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藤野先生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二十四孝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范爱农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朝花夕拾》小引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朝花夕拾》简介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关于翻译本书,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信中说:《朝花夕拾》如有出版处所,译出来也好,但其中有关中国风俗和琐事太多,不多加注释恐不易看懂,注释一多,读起来又乏味了。鲁迅在一九
中国文学史 2013.01.02
加载失败

我们需要沉思

宇宙是啥时候才有的,言人人殊。最权威的说法出自阿尔玛的大主教犹施尔先生,他在一六五○年,斩钉截铁地宣言,宇宙创始于纪元前四千四百零四年,他和他的徒子徒孙,甚至敢肯定创造在该年的某月某日时。看起来洋大人真是小家子气,中国神话学家的尊口就大得多啦,认为宇宙创始于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是年也,盘古先生劈下他最后的一斧,于是轻轻上升者为天,沉沉下降者为地,一个糊里糊涂的世界,就糊涂地出现。 东西两方,除了时间上的不同,还有坚持程度的不同。中国神话学家信口开河,你怎么拆穿他的西洋镜他也不在乎。而犹施尔先生可不行,他绝不允许反对,以致搞得学术界焦头烂额。数学家丰罗诺斯基先生忍不住,戳着犹施尔先生的屁股叹曰:他唯一的武器是教条和无知。 呜呼,用教条和无知作为武器,盘马弯弓,杀声连天的朋友,举目皆是,又岂只犹老夫子一人乎哉。于是布罗诺斯基先生写了一部书,希望被教条酱住的头脑解一点冻,也希望凿一凿被
中国文学史 2012.12.17
加载失败

红尘静思(柏杨杂文之一)

我们需要沉思 人是会变的 爱情效用递减律 从一部电影说起 大男人沙文主义 三靠牌 奋斗的目标 跑不掉泥沼 唯夫史观 孤立主义 天下奇观的判例 女人的名字:强哉骄 三上吊与刘玉娘 弱者的名字:一摊泥 卜太太的烦恼 男人得自求长进 牛仔裤和长头发 老爹也在变 两头尖的利刃 严重的危机 古孝道和新孝道 代沟与祸福沟 蒋程九、移民、绿卡 活该他喝酪浆 围棋和人生 恐怖的电视广告 对讲机风波与恐怖路 反撞大同盟 到底荒不荒 臭鞋大阵 新科举坑道 集天下之大鲜 自我牺牲 中文系毕业生何处去 千古不朽的教师典型 恶医、仁医 恶医大辞典 某扒裤、小零件、王代表 恶医大阵 台湾的杜鹃窝 投奔中医记 资格埋没天才 上查三代,下查己身 珍惜中国文化 文人无行乎?文人相轻哉 恶补大国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死不送书联盟 十大劣书 第节 别仇视联考 恶医国 孙观汉先生归去来 孙观汉先生和我 选美 我们的歌 头发的故事 廉政风暴 盼望神仙显灵 登记主义 从武侠小说说起 第蛊节 透
中国文学史 2012.12.17
加载失败

《蜉蝣的一生》:假如只能活一天,你会做什么

关于蜉蝣,之前只知道是一种小昆虫,曾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听说过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在感慨生命之短暂,个人之渺
中国文学史 2012.12.17
加载失败

灵璧赋

天赐灵璧,一邑何雄!千年古县,因石得名。灵山龙脉,隆国祚兮峥嵘;璧光凤采,耀民运兮昌
中国文学史 2012.12.17
加载失败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诗经》的编定 风、雅、颂 用诗和传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 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 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 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 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 和编定的一些消息。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则是有史籍可考 的。《诗经》中当不乏这类作品。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种说法是否确切,颇有争论。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 的创作,也未必没有采集来的作品。周王朝是否实行过采诗制度,虽不能确定,
中国文学史 2012.12.10
加载失败

嫁妆一牛车(三)

好吧?!触到电的样子,姓简的身子猛惊一抽,手捷迅地探入肢窝里,毛发给刮爪得响沙沙,痒入骨里去吧!嘴牵成斜线一杠。这简单的两个字,万发到底听审出来,头一遭不用阿好这部扩音器。 挣三顿稀饭喝喝罢了。自己要有一台牛车,倒可以赚得实在一点。阿好说姓简的在问一部牛车多少钱?顶台旧的,大概三、四千元的样子。什么?去顶一台?呵!哪里找钱款去?再说我快上五十了,怎么也挣不来这样多的钱。你没听过四十不积财,终生穷磨死。 以后差不多天天晚上都有着这样的团契,阿好坐在两位男子的中间,担当起万发的助听器来。处简的依旧腋味浓辣;手老伸入腋下扒痒,有瘾一般。有时姓简的单只与阿好谈闲天;她总问询城中的华盛,声气低低地,近干呢喃。在这情形下,万发便陪着老五先去睡,未审他们俩谈到什么时更才散? 三不五时(时常)地,阿好也造访姓简的寮,同他短谈长说,也帮他缝补洗涤的。姓简的自己说自小就爹娘见背了,半生都在外头流,向没人象阿好关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加载失败

