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绪 论
赵俊杰先生历时四年、五移其稿,数百次修改,用泣血之笔精心打造的洋洋50万言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箕山小吏》于2013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在全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好评如潮。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作家网、网易、新浪、天山网、红网、光明网、大河网、凤凰网等共发网友评论多达130000多条,点击数十万人次。
著名评论家、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朱辉军评论道:“个人,在社会文化大转型中,往往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引领潮流。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农家子弟何峰无疑属于后者,与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平凡,要引领潮流何其不易?所以他又有不平凡之处,这就使他超越了个人的时空,而进入到较高的人生境界。可以说,这是近年长篇小说画廊中一位令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顾建平评论道:“歌诗合为时而作,小说亦当为时而写。《箕山小吏》植根于现实土壤,得地气、得源泉,内力充沛枝繁叶茂。主人公虽是官场小吏,却有刚正不阿的品性、承担道义的铁肩,他所跋涉的崎岖坎坷,布满了时代的印痕。”
著名作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副主任廖建斌评论道:“‘农家军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经被阎连科、陈怀国等人‘唱’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进入二十一世纪则日渐沉寂。而今赵俊杰的《箕山小吏》又让我欣喜地看到了‘农家军歌’文脉的传承,别有韵味,主人公何峰身上荷载的更多的是鼓舞‘草根’的正能量。”
赵俊杰,字江峰,笔名一涛,农历戊戌年蒲月生,河南省汝州市人。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河南省人才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部队里、地方上多个单位工作、主政,现任平顶山市石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坚持实践思考,业余笔耕,曾在《国防战士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当代保险》、《河南日报》、《人民日报》、《政策与研究》、《沧桑》、《组织工作》、《党的生活》、《求是》杂志、《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代表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有《行与思》、《深情岁月》等三部著作;主编有《实践与探索》、《纪检监察干部学习资料汇编》、《石龙区廉政文化书画大展作品集》、《为了大地的安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必读》等六部著作;参与编著的著作有五部。多次立功受奖。
《箕山小吏》是一部史诗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对一位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经历、心路历程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长达四十多年间的社会变革,生命遭际,官场风云。塑造了一位充满理想,勇于进取,正气实干,忠实为民的基层领导干部形象。讴歌了正义、公平及人与人之间的纯洁真情,抨击了消极、腐败及人的自私与险恶。同时也揭示了当今社会发展中应注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主人公何峰一路走来,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懈奋斗,执着求索,成不骄,败不馁,但正值事业走红时,他却又毅然辞官从零做起,其中真正的隐情是什么?何峰的征途充满了欢笑、泪水、曲折、无奈、呐喊和抗争,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小说语言质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清雅畅晓,抒发人性,情趣盎然。多处催人泪下,令人振奋,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我反复研读了这部作品,感到越读越想读,越品味道越美,犹如吃糖,好似喝蜜,不但甜到心窝,而且香到肺腑。读之心动,为官做事,为夫做妻,为人父母,做人儿女,均值得一读,读了受益。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忆当年感慨万千!读之受益、受启发、受教育。主人公是幸运的,赵司令员、常科长等是可敬可爱的,他代表的是正气、社会主流风尚。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博,从主人公的家乡的丰厚文化写起,表达技巧灵活,情节波澜起伏,故事精彩不断,催人奋进,发人深思,有时也感人泪下,读后很有启发和教益。其实人的一生各个时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很多事情,小说抓住了主人公何峰各个时期的主要事件去描写,反映了其善其勇其智其为其“恶”,也反映了其父母、家庭、社会对主人公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了何峰所在时代社会的困苦、期待、喧嚣、冷静与奋争。小说语言质朴,人物丰满,有动人、感人、启迪之力。何峰千里奔乡葬母,想必天下孝子看了都会泪流满面。这部作品是作家以敏税的政治洞察力,听命于生活的权威,精心构思,绞尽脑汁,不惜血本,精雕细刻出来的,风格独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语言饱含着激情的哲理性、寓庄予谐的幽默感、带点儿洋味的乡土味,一股新鲜气息迎面扑来,读后久久放不下,令人历久难忘。现将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写出来,以作引玉之砖,并就教于赵俊杰先生和读者朋友们。
一、听命于生活的权威 “箕山小吏”呱呱堕地
