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我有读报的习惯,有存报的习惯,还有剪报的习惯。每当忙碌一天或一星期,偷闲片刻或一天时,我就翻出平实没来得及细读的报纸,认真阅读,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剪裁下来,当作资料精心珍藏。在这些珍藏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专版介绍。
第一位是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他的《新教育之梦》影响很广,这本名著,我是几年前就买了的,只是由于其他原因,一直未能读完。作为学者,他的影响力很大,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少壮派人物几乎都是他的弟子:韩军、李镇西等都是朱先生的研究生。这些人的共同点是课讲得好,文章也写得好,著作颇丰,而且作起报告来也是深入浅出,耐人寻味。而这些教师的长处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他们的著作我都细读过,课也专门听过,研究过,可是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又难学他们:先天的教师素养,文化品位以及名师的指导,专家的帮带。虽然如此,我仍坚信能创造自己的特色!就目前的教学来说,我早已不再重复他人的路子,我追求的是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课堂教学形式。我的课给人以粗线条的感觉,但又带有灵活性、创造性;过渡、衔接不是那么紧凑,但每一板块都能让学生充分活动。我不刻意去锤炼老师的语言,但又毫不放松对重点内容的研读挖掘。我不常为学生范读,因为我自认为音色不美,但我会变换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去读。我不喜欢平铺直叙地学习课文,我比较擅长以问题带动学习,一篇课文我会设计几个梯级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当然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几个问题大家讨论,那是再好不过的喽。作为语文教师,尤为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每当看到学生兴奋的表情,我在课堂上更会不遗余力。学生说我的课轻松、快乐,这其中除了我能始终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营造融洽的氛围外,主要与问题能够当堂解决,不在课外留尾巴有一定关系。我鼓励学生抓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训练思维。我的口号是:将思维训练进行到底!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阅读教学如此,写作教学亦然。
略略盘点一下自己走过的语文教学之路,快乐之中还是充满遗憾。半路出家成为语文教师的我,十分缺乏的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业余学的一点皮毛更是不成流派,难成系统。良莠聚合,杂乱无章,我的头脑中也难理出一条明晰的线索。看了哪种教法好,就想学哪种教法。魏书生、宁鸿彬、钱梦龙,当然还有一些记不得名字的人,多多少少都影响过我。在这种摸索中我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如此,甚至还有迷失的感觉。后来,我逐渐醒悟:他们都有自身的扎实功底,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与众不同的实际情况,忽视这些而一味照搬,其结果肯定是失败的。自此,我才一步步地走到今天。不过,即使今天看来,我还不能算是成功的。我还未有自己典型的课例,还未能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甚至有很多时候,我想自己恐怕一辈子也上不成那些教师们如此境界的课。
但,我还将苦苦追求!
尤其是要多读书。潍坊市教育局长李希贵是作为第三个人物介绍的。关于他的经验,我早就知道,当时读他《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是热血沸腾。我佩服他,作为一名教育官员能扎扎实实搞教育且卓有成效,的确不简单。他的成功的确是得益于读书,他说自己的想法多来自企业管理的书籍。关键他会学以致用。郑杰,上海北郊中学校长,一个中国大地上的异类人物,其读书感言就与众不同,在形式上其他九人都是由“我的2005年”和“读书感言”两部分组成,只有他,仅“感言”一部分。他的最大感触是读书、教书、买书、写书。他的《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并无唬人的腔调,完全是一种平常人的交谈口吻,循循善诱。这也正是它一版再版的原因。我是几年前就从《上海教育》上关注他的。当时杂志上连载他的《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我每篇都要拜读,而且当时就感到他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校长。后来,我又读到他一篇文章,说到前几年青岛的一个异类教师,一个月左右就讲完语文课,然后带学生走出学校去学习遭到家长、老师的反对,被迫调动工作,换了几个地方,最后被郑杰校长收留,且委以重任。此举很让我感动了一阵子。惺惺相惜,这类人才只有在北郊这样的土地上才有生长的空间。当然,这得力于像郑杰校长一样的胆量和魄力。这位老师在上海北郊中学如鱼得水的快乐健康的成长,恰是对众多学校的讽刺!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老师年纪应说不轻,但是他采访、写作、读书、演讲却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是一位辛勤的记者,每每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的稿件,我都钦佩有加。这篇介绍里提到他仍在重读《莎士比亚》,背诵《论语》、《老子》的话,让我注目,沉思。是啊,这需要他付出多大的毅力呀!想当年自己也曾信誓旦旦,背诵《论语》、《老子》,可到如今仍难实现。我至少比陶老师年轻吧,比他多少要清闲些吧。对照比较,我愧疚难当。然而,我又不能就此止步。我想,陶老师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要多搞背诵,以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
读书读报,感触是很深的。而这些感触,恰恰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体现。
上一篇语文老师的“书巢”细目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