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法国文学史上的“古今之争”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法国文学简史     时间:2011-02-18
17505

  “古今之争”是十七世纪末法国文坛上发生了一种崇古与崇今的大争论,故叫作“古今文争”。

  古今之争,由来已久。自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坛厚古薄今和尊古、仿古一直处于上风。尤其是古典主义时期,厚古薄今简直成了天经地义。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他们在文学领域内的代言人——自由革新分子,自然不甘于这种唯古人是命、唯王权是从的厚古薄今风气统治文坛,因而掀起了 “古今之争”这一争论。

  以童话作家佩罗为首的反对厚古薄今的争论,引起了以布瓦洛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反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待古人与古代作品的态度上。1687年,佩罗在法兰西学士院宣读了 《路易十四的世纪》一诗。他认为古人的“伟大是确实的,但同我们一样也是人”。所以“我们可以拿路易十四的世纪同奥古斯都美好世纪媲美,而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对。”他明确提出,在艺术上,今人应超过古人,不必墨守古人的成规。同时,佩罗还认为,当代文学比希腊罗马文学成熟得多。

  佩罗这些观点遭到布瓦洛、拉辛、拉封丹等人的强烈反对。布瓦洛认为,今人永远也不能超过古人,古代文学是最高典范。由于这些唯古是从的反驳、软弱无力,驳不倒“厚今派”,一时难分上下。最后由布瓦洛出面宣告休战,双方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看起来,这是一场古今孰重孰轻的论战,实际表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觉醒。在君主专制日近黄昏之期,他们再也不能忍受古人比今人优越的观点。从文学角度看,是文学中自由主义倾向的绽露。作家们已不甘于再受古典主义法则的约束,要求创作有更多的自由。这种文学上的革新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封建制度发起冲击前,力图在文艺阵地占领其主导地位,以进行舆论准备,这就是古今之争的实质。

  古典主义文学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从文化史发展角度看,它是法国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阶段,它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化运动和某些文学形式如戏剧、散文的发展。基于它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其内容具有明显的守旧性和封闭性,比起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文学,不免显得气势单薄得多。又由于一切唯古是崇,特别是在题材上同当代距离遥远,这就使文学反映现实不免有它的局限性,这是古典主义文学的致命创伤。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法国文学简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布瓦洛的 《诗艺》

下一篇勒萨日的贡献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