赵俊杰仪态儒雅,风度翩翩,如果接古装戏的角色分类,他应列入小生这一行当。但是,如果与他深入交谈,你就可以发现他坚强刚毅的另一个侧面。赵俊杰有12年的军旅生涯 ,而他笔下的主人公何峰也是一位从农村到部队的优秀青年,《箕山小吏》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写部队生活,并且写的生动、逼真、传神! 从军报国历来都是古今中外热血青年的热切向往,更是有志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良好平台。何峰在部队养成了成功的品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善于自省,敢于担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军人的良好品质,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些品质,也就拥有了成就事业、拓展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何峰在部队锻炼了一个健康有形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一切事业的基础。部队严格的军事训练可以让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变成一个健康强壮的汉子。部队独特的军姿训练,要求每个人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就是再差的体形,也能给练成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精神抖擞的合格军人。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干练、笔直、泼辣、镇定的军容军姿,让人终身受用。
何峰在部队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当兵入伍后,离开了母亲,失去了依靠。衣服、被子得自己洗;每月的津贴费,得盘算着怎么花;面对问题,得自己独立应对处置……等等,时间久了,母亲的那根“拐杖”就自然地被扔掉了。独立的生活方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在以后的人生独挡一面、堪当大任。
何峰在部队养成了学习思考的习惯。基层部队每周都有班务会,党团会;每周末有组织活动;一天之中,有三个半小时,即:半小时听广播,半小时读报,半小时看新闻联播,雷打不动,看完后,围绕某个问题开展讨论,人人发言,开会讨论发言,得挖空心思想出个一二三、ABC,所以,在发言中,非得增强思考和记忆能力不行。经常组织的黑板报、文艺晚会、演讲会,人人登台表现自己,是骡子是马,非得拉出来溜溜,谁也别想逃,训练之余,课外活动,逼得你不得不思考,不得不读书读报。所以,何峰经过这样长久的思维训练,学习思考能力也就自然高人一筹,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无形的提高。
何峰在部队还掌握了就业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是在部队严格训练、严格考核的情况下,甚至是血与火的考验下获得的,远比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管用、过硬,更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另外,部队为了培养全面人才,还全面实施交叉换岗,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极大地增强了军人能力素质的复合性和全面性。他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一个人,到了部队之后,就有这个感觉:当兵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不拖泥带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军人一经接到任务,从不讲条件,不讲价钱,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完成任务不罢休。更有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强烈荣誉感。主动作为,靠作为赢得位是军人的一贯品格。何峰在部队开阔了视野。阅历就是财富,阅历就是能力,阅历就是人生。登高必自卑,远行必自弥。人长期在一个地方,容易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眼界狭隘、思想落后。而到了部队,就会不断地接受各种学习教育,就会整天与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青年摸爬滚打在一起,还会经受很多演习、救灾等重大活动考验,自然就会像海绵一样吸纳各种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眼界、心胸均会为之开阔,想事情、看问题、干工作都会高人一筹。这些都是用钱买不来的。
几十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说“军队是所大学校”。真的,凡在军队这所大学校淬过火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成才。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人生为之亮丽异常。
赵俊杰在何峰回乡奔丧一章中这样写道:
何峰从春城坐火车赶到豫州,从豫州坐车到长水县城,再从长水县城乘车赶回家乡的公社所在地。这儿离家还有七八里远,没有汽车可坐了,只好步行匆匆往家里赶。
走到离家三里远的邻村时,何峰在街边碰见一群妇女,正在路边拉闲语。看见身穿军装的何峰,那群妇女频频朝何峰张望,何峰听见她们小声议论说:“这不是马楼何木匠家的大孩子吗,可怜回来晚了,连他娘的面也见不着了。”
何峰心里“咯噔”一跳泪涌双眼。心想:“电报上说母亲病危,怎么连面也见不上了。莫非母亲真的去世了?我可怜的娘呀!”泪水从他的眼里夺眶而出,涌上了脸颊。他害怕人们看到他的哭相,匆匆出了村子。前边不远就是自家的村子了,何峰只觉得两腿发软,再也迈不动步子了。路边有一块石头,何峰一屁股坐在那块石头上,失声痛哭起来。
娘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他的眼前。深夜,娘坐在床前,为自己补衣裳。娘蹲在灶火旁,一边朝灶里填着柴火,一边柔声喊道:峰呀,给娘背背书。冬日深夜里,娘怕自己冻着,在床旁燃上玉米杆火,让自己取暖。自己放学回家,娘交待做饭的妹妹说:“你哥回来了,菜里滴点油吧。”火热的夏天,娘穿一件烂衫,浑身是汗,在案板上擀面条的情景,逐一从眼前闪过。他记得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摔倒,流了一点儿鼻血,娘却吓得背着他跑四五里地找医院。多少年来,娘总是匆匆地到地里干活,又匆匆从地里赶回家,为全家人做饭,披星戴月永远没有一刻儿的歇息……娘呀,您辛苦操劳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福,儿子本来想,等过两年就将您接到身边,孝敬您的,谁知您就等不到这一天,五十岁不到,您就突然撒手去了!
