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粹的代表。与现代新诗相比,与西方诗歌相比,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神韵:感情真挚,意象生动,含蓄蕴藉,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易记易诵。在这里,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点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特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字关系十分密切。中国诗歌使用的语言是汉字,汉字的文化特色带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汉字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石,汉字是一个个的独体方块字,音(声音)、形(形体)、义(意义)三位一体,一字一音。如“大”( )字,“目”( )字,“草”( )字,都是有形体、有意义、有声音的。鲁迅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文学史纲要》)。中国诗歌,就是用这与西方不同的文字来写的,所以她不仅具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诗歌的一般特点,而且在构词、造句、达意上,更是高度的凝练,具有独特的韵味。
其一,是整齐美。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西语是多音节语言,各个音节之间常有音节和长短的区别。汉语则是独体单音字,除了少数连绵词不能单独解释字义外,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都是单音节词。这就使汉语形成了整一性的突出特点:方方正正、大小相同的方块字,逐个排列成文,很自然就形成了整齐、均衡、对称的整一性特色。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上古二言诗,到《诗经》的四言诗,再到汉魏以下的五言诗、七言诗,都体现出整齐美的特点。而近体诗则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不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整首诗都是一个齐齐整整的方阵。如: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像这两首诗,排列得多么整齐!这种整齐美是西方诗歌所没有的。
至于长短句的词,则可以说是“不齐之齐”,同样具有整齐美的特征。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值得一说的是对偶(又称对仗、骈偶)。它指的是上下两句之间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结构相称的诗句组合形态。这也是汉语独有的修辞现象。西语有
时也可以上下句在意义上进行排比,但因受到多音节文字的限制,终不能像单音节方块字那样排列整齐。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
在对偶的基础上,我们古代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对联。如著名的岳麓书院联: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又如本人为吴伟成老师乔迁至朝阳楼作的一幅对联:
横批:居得其所
窗含碧水,浴清风,沐朗月
楼倚青山,观沧海,看朝阳
其二,是音律美。古典诗歌的声律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节奏,二是平仄,三是押韵。
先说节奏。汉字一字一音,每两个字构成一个音步,或称一顿。“顿”表示一个节奏单位,拉长声腔一读,便有明显的节奏感。四言诗两顿(二、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言诗三顿(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七言诗四顿(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如《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如《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节奏韵律,才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顿挫的律动”,所以中国古典诗歌都可以吟诵,而这,正是古典诗歌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说平仄。除节奏的顿挫外,古典诗歌的音律美还体现在声调的高低起伏上。这高低起伏的声调,来自于平仄律。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归纳为平声(阴平与阳平)和仄声(上、去、入)两大声类。[普通话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前两声为平声,后两声为仄声]。平声比较平缓,可以拖长,如“
行”、“声”、“情”;仄声比较短促,不能拖长,如“绝”、“灭”、“雪”。如果一句诗,全是平声或仄声,就会拗口别扭,如“溪西鸡齐啼”之类,既不顺口,也不好听。于是古人就把平声和仄声间隔着来配合使用,从而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按照这种格式写出来的诗,读起来,就自然有了高低起伏的声调之美了。
古典诗歌诵读起来,之所以好听(也就是说具有韵律美),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这就是押韵。请看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所谓押韵是指相同或者相似的音质(即同一韵部的字)在一定位置的复现。通过这种复现,既使诗歌琅琅上口,富有美感;又使诗的情感在一定的区域往复回旋,得到充分的渲染。押韵是压在句尾,句尾是意义和声音的自然停顿处。近体诗的押韵必须遵守平水韵。大致说来,平声韵比较绵长,读来有一种余韵悠悠、不绝如缕的感觉(近体诗基本是压平声韵)。仄声韵比较短促,读来给人以刚健急促的感觉,柳宗元《江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赠汪伦》和《秋词》这两首诗就是分别用“行”、“声”、“情”和“廖”、“朝”、“霄”三个平声韵脚,构成了诗歌和谐优美韵律,诵读起来情韵悠悠,动人心弦。这样,节奏、对偶、平仄与押韵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近体诗的格律形式,而使我们中国诗歌的整齐之美、声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至。
其三、是情感美。古典诗歌的形式是这样无比的精美,而在情感内容上,古典诗歌则又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这就是它蕴涵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古代诗人,对社会人生,对自然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深切的热爱和关怀。无
