英,这是一个集中了中华民族妇女美德的妇女形象,善良而具正义感,只可惜,竟然会嫁给余楠这样的伪君子,不过最后也暗示她会离开余楠,而这也大概是所有读者的希望吧。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将这部书当成是情感戏来看,书中展现的新旧思想的冲突也是颇让人寻味的。这么多有思想,有个性,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在新中国的阳光沐浴下,生活保障是没问题了,而思想呢?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说,也许保持一个独立人格的健全要比五斗米更重要吧(除了余楠、妮娜等丑恶的投机分子之外),然而通观全书,让我想不到的是,真正付诸于反抗的竟然只有朱千里一个人,而这人似乎杨先生对他的讽刺反而是多于同情,总之,他那一句士可杀不可辱还是赢得了我的尊敬。至于其他人,经过汪洋大海式的洗澡后,最终全部磨平了棱角,成为或即将成为合乎标准的新中国御用文人,说一样的腔调,写一样的文章,而且,这洗澡还将一轮一轮地持续下去,不知到了反右,到了文革时,这些人的命运又会如何?可惜没有续集了。
最近我又读了《我们仨》,这是女儿钱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杨绛在女儿、丈夫去世四年后写完出版的回忆录,也是完成了女儿一份未尽的夙愿。。。。《我们仨》杨绛以母性的慈爱诉说一生对女儿的牵挂,向读者展示了一家三口真诚、平和、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文字皆从肺腑流出,行文用笔皆由情牵挂,读到感人之处,不无热泪盈眶使我们看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相惜与呵护,全篇充满人性美得光辉。
首先,从杨绛的人生观来看,勤奋与乐观是他们生活的基调,杨绛先生相信命理,但是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年轻时在英国,她和钱钟书勤奋读书,比赛谁读的书多,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探索知识,格物致知,追求知识成了生活习惯,勇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包括在生活细节上,比如:探路、学习、做饭、散步游玩等都充满乐趣,杨绛在书中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碰到困难,钟书和我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就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而杨绛的价值观,也反映到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看出他们淡泊名利的性情也实为古今少有,让人肃然起敬。杨绛十分钟爱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前半句说的是淡然的心境,后半句则描摹出那份文人的傲骨,恰恰是先生自己的写照。杨绛在书中写道:“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百年之后,钟书先生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多几个知己,不求有名声。’”
钱钟书个性鲜明,他不见蒋介石,不参加国宴,不当文学顾问,不当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些都是世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光环与荣耀,先生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是何等的心胸,其卓尔不群之状怎能不令人折服。同时,他们又是爱国的知识分子,建国之后经历多次政治运动,从不后悔,钱媛出生在英国,天然拥有英国国籍,他们都放弃了,并说:“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乡土情怀和坚守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还有杨绛与钱钟书的伉俪深情,更是永恒深挚,为了读懂《我们仨》第一部——古驿道上相聚,我查阅了不少资料。现在摘录徐艳玲写的学术文章《万里长梦话凄凉》中这样写道:
1994年7月30日,钱钟书住院到1998年12月19日去世,爱女钱媛是1996年1月18日住院到1997年3月4日去世,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而《我们仨》中的钱钟书被一辆黑车接走是去北京医院,开会,实际是住院,船,是钱钟书在北京医院住院的病房,号头311,是病房的房间号。客栈是指三里河寓所,在船上一天天漂移,是指钱钟书病情很重,一天天走向人生终点,探视时,太阳照在前舱就得离开,其实是作者每天上午探视,下午回家做彼此的食粮(钱钟书又不能进食),作者每晚在客栈做梦的内容,是钱媛每晚和她通电话讲述的实际情况,“万里长梦”是指钱钟书住院共计1600天,杨绛说“我做了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
钱钟书这个学贯中西,饱经磨难、被人称为二三百年才能出现的天才,正当争分夺秒工作的时候,却住进来医院,一住就是四年多,而那时候,杨绛已是83岁的老人了,钱钟书卧病时,杨绛为他整理了《石语》(即1938年在巴黎陈石遗老人同钱钟书谈诗的记录),1996年2月由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为《钱钟书集》(三联书店于2001年出版)代序;帮助抄写《槐聚诗存》等,钱钟书感激地说:“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每天上午去探视,以前两人见面总说说话,后来钟书无力说话,就捏捏杨绛的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神来交流了,充满情意的对视,与彼此也是莫大的安慰,在钱钟书无力说话时,一天,突然握着杨绛的手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
当钱钟书确悉女儿已去,病情急剧恶化,于1998年12月19日凌晨去世,到八宝山火化时,钱先生身穿中山装,里面是杨绛亲手织的毛衣毛裤,阿媛为爸爸做的一条厚裤,杨先生是想让她和女儿的爱及绵绵深情永远陪伴他,火化炉前,杨先生久久不肯离去,真是难舍难分,遵照钱先生的遗愿,没有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没有领回,将随众人的骨灰一起深埋于北京的郊野大地。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先生说:“钟书在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前,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她做到了。
处理了钱钟书的后事,整理了钱钟书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杨绛心力交瘁却想着照顾丈夫,为丈夫处理一切事情,这是怎样的伉俪情深!