天空阳光灿烂,但何峰却感到一片昏黄,像刮着大风。他在那块石头上坐着哭,几次想站起来赶快回家,但腿软他没站起来。直到看见远处有人来了,才撑着起来,挣扎着往村里走。来人是一个叫凹斗的邻居老汉,凹斗老汉走近了,见是何峰,对他说:“峰呀,你可回来了,你娘都过世几天了,等你回来出殡呢!”
何峰忍着悲痛往家里走,到家门口,看见两个弟弟穿着孝衣,站在门口,一见何峰,两个弟弟哭着迎上来,哭着说:“哥呀,你回来晚了,咱娘已经走了。”
何峰腿一软,往地上倒去,两个弟弟赶紧搀扶住他,将他搀回家去,母亲的棺材放在老屋,一家人和挨近亲戚都围坐在棺材四周,何峰扑向棺材,手抚着棺木,嚎啕大哭。
屋子里顾时一片哭声。
这时,一位本家婶子过来拉起何峰,劝道:“峰娃呀,别哭了。你娘已去了几天了,就等着你回来见她一面,就要殡了,你快跟你娘再见一面吧!”
何峰止了哭声站起来,早有人将棺盖移开,何峰靠近棺材,他看见娘的衣服已穿齐整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脸也很干净,娘微闭着双眼,神态非常安静,好像她正在安睡。何峰轻声说:“娘,我回来看你了,儿子不孝……”说到这儿,他忍不住又哭了起来,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何峰回家当天,母亲就殡葬了。在安葬母亲后返回的路上,何峰和亲友们依然悲伤地走着,有的还在议论着母亲的好。大妗子说:“峰呀,你娘可是一天福也没享,整天就知道干活儿,膺记别人。你给她买的那块布料,挨近人来了,她就拿给人家看,还总夸你孝顺、懂事。唉!到老她也没舍得穿呀。”何峰听了,又一阵心酸落泪。
晚上何峰带着浑身疲惫和哀伤去见父亲。
父亲独自躺在堂屋的东房里,这几天他很少露面。一是他不忍面对亡妻的丧事,二是他悲伤过度,身心都很疲惫,实在无力再东跑西颠了。何峰见父亲老了许多,面容憔悴,头发添白又乱糟糟的。
何子玉看见儿子,伤感地说:“峰儿呀,这几年日子好过了,你娘却突然走了,她没有福呀!唉……”
何峰见父亲悲伤的样子,说:“伯,你还要保重,不能伤心过度,如果你再有个病叫我们兄弟咋办呀!”
父亲说:“我没事的,这几天是为你娘的过世操心大了,慢慢就好了。”
何峰说:“伯,要不你跟我到部队上住些时候。”
父亲摇下头说:“不用了,再说我哪走得了呀,你弟弟在城里上高中,你妹还上着初中,他们还要人照顾,地里的庄稼也离不开我呀!”
