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水族婚俗

 水族婚姻沿袭传统习俗,恪守同宗血缘不娶、异宗异姓氏族开亲的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是水族地区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门当户对,讲究明媒正娶。即使当代,恋爱不十分自由,婚姻难以完全自主的现象较为普遍。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剪纸

水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内容多种多样,有表现吉祥的龙、凤、麒麟、梅花鹿,也有花鸟鱼虫等自然现象,造型千姿百态,生动别致,栩栩如生。剪纸生活气息浓厚,风格朴实,多用于马尾绣和拼花贴绣。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当前水族人口在三十四万人左右。操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古代“骆越”有渊源关系。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节日

 水族的岁时节日丰富而奇特。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礼仪

在语言称谓方面,水族地区普遍使用水语交流。日常交往,人们沿袭尊长、尊老的美德。村寨里的媳妇,凡见到年长的祖父母辈长者,则通称为公、奶,见到父母辈长者,通称为父母。结婚生育之后,习惯以其孩子的名字称呼其为某某之父、某某之母。新媳妇到来的三五天内,每天清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历史源流

水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举族大迁徙。殷商亡国之后,部分殷人南迁融入百越族群。这是水族先民的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发兵征剿岭南。水族先民举族第二次大迁徙,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由南方溯流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农业风俗

水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在小家庭的基础之上,生产工具主要有:犁、耙、钉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笃撬、薅锄、挖锄、铲锄、手锄、斧头、柴刀、镰刀、锯镰、摘刀、谷桶、木锤、铁锤、水碾、舂碓、扁担、扦担、凿子、推刨、锯子、梭镖、弓箭、铁夹、鸟枪、火炮等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曲艺歌谣

 水族曲艺,由寓言式的双歌“旭早”演化而来,是文艺工作者从带有一定表演性质的水族传统大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水族曲艺由双方表演,以唱和为主。咏唱之前,在简单表演中说一段简短的说白,类似小序的故事,然后再唱和。较长的曲艺,咏唱之中还往往插入说白。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丧葬习俗

水族的丧葬习俗主要特点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丧葬集中体现了祖灵崇拜、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内涵。同时,丧葬又成为水族传承孝道和祭祖礼仪、调整人际关系、提升血缘氏族凝聚力、交流社会知识的重要活动。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文学

水族文学的主流是民间口头文学。这是水族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对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以及自娱自乐的成果。这些成果历史地、形象地反映了水族绚丽多彩的社会面貌,以及对人生美好的追求与向住。水族民间文学,依文体分类,可分为韵文体和散文两大类。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水族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享誉千年的水族九阡酒

 九阡酒酿造技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1800多年,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九五七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蒙世花赴京,用九阡酒代表少数民族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品尝后连声称赞好香、好甜、好酒。
文学素材 2014.07.23
加载失败

客家山歌的情恋母题与植物意象探析

情恋母题是客家山歌历久弥新的中心母题。在与爱情相关的客家山歌中,经常出现诸如“藤”、“莲”、“竹”、“梅”、“茶”等植物意象。在客家山歌中,这些意象主要是爱情的隐喻与象征。这些植物意象有的是一般意象,有的是原型意象;有的是个体意象,有的是意象群。通过
文学素材 2014.06.28
加载失败

客家山歌需要有人作专门的研究——读《客家山歌文化研究》

“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流行于客家地区的这则谚语正铭记着客家人筚路蓝缕、奋斗生存的血泪与光荣交织而成的历史。客家人勤俭砺志、开拓进取、序伦理、嘉懿德、自律以自强、重节而识礼义的精神风貌,正是由其在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迁徙流溢而铸造的;经历悠久历史文化的薰陶,逐渐融传统意识于异域优势潜质的宏博视野之中,并孕育出具有独特生命色调的文化质素。
文学素材 2014.06.28
加载失败

对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传承的思考

文章通过对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传承方式的分析,进而提出对其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文学素材 2014.06.28
加载失败

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

本文评介了客家山歌(特别是客家情歌)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并以此为主线,以梅县、兴宁、五华、丰顺等县的传统客家山歌为例,论述了客家山歌与客家妇女的密切关系;客家山歌与民谣如何咏唱客家妇女的美德;客家山歌如何倾吐客家妇女过去的苦难。客家地区(为现在的梅州市)素有“文化之乡”、“山歌之乡”的美称。客家妇女与客家山歌结缘,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一个特色。
文学素材 2014.06.28
加载失败

客家山歌与中外民歌的比较

客家山歌与我国其他民歌相比较,具有歌词通俗易懂,曲调音域较窄,使用地方方言衬词的习惯等共性;从客家山歌的个性看,歌词结构严谨,曲式结构平衡,使用装饰音,有细腻、婉转、优美、真挚的感情风格。客家山歌与外国民歌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客家山歌必须吸收一切民歌的精华。
文学素材 2014.06.28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