嫁妆一牛车(二)

在坟场的小路的右手边立着的这间他们的草寮,仿佛站在寒极了的空气里的老人家,缩矮得多么!也并非独门户。隔远一丈些的地方还有一间茅房歪在那里。那茅房住着一家人,心担不起晚间坟场特有的异骇,一年前就迁地为良到村里人气滃荣的地带去。就这样那房子寂空得异样极了,仿佛是鬼们歇脚的处所。 现在仅就剩下万发他们在这四荒里与鬼们为伍了。怪不得注意到有人东西搬进那空腾着的寮,阿好竞兴狂得那么地抢着报给万发这重要性得一等的新闻。 有人住进去了!有伴了!莫再怕三更半瞑(半夜)鬼来闹啦! 这讯息不能心动万发的。一分毫都办不到。半生来在无声的天地间惯习了少一个人,多一位伴,都无所谓。 拖下张披在竿上风干了的汗衫,罩起裸赤的上身。也只这么一件汗衫。晚间脱下洗,隔天中午就水干得差不多可以穿出门。本有两件替换。新近老大上城里打工去,多带了他的一件。家贫不是贫,路贫贫死人,做爹的只得委屈了!也不去探访乍到的邻居,他便戴了斗笠赶牛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加载失败

嫁妆一牛车(一)

There are moments in our Life when even Schubert has Nothing to say to us Henry james:The Portrait of a Lady 生命里总也有甚至修伯特 都会无声以对的时候 村上的人都在背后议笑着万发;当他的面也是,就不畏他恼忿,也或许就因为他的耳朵的失聪吧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加载失败

这条道,铭记终生

每次到武汉出差,我都会抽空到武汉大学去,目的是走走珞珈山的那条土路。 土路,缠绕在珞珈山的半山腰,依次串起了教工住的南三区、本科生住的梅园、研究生住的枫园。在一切都被现代化了的今天,这条剖土为基、杂树夹峙的弯弯曲曲的土路,能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确实是个异数! 这条路,联着我和武汉大学的樊凡老师。20多年前,我在武大读研究生时,曾师从樊老师。当时他是系里最年长的老师,不仅学问做得好,且宅心仁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都保持着温文尔雅、不紧不慢,总让人想到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这句话。 第一次走那条路,是新生报到后不久。那时候樊老师还住在南三区。那晚,具体是什么原因在老师家逗留久了,现在已记不清了。回去时,恩师执意要送。我说一个大小伙子,在校园里走害怕什么。说完,想匆匆逃掉。恩师一把拽住了我,回头急急对师母史老师说:快拉住他,拉住他。我去找手电。 恩师解释,前不久那条路上发生了抢劫案。于是,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加载失败

幽香的槐花

我们大院的人有吃槐花的习惯。 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院路两旁的槐树上便长满了散发着淡淡香气、鲜嫩嫩的槐花。白色又透着一点点红润的花瓣,在绿叶的衬托下,远远望去宛如一把撑开的大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加载失败

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再认识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有无数爱情故事,却几乎没有一个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红楼 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曹雪芹以巨大的热情和心血创造了宝黛两人一段美丽的情缘,却又亲自宣判这爱情的死亡 :他把林黛玉送给了死神,又把贾宝玉送出红尘当了和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习惯于常规思维的人因此很难接受宝黛 爱情不得善终的结局,在扼腕之余只能求助于脸谱化手段,把一顶顶荆冠套在贾母、贾政、 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等人头上,把他们当作破坏宝黛爱情的刽子手,以求得心理的满足 、平衡。但这样一来却有悖于作者本意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两个迷人的人物。仅以那非常人可比的美貌、才气就足够让人倾心 ,何况他们精神境界又如此清纯脱俗,在糜烂成风,除了两只石狮子还干净罢了的贾府 ,他们就象两枝出污泥而不染的出水芙蓉,尤其在于宝黛之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饮那种如痴如醉的爱情,如同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
中国文学史 2012.11.22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