钱媛,这个杨绛的“生平杰作”,爷爷眼中的“读书种子”,爸爸眼中的“可造之材”“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从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懂事听话,乃至长大,才华出众,能力非凡,是父母的贴心人,保护人,可是她命运多舛,风华正茂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年轻的丈夫被逼自杀,历经磨难,却始终是“发了一点芽的种子”,正当年富力强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却被无情的病魔击倒,最惨痛的是在老父亲生命垂危,老母亲身心交瘁最需要她照顾时先于二老而去,怎样一个噩梦。怎样一个撕心裂胆的痛楚,媛媛去世和火化,(1997年3月8日),杨绛先生均没有到场。她说:“我还得到医院去看钟书,也不认面对那令人不忍的场面。。。。”等到媛媛去世百日后,她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埋有园媛媛骨灰的雪松下坐坐,她套用东坡悼亡词:“从此老母断肠处,明月下,常青树。”
媛媛与钱钟书的离去,对杨绛来说,不止是人天两隔的永别,而是失去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我们仨》一文中,她用梦的构图,独特的行文手法,描写了在古驿道上,我们仨失散了,实在是不忍实录那不堪回首的时光,而是用经历了大悲大喜后的冷静向读者淡淡的叙说着。
古驿道上,杨绛饱含深情的叙述,是指从三里河寓所到北京医院的道路,关于为什么叫“古驿道”,笔者分析是取古代传递信息之意,作者往返于三里河寓所和北京医院之间,传递媛媛和钱钟书俩人的信息,作者每天晚上和媛媛通电话,了解她的病情,并把爸爸的情况告知她,每天上午去医院探视爸爸,再把媛媛的情况跟爸爸说说,作者可不就是个信使嘛,难怪这条路叫古驿道,(家——医院——医院)。
更有研究杨绛《我们仨》的专业人士评述说:“1933年,钱穆先生对当时只有22岁的杨绛有一句脱口而出的评语:“我看到你是个有决断的人”这句话真是恰如其人,简约恳切。九秩高龄的杨绛,在1997年痛失唯一爱女之后,接着在1998年又失去了患难与共的丈夫两次失去挚爱的打击,令她悲殇不已,但是她抗住了命运的无情打击,并以出众的才情与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我们仨》这一本血泪之书,世事沧桑,天地玄黄“我们仨”经历了梦魇(yǎn)一般的生离死别,而这其中不离不弃的家庭真情,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操以及淡泊名利和仁爱的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是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最好的精神财富。”
而我则深切体会到:她对生活的体验,告示我们:“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已经走到尽头了”,这是智者历尽沧桑后体悟出来的人生箴(zhen)言,没有长久的永远,只有永恒的短暂,日子一天天过去,快乐也罢,忧伤也罢,都将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归于淡泊,教人正视世间的悲欢和人生的坎坷磨难,平静面对,坦然接受,同时积极地追求美好的人生,体验和充实自我生命,就不算虚度此生,也就没有辜负父母和岁月赐予的生命,生命无价,真情相惜才是王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我读《孙犁文集》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