何峰沉默了。他感到父亲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弟弟妹妹们还没有成家,娘突然走了,家里家外的一切都要放在父亲一人肩上了。想到这儿,他眼里又充满了泪水,突然想:自己是不是该转业回来,好为父亲分担一点儿重担?
何峰把这想法给父亲一说,父亲忙说:“你可不能有这想法,在部队干得好好的,回来干什么?你就是回来,能天天守在我身边吗?在部队这几年,公家对你不错,你们这茬子兵,你的进步不算慢,你可不能对不起部队呀!”
何峰觉得父亲说的有理,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何峰又问:“伯,俺娘身体平时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父亲听了,叹口气说:“这都是命呀!那天天很热,你娘在南地锄地,锄了半天,回家做饭,做着做着,忽然一阵头晕,就倒在灶房了。当时你妹在家,赶紧抱着你娘喊了几声,你娘已经不能说话了。你妹哭着跑到隔墙儿你叔家喊人,等人赶到时,她就咽气了,临走连句话也没留下来。”
何峰又是一阵难心,掏出自己衣服口袋里的手绢擦了擦眼泪。
父子俩说了一会儿话,天已不早了。何峰去看弟弟,弟弟已经熟睡了,他驻足细看,弟弟的脸上还挂着泪花,自己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他拉拉被单给弟弟盖住肚子,把桌子上放的蚊香点上,停会儿,轻轻掩上门,就摸黑儿到学校去找郭秀娟了。
郭秀娟已怀孕五个月了,家里人怕她怀孕期间伤心劳累对胎儿不好,就不让她在家里住,只在母亲过世当天和出殡那天让她回家一趟,何峰回来这几天,只和郭秀娟见了一面,也没顾得上说话。
伟大的变革召唤着伟大的文学。
从此,中国文坛又多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新的艺术形象——“何峰”。
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巧妙的艺术构思
天时、地利、春风、细雨。赵俊杰是幸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雨露照耀和滋润了他的心田,时代的风云点燃了他火一样的激情,人民给了他创作的勇气和力量。长时间的基层干部生涯,不仅给了赵俊杰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头脑,清醒的文思敏捷的职业习惯,而且给他接触生活和接近群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可以奔跳于城乡、村镇之间,活跃于百姓、干部之中,在农村生活的大海洋里观察、思考、体验、摄取,掌握第一手资料,累积丰厚的生活素材。他个人和家庭的富有戏剧色彩的变幻与动荡,更使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一切,构成了赵俊杰作为一位作家的重要的主观素质。
赵俊杰不追逐时尚,不用流光溢彩的词藻进行表象化的讴歌;他不回避矛盾,把正在变革的农村写成通体透明的天堂。他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他直面现实,直抒胸臆;他力图以思想家的审慎冷静的思考和敏锐犀利的目光,剥去依附在生活表面的五光十色的外壳,探求生活的内核和底蕴;他力图透过五谷丰登、繁花似锦的生活场景,发现并开掘人们心灵深处的奥秘。他善于选取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题材;善于在比较深广的历史背景下激化矛盾、刻画人物;善于借助于大开大合的史诗结构,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一切,充分显示了赵俊杰气度不凡的雄浑、宏阔的“大将风韵”和大家风度。
巴尔扎克说过:“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的秘书。”赵俊杰正是追随时代步伐,听从时代召唤,忠实的记录着深刻变革中的我们时代的“秘书”。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的甚至触及当前农村变革中的经济政策,但他又不是图解政策,而是让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出来说话。书中有这样一段精彩描写:
说到这儿,何峰又慨然说道:“我国历史上发生的改朝换代的事情,一般有两条规律可循,一是制度机制的落后和文化腐朽,促成了旧朝代的毁灭和新政权的建立。一种是执政者官员腐败,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新政权。我们共产党人建立的政权,是先进制度的代表。只要我们重视制度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真正从源头抓起,真抓实做,不断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我们的执政地位就不会动摇。假若共产党的政权是一棵大树的话,那我们这些做纪检监察的人就是啄木鸟,专门清除这棵大树身上的蛀虫,让这棵大树永葆生命的活力……”
肖鹏说:“现在群众对腐败是深恶痛绝,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非常重要。”
何峰接道:“你说的很对,但同时还要搞好顶层的制度建设,领导层的腐败影响最大,危害也最大。上梁不正下梁歪,我认为上下两者不可偏废。”
肖鹏点下头,转口问道:“何书记,你对目前领导干部申报个人财产这项工作是如何看待的?”
