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黑矸子贮豆油(即“黑瓶子装酱油”的闽南语说法),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呢?”在厦门市集美区灌口小学四年纪4班的教室,林丽春每周都会教孩子们学说一些闽南语。
林丽春是灌口小学语文教师,兼任学校闽南语教研组组长。2010年初,厦门市选取了18所小学、10所幼儿园进行闽南语教学试点,灌口小学是其中一所。
厦门实验小学则将每周四定为“闽南语日”。这一天,学生们可以用闽南语进行交流;早会上,班主任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闽南语。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学校还开办了答嘴鼓和歌仔戏两个校级兴趣小组,请来非遗项目答嘴鼓的传承人、厦门市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林恒星给孩子们上课。为了营造闽南文化氛围,全校33个班级的教室门口都张贴了闽南语俗语,老师利用早会时间教大家习读。
为教学试点主编教材的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退休教授周长楫告诉记者,“我曾在厦门双十中学高一的一个班级做过一次调查,结果不容乐观,100条常用的闽南语词汇,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能够全部说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厦漳泉为代表的闽南地区,作为文化部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注重通过对闽南语的保护,复苏民俗活动和传统曲艺。”周长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的闽南语课程试点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进行。“教材的高年级版要到今年下半年才开始使用。”周长楫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最近三年每年都组织了闽南文化教师夏令营,邀请台南文化基金会的闽南文化专家前来培训,讲授如何上好闽南语课。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