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种菜杂记

作者: 秦学书     来源:奔流文学     时间:2023-08-28
68150

  新区一侧旁边的这片地,原来是开发商的建楼用地。由于和当地百姓的利益纠葛没割断,加之规划缺陷甚多,所以就搁置下来。于是搬进小区的老头老太太都进去种菜。

  我退休两年,身体无大碍,没有生活内容的日子多了些无聊。恰巧碰上这块地,于是靠种菜打发时日。用这种方法治疗孤独、寂寞。其间认识了些许菜友,结果发现:犯这病的人还挺多。



  这两天,来了位老人,老人骑一辆蹦蹦车,载着他的老伴。他俩在山边的旮旯和垃圾缝,用老掉牙的锄头、方镐挖呀刨呀,为了防止人车继续把这几个屁股地块当垃圾碾轧,老两口还用刨出来的废石头,在地块周围整整齐齐地码一圈石墙。

  下午,老两口又来了。他们的身子一弯一直地在干着什么?我有些好奇。再说,干累了,也想找人说说话。我走近一看,老人戴顶李宁牌运动帽,夹克衫的领口露出翻领毛衣,蓝色的西裤面料很垂,油光的皮鞋沾了层粉薄的浮灰。方脸,眯笑眼,板直的身材有一米七八。他们正在地块上种小麦,旁边的蹦蹦车装满了盛满水的水壶水桶。水是从几里外运来的。他们一溜溜地捞沟,然后认真地弯腰把麦种上,然后用一壶壶水把一溜溜沟浇透,再用手拂上、盖土,又用脚轻轻踩实。这种投入,不亚于在土坷垃上倾心打造一件艺术品,或者一对父母在精心抚养他们的孩子。

  我问:“贵姓?”答:“免贵,姓李。”我问:“住哪里?”答:“老城。”我问:“老城离这儿可是二十多里呀!就为种这块地儿?咋找来这地方的?”老人很友善,掏出软中华,递我一支。说:请人帮忙打摸到的,熬粥时放把小麦,喝着香。

  我不吸烟,但还是把烟点上,缕缕青烟在我俩的眼前飘。老李找这块地费的心力可以想象。可种上这块地儿,说到底能打到二十斤麦子?大不了值盒中华烟钱。

  接触长了,我发现,老李耳背,腿走路有些蹒跚。七十多了,腿和脚,包括全身的各个器官都有些不属于他。老李过去在郑州铁路局是位中层干部,儿子在上海,女儿在武汉,老两口住本市。我问他为啥不跟孩子,老李说:儿子的屋像笼子,人在笼子里,心成天荒得像草。女婿家父母就一个儿子,我们也不能老在女婿家住。还是本市方便,熟人多,还能找乐。

  我明白了:老李不是在种麦子,他是在安抚他内心的荒芜。

  

  老王的菜地和我的菜地紧挨着。老王一直在纪检部门工作,刚退二线。单位不安排老王上班,老王的心于是也和我一样。他身体棒,大脑灵便,四肢仍然充满着需要释放的力量,工作经验正处于炉火纯青的阶段。退下来,不得到企业兼职,就在家耗着。看电视,再就是到马路广场上溜圈,搬到新区,这片荒山成了他的宝地。他种的菜地比我大。我想,种菜无非是锻炼身体,种那么多干啥?老王种菜就像他在单位上班,早去晚归,风雨无阻。为把绿豆抢播进去,他整个身子都淋湿了,像个水人。今年大旱,红薯高产,估计他至少收了五、六千斤。我问他怎么处理,他说都送了人。他种的一大片绿豆已开始发枯,到了收秋的时节却不见人影。一问:他到广州儿子那里去了。儿子中山大学毕业又留在了中山大学教书,已经成家立业。看样子,老王辛辛苦苦冒着大雨抢种的这片绿豆,他已经不要了。

  我的表姐老伴不在,一双儿女都已成家。女儿在市里,儿子在县上。她不跟儿子,偶尔跟闺女住几日。我说:干脆给块地,就住闺女这儿,陪我种菜?表姐说好啊,她围着荒山转了两圈,又到我的菜地薅了几棵莴笋、白菜。退休这么多年,她靠退休金养老。平时没啥嗜好,打牌抵不起输,就这样混日子。她拽着我的菜感慨着:还是咱亲手种的菜,看着绿,吃着鲜呢。

  不同的家庭老人,打发晚年的自我设计是不同的。

  老赵一辈子当科长,我俩同过事。他住五星区,和我隔条马路。开始那阵子,他种菜热情比我高,老两口齐上阵。老赵还钓鱼,到荒郊野外,骑上电瓶车一跑几十里。他最得意的就是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国家电网总公司工作。因为部门好,收入高,老赵的儿子在西单很快有了一套一百三十平米的住房。最近,老赵添了孙女,他要到北京引孙女。老赵说,种菜是晃荡日子,引孙女重要。老赵自以为引孙女既是帮儿子,又可享受天伦之乐。但老赵的意见最后被孩子否决了,孩子要用每月八千块钱请月嫂,老两口和月嫂掺合在一起,觉得自己反倒成了儿媳的累赘,一气之下回了老家。临走,老赵对儿子说:“我能培养一个清华硕士,孙女就招呼不了”?老两口话狠,心却空。老赵的计划孩子没认可,就又回到了菜地。好在他留有后路,不然菜地早就被别人给刮分了。

 

  老杨住十号楼,和纪委老王一个楼道。他种不动菜,但他没少吃老王的菜。前几年,一、二线城市时髦养狗。一、二线城市养腻了,狗于是就流浪到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牵条狗,或许是显摆,老人牵条狗,更多的是打发时光。满街都是狗,于是,三、四线城市也不让养了。但老杨的那条金丝狗却总能逃过禁狗劫难。老杨的狗很可爱,绿豆眼,狐狸嘴,奓着的金毛像理发店师傅精心漂染过,四只小脚屁颠屁颠的跟在老人前后。狗听话,老人还把它抱在怀里,比抱他的儿孙还亲。我到菜地时常和老杨碰面,也经常听老王说他,但他不知道我。老杨儿女也在外地,老两口年纪大,走路常依靠拐杖,大脑和四肢的功能只适应遛遛狗。有一天,怕是连狗都遛不动了。

  城里的干部职工靠养老金打发光阴,农村就有些问题。

  乡下表叔田地有的是,但老两口菜都不能种,怎可能去种地?老两口包括两儿子的田地都租给了种田大户。表叔还有四个女儿,于是俩老分开让子女赡养。儿子轮月招抚父亲,女儿轮月招抚母亲。儿子全家到一线城市做刀削面生意,于是把父亲带上。不料,父亲被摩托车撞飞了,大腿骨折。儿子只得把父亲送回老家,继续住他那间老屋。孤苦的老人每天连吃饭都成问题,落气的时候子女才赶到身边。表叔临终前的遗言听不连贯,大致意思是:这样也好,免得累及后人。

  媒体最近热播一条消息:韩国有一位老人,在家中去世一个多星期才被人发现。汉堡也发生过类似的事,老人不知啥时死于家中,床头还压着五万英镑,却等不来他的亲人。老人的晚年时光越来越不属于自己,睁眼闭眼就在倏忽之间。

  中国已经步入到老龄化时代,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达两个多亿,看到这庞大的数字,总让人心沉。


(责任编辑:王克麦)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奔流 散文 | 秦学书:种菜杂记,作者: 秦学书,来源:奔流文学,来源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RRvhO_HnIvjg9VhUcBYtA)

上一篇风景这边独好

下一篇郭进拴|雨中谒杜甫故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