何峰笑着说:“肖老弟不是考我吧?”接着站起来说:“申报个人财产,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防领导干部贪腐的一种好办法。但这项制度很需要充实完善,比如说,对申报财产的完整性、真实性,财产的合理合法性如何核定,由谁去核定,核定结果如何处理运用。还比如,需要不需要根据领导干部任职时的原始财产,结合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法规政策去历史地考量财产的合理合法性。再比如,领导干部个人财产需要不需要公示,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但从哪一级开始公示,公示范围多大为好。还有,如何打造一支真正忠诚可靠,党和人民信得过;真正公正公平,一身正气,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真正有能力,能办事、会办事、能办成好事,又不出事的执纪执法队伍,等等,这些都需要从制度机制上进行认真的研判和探索,稳妥而又积极地向前推进。不过,请你相信,金河区纪委一定会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纪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也一定会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带头做好应该做的工作。”
他这段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描写,就有点超前意识,有人说他是诸葛亮。我对此颇感兴趣,就问他: “大家都说你像诸葛亮那样会预测未来,您这种神机妙算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赵俊杰哈哈大笑:“我不是诸葛亮,也没有什么神机妙算的本事。不过,对一个作家来说,应该有点超前意识。所谓超前意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在正确分析客观现实、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听听!多么精辟独到的见解啊!
别林斯基提出过“当代性”这个概念,认为这是构成一个作家的必要条件之一,“诗人比任何人都应该是自己时代的产儿”,“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当代性其实也就是作品的现实性和时代感。赵俊杰所坚持的正是这样的准则,他给我们看到了多少时代的“形象和印记”啊!在生活环境和人物心理情绪的描写上,赵俊杰是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感取信于读者的。
生活中有那样多的欢乐和痛苦、希望和失望、爱和恨、愁和怨、甜的和酸的、苦的和辣的,交织变幻出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强烈撞击着我们的心。
人们啊!摒弃一切对人的扭曲、损害、误解、嫉妒、麻木和漫不经心吧!让人回到应有的位置上来。
然而,舌头片儿能压死人!唾味星儿可以把人的脸涂脏!谎言重复上三次,就会变成真理。在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世风下,何峰们也为此流下了多少伤心的眼泪啊……
赵俊杰激动了,赵俊杰坐不住了,他克制不住“最初的冲动”,“何峰”的影子时时在他眼前浮动,创作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灵,再不写,就感到无法平静地生活。于是,他开始酝酿、构思、伏案写作。他没有把他的人物具体的生存欲望和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排斥于艺术视野之外,而是以直率的笔触,敞开了何峰那既被金钱的魅力所吸引、又被金钱的鞭子所抽打的矛盾的也是奋进的心境。长期以来,文学被“重义轻利”的儒家虚伪教义所禁锢,人物被放置在摒绝七情六欲的真空中,成为某种道德戒律的苍白容器。“何峰”这个有着现实欲念、呼吸着人间烟火的艺术形象的出现,对于文学中积习已久的禁欲主义,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反动。
《箕山小吏》从何峰出生、读书、当兵、复员、从政等有限的时间内的主体意识活动,引发情节的发展,剪裁得当,构思精巧,结构更加开放、洒脱,呈现出了多层叠合的立体化状态。作家把一大群何峰们的经历、故事集中到了“何峰”身上,以“何峰”的独特经历为主线,节奏明快,笔墨集中,流动的意识,跳跃的情节,容涵着强者的坚定的苦涩历史,浸渍着强烈烦恼的变革的现实,勇于开拓追求、奋进不息的当代强者的生活……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看到了当代人的价值观与精神风貌。全书前呼后应,交相辉映,读者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未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努力塑造基层扶贫干部的动人群像——读郭方向《鲁山脱贫大决战》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