论是春花秋月,还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或是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切的一切都使他们动情和关心。而他们把这种动情和关心,写成了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歌。诵读这样的诗歌,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培养起自己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感受的能力以及赏爱和关怀的美好感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汪伦送我情”是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吟读这首诗,可以受到人间醇厚友情的熏陶。汪伦是一个“村人”即农民。公元755年,55岁的李白来到安徽泾县的桃花潭游赏,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李白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便写了这首诗来留别。前二句是叙事,写我李白正要坐船启行,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而来。“踏歌”,是指双脚
踏着节拍,边走边唱。为什么岸上的人踏歌而来呢?踏歌而来的人又是谁呢?作者没有说明,但联系起后两句,就会明白,踏歌而来的人是汪伦,汪伦踏歌而来是为了送行。踏歌送行,既写出了汪伦对李白依依不舍的一片深厚情谊,又可见出唐代农民的艺术素养和醇美的风俗。后二句抒情,先极写桃花潭水之深,说它深达千尺,略作一停顿,情感稍加蓄积,在结句迸发而出:“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潭水之深和汪伦之情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真挚深厚的情谊。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瞬间”(《唐诗别裁》)。这里好就好在“不及”二字,若将“不及”改为“就像”,那么诗味就会大大消解掉。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句抒情,言汪伦送别情深,不直言之,而是以桃花潭水的形象,把无形的情谊表现出来,既具体又生动,情真味厚。从此以后,“桃花潭水”成为表达别情的意象,而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
李白的《赠汪伦》写的是醇厚的友情,刘禹锡的《秋词》则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吟读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受到诗人豪迈向上的人格精神的熏陶。中国古代,有一个悲秋的传统。所谓悲秋,即面对萧瑟的秋景而感伤。这个传统,源自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自宋玉这一声喟叹后,“悲秋”情结便蕴藏于千古文士的心灵深处,古代诗人只要面对萧条的秋景,面对枯黄的
木叶,往往会触发出人生失意之感,往往会感到寂寞和悲伤。杜甫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此诗便典型地揭示了宋玉悲秋的影响。但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却一扫传统的悲秋之习,说秋天比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我言”与“自古”相对,突出了自己与自古以来的失意文人不同,呈现出一种卓异的精神风貌。那么,为什么说“秋天胜春朝”呢?诗人没有直接说道理,而是用充
满豪情的画笔,描绘出一个高爽明净、富有生气的画面:“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只白鹤,在秋日晴朗的万里长空,振翅高举,排云直上。这就是一幅动人的秋
景图,这也是一个启人遐思的境界。这只高飞远举的白鹤,体现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她是顽强的奋斗者的艺术象征。她从万木凋零的萧瑟肃杀中突围而出(人生往往需要奋勇突围的精神),奋翅飞向无比高远特别晴朗的万里长天,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人们精神为之抖擞。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里,“诗情”有人解释为“志气”(《唐诗鉴赏辞典》第837页),这不很准确。应该说,“诗情”包含志气,但又不仅仅是志气,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本身所指,就是一种诗性的情怀,它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悟、感发以及由此而触发的豪迈的情怀。秋天能引发这样的诗情,对于豪迈的奋斗者来说,当然就比春天要好了。
情感美是诗美的核心。金代刘祁在《归潜志》中说,“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换句话说,优秀的诗歌正是因为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生命情感体验,才分外动人心弦。吟读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受到情感美的感发和感动。
第四,是含蓄美。先比较中西方的两首爱情诗:
相 思
萨福(公元前612?—?)古希腊女诗人
妈呀,亲爱的妈呀!
我哪有心织布,
我心里已经充满了
对那个人的爱慕。
(周煦良译)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对而言,西方人性格比较外向,行事比较直接,并且长于逻辑思维。这种民族性格和思维特性,对西方人的诗学追求带来深刻影响,——西方诗歌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大都以激情喷发的方式进行抒情,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一般不讲究委婉曲折,含吐不露。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则偏于内向,传统思维方
式带有直觉思维的特征,加之儒家主张“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诗教对民族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则,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篇幅短小,尤其是近体诗,除排律外,均为四句与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讲究小中蓄大,尺幅千里。因而中国诗学特别反对直入直出,格外追求含蓄蕴藉。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指出西方一些批评家同样持有这样的看法:“有人说,中国古诗‘空灵’、‘轻淡’、‘意在言外’……中国古诗含蓄简约……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所谓“含蓄”,简言之,就是情感、思想或哲理不直接说出, 而以委婉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灵蕴藉,耐人寻味。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语),所谓 “言在此而意在彼”(叶燮语),都是要求把深厚的内容寄寓形象之中,要求深蓄于内,含而不露,以有限表现无限,在“言外”创造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含蓄既是诗美的一种形态,又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此诗堪称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典范作品。诗写失宠宫妃的幽怨痛苦。但作者对其痛苦幽怨未置一词,而是借助于一些意味丰厚的意象,描写宫妃的动作、神情和心理,让读者从具体生动的形象中感受失宠宫妃无限幽怨的情感和深广的痛苦生活。含而不露,意味无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古典诗词之美,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