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光复后的台湾文学

1945年8 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被日本殖民者占据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从此,台湾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台湾文学跨入了当代发展阶段。 在祖国光复到国民党政府迁台的四年间,台湾文坛是相当沉闷的,我们只能从极少数的作家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低潮期(1937-1945 )

1937年7 月7 日,卢沟桥的隆隆炮声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日本帝国主义强化了在台湾的法西斯统治,他们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加强对台的军事统治,其后又大力推行皇民化运动,禁用汉文,强令使用日文,汉文学校、汉文杂志、汉人姓氏、汉人传统习俗等一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成熟期(1926-1937 )

这十年是台湾新文学盛况空前的发展阶段,被称为黄金的十年。在此期间文学活动异常活跃:各种文学主张纷纷出台;不同的文艺组织团体竞相亮相;各种各样的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作家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大量优秀的作品纷纷问世,台湾文学此时进入了其鼎盛时期。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摇篮期(1923-1926 )

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始的。 从二十年代初起,一些有识之士就撰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当时,《台湾青年》就刊发了三篇此类文章。第一篇是陈 发表于创刊号上的《文学与职务》;第二篇是甘文芳发表于第三卷三号的《实社会与文学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孕育期(五四运动前后)

台湾文学的发展历程,从台湾新文学运动开始算起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祖国是台湾文学的第一阶段--现代文学阶段,因其全程都在日据时期内,故又称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以光复作为界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特点

台湾是个以汉族移民为主发展起来、并受过多种不同文化影响和冲击的社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台湾文学具有某些与大陆文学稍异的个性,显出其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和强烈的兼蓄性等特点。 (一)鲜明的民族性。中国文学自《诗经》、《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台湾文学的基本性质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的文学即台湾文学,自然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国文学的延续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台湾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是区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局部。它与整个中国文学有着密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澳门文学

澳门在历史上也有辉煌的一页。澳门主要是由澳门半岛和凼仔岛、路环岛两个离岛组成,面积二十多平方公里,人口四十多万。原本是一个极小的渔村,可在十六世纪末期一跃而成为东西交通和贸易的世界性大港。《明史》记载,当时澳门高栋飞甍,比邻相望,闽粤商人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回归前后的香港文学

一 文学掀起了新高潮 1982年年底,中英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定。香港开始进入九七回归前的过渡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从此也迈进了一个新阶段。 香港人曾自嘲是经济动物,不问政治,只知赚钱享乐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七十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

一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文坛 七十年代的香港栉风沐雨,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七十年代前期,西方国家面临经济衰退,世界性能源危机开始出现,香港社会遭致沉重打击,导致股市崩溃,加之内地文革破坏愈演愈烈,港人的苦闷、彷徨和内心的焦虑、空虚在当时的香港文学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东西两大阵营划分的和世界格局促使处于西方包围之中的新中国政权,开始对香港实行新的门户政策。从此,香港进入相对自立发展时期,香港文学也分流出去,走上了一条不同于大陆模式的道路。 一 纷繁的文坛景观 香港文学自立期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香港文学的萌芽期、开拓期

香港自从有中国人在此居住,就有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活动。在早期,主要是山歌一类的口头文学,香港居民中有学识人士则吟诗作文,此属于唐诗宋词元曲之类。这些姑且算作香港文学的古文传统。 1853年面世的香港最早中文期刊《遐迩贯珍》,登载一些游记及介绍西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香港文学概论

二 香港文学的特质 香港文学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一些区别于其他海外华文文学和内地文学的特质,这是香港社会独特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从历史、地理等状况而言,香港隶属中国版图,原属广东东莞县,后划归宝安县。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分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解放区话剧创作

解放区的话剧创作同新歌剧相比,起步较晚,成就也相对小一些。但是它及时反映了急剧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某些重大政治、社会问题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在塑造工农兵形象,以劳动人民本色的语言代替舞台腔、知识分子腔、学生腔,运用和改造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旧剧改革

旧剧改革的成绩首先从新编历史剧中表现出来。1943年秋,中共中央党校和大众艺术研究社集体编写了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剧作根据《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改编而成,但增加了新内容,注入了新思想。 《逼上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秧歌剧和新歌剧

在解放区这场戏剧改革运动中,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新秧歌剧运动最先取得成功,并引发、推动了整个戏剧改革走向繁荣。其中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剧运动开始得最早,成就也最大。 秧歌本是在我国北方农村流行的一种群众性文艺工作形式,熔音乐、舞蹈、演唱、戏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加载失败

解放区的戏剧概述

解放区的戏剧创作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座谈会召开前的戏剧运动,一方面继承了苏区文艺运动的优秀传统,演出了一些反映群众生活的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使新型戏剧广泛深入到群众中去。但由于当时有些戏剧工作者认为只有演名剧才是提
中国文学史 2011.02.25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