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七十年代,苏联社会进行了“科技革命”和“新经济体制”。“科技革命”,就是加快科技的发展,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科技当成直接的生产力,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在“科技革命”时代,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传统的“劳动”主题、“生产”主题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开始多以科技管理和管理者为具体的对象。
七十年代,素以对社会现实的变化反应迅速著称的俄罗斯戏剧,又推出了一大批生产题材的剧作,如萨伦斯基的《玛丽娅》(1969)、卡普林斯卡娅的《工程师》(1970)、德沃列茨基的《外来人》(1971)、鲍卡列夫的 《炼钢工人》(1972)、切尔内赫的《来去之日》(1975)、盖利曼的《反馈》 (1977)等等。这之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当数《外来人》一剧。德沃列茨基(1919—)的这一剧作,不仅轰动了戏剧界,而且也轰动了整个文艺界和全社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该剧在全国各大剧院反复上演,观众不绝。剧中的主角是年轻的工程师切什科夫,他自愿到一个连续数年完不成任务的冶金车间当主任。这个“外来人”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不留情面地实行科学化的管理,终于使车间的生产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剧本发表后,引起争论,有人认为主人公是时代的典型、新的领导艺术的代表,也有人称之为“小彼得大帝”,是“独裁的苗子”。但不管怎样,切什科夫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外来人”不仅走上了许多现代化生产管理者的岗位,也步入了俄罗斯经典文学形象的行列。
与《外来人》中的切什科夫的领导风格相近的,还有李帕托夫(1927—)的小说《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1969)中的主人公。有人称这位普隆恰托夫经理是科技革命时代主人公画廊中的第一幅肖像。李帕托夫的小说由“现在的故事”、“过去的故事”和“未来的故事”三个部分组成。西伯利亚某大型木材企业的总工程师兼代总经理普隆恰托夫在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一系列努力,是“现在的故事”;“过去的故事”是主人公的身世;而在“将来的故事”中,主人公终于正式就任总经理,这个毛遂自荐的新官,上任后敢作敢为,赏罚分明,终于消灭了企业中的懒惰现象。这位自己也“紧张得如压紧的弹簧”的代总经理,以及其“善良加拳头”的工作作风,在文学中,如同在生活中一样,都引起了非议,但这却代表着一种时代潮流,因而有人评论普隆恰托夫为科技革命条件下的“当代英雄”。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地,切什科夫、普隆恰托夫这样可敬不可亲的“外来人”离开了文学的中心位置,代之而来的是所谓的“实干家”形象。这些人工作踏实,既不守旧,又有人情味,是最理想的现代化领导人材。在这类形象中,比较突出的是阿尔图宁。阿尔图宁是科列斯尼科夫(1918—)的“阿尔图宁三部曲”中的主角。三部曲由《阿尔图宁的同位素》(1974)、《阿尔图宁作出决定》(1975)和《培养部长的学校》(1977)组成,描写了阿尔图宁从作业班长到副部长的成长过程,多方面地展示了他精通业务、富有革新精神和组织才能的实干家的性格。
格拉宁(1918—)是一位热衷科技题材、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家。195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探索者》使他一举成名,六十年代的《走向雷电》也引起过较大反响。七十、八十年代,格拉宁继续相近题材的创作。在写实性中篇小说《奇特的一生》(1974)中,作者记述了动物学家留比谢夫饶有趣味的一生;《一幅画》(1980)塑造了“实干家”洛谢夫的形象,小说以计算机厂的兴建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契机,多线索、多层次地展示了众多现代人的心理,对人与环境、人与历史、人与文明等大主题进行了思索。“一幅画”,象征着对历史的记忆,象征着和谐的过去或现实,现代人如何保持这 “一幅画”的纯净和完整,这就是作者向读者和自己提出的问题。格拉宁的创作,虽以科技主题为主,但其意义已超越了题材的限制,他的创作因而获得了一种哲理意味和普遍意义。而他之前的大多数生产题材的作家们却未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在狭窄生产领域中设计两种势力的冲突,塑造带有某一鲜明倾向的主人公,虽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引起过反响,却很难具备较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传统的生产题材文学日趋衰落,纯粹反映劳动、生产的文学佳作越来越少。这也许是因为,现代化大工业枯燥的生产过程原本就缺少文学色彩,也许是因为,置身于后工业社会中的人更愿意用机器以外的东西去满足自己的美学需求。
上一篇停滞时期的文学概说
下一篇战争题材文学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