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当代文学语言与汉语的美

作者:王一川     来源:文学理论讲演录     时间:2011-02-15
26056

   要点

  * 引言:文学语言与汉语的美
  * 一、大众群言
  * 二、精英独白
  * 三、奇语喧哗
  * 四、多语混成
  * 五、片语博笑
  * 结语: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启示
  引言:文学语言与汉语的美
  * 1、语言概念及其新内涵
  * 语言三义:
  – 语言行为(直接义)
  – 非语言行为(比拟义)
  – 各种符号(扩展义)
  * 语言——人类的各种符号表意方式
  语言形态
  * 语言结构、言语、话语:
  – 诗人朗诵自己的诗应该用普通话。
  – 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
  – 听众感觉你话里有话、隐藏玄机。
 
  * 2、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
  * 从工具论到生存论。
  * 存在的寓所。
  * 家园与牢房。
  * 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社会生活形式。
 
  * 3、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中心问题
  * 五四与白话文运动
  * 胡适〈尝试集〉
 
  * 4、语言形象与汉语形象
  – 巴赫金:语言形象(images of language)。 汉语形象--语言在表意过程中呈现的富于感染力的形态
  * 5、现代汉语文学的美
  * 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之美已不证自明
  * 现代文学:现代汉语还有美吗?
 
  一、大众群言(1950-1976)
  * 内涵:脱离上层文人旨趣、符合工农兵大众群体审美需要的文学语言状况
  * 缘由:政治整合。
  – 文化现代性建构的迫切任务之一:确立能整合全国亿万各阶层民众言行的统一形式。
  – 目的:整合各阶层民众的思想、想象、和情感
  – 语言变革:确立新的政府语言、新闻语言、学术语言、教育语言和文学语言等。
  – 标志:统一的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横排书写规定、标点符号方案等。
 
  被抑制或排斥的语言形态
  * 沈从文、巴金、曹禺、林语堂和穆旦等的文人化语言
  * 张恨水的都市通俗文学语言
  * 原因:体现城市“小资产阶级”利益,与来自农村的工农兵大众的文学旨趣疏离。
 
  二、精英独白(1977-1984)
  * 内涵:渗透浓重文人或精英人物语调的语言形态
  * 缘由:政治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
  – 从整合大众到提升大众
  * 途径:语言雅化。
  – 清理和扬弃大众群言,解放文人语言。
  – 从语言俗化或大众化到语言的文人化或语言雅化。
  – 以高雅语言启蒙大众,使其从蒙昧境地提升到文明高度。
  语言资源
  * 1)“五四”以来文人化语言传统
  * 2) “五四”以来欧美语言
  * 3)以“思想解放”为主导的语言实践
 
  个案1:北岛《你好,百花山》
  * 琴声飘忽不定,
  * 捧在手中的雪花微微震颤。
  * 当阵阵迷雾退去,
  * 显出旋律般起伏的山峦。
  * 我收集过四季的遗产,
  * 山谷里,没有人烟。
  * 采摘下的野花继续生长
  * 开放,那是死亡的时间。
  《你好,百花山》
  * 沿着原始森林的小路,
  * 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
  * 一只红褐色的苍鹰,
  * 用鸟语翻译这山中的恐怖的谣传。
  * 我猛地喊了一声:
  * “你好,百——花—— 山——”
  * “你好,孩——子——”
  * 回音来自遥远的瀑涧。
  《你好,百花山》
 
  * 那是风中之风,
  * 使万物应和,骚动不安。
  * 我喃喃低语,
  * 手中的雪花飘进深渊。
  个案2:《班主任》
  * 中学教师张俊石以精英姿态去对学生说话。
  * 三类学生:1)无知识:宋宝琦;2)反知识:谢惠敏;3)求知识:石红等
  * 石红家。张俊石被学生们簇拥在中心的场面富于隐喻意义。
  个案3:张承志《北方的河》
  * 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的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蒙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他激动地喃喃着,“嘿,黄河,黄河。”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
  个案3:张承志《北方的河》
  * 蓝青色的山西省的崇山如一道迷蒙的石壁,正在彼岸静静肃峙,仿佛注视着这里不顾一切地倾泻而下的黄土梁峁的波涛。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胧辽阔,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
 
  反思精英独白
  * 精英独白:单语独白,精英人物的单一语言的独白。
  * 单语:精英人物单一而单调的独白。
  * 原因:文化语境;精英人物;文化启蒙;高度理性主义、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自信
  * 偏爱单语独白,有意无意地灌注某种绝对化倾向。
  三、奇语喧哗(1985-1995)
  * 内涵:文学新潮显现的多种新奇语言竞相喧哗状况。两层:
  – 一是总体上的语言奇异状况
  – 二是指特定语言内部的语言奇异情形
  众多奇语竞相喧哗的语言狂欢节
  * 缘由:文化认同
  – 对文化的原初根基或身份的追究
  – 从政治整合和思想解放到文化认同
 
  个案:汪曾祺及其语言革命思想(1987)
  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桔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个案:汪曾祺及其语言革命思想
  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汪曾祺及其语言革命思想
  第一,宣告重思轻言传统结束和新语言变革高潮到来;
  第二,突破语言即工具的传统看法,赋予语言以中心地位;
  第三,提出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并相互共生而不可分离的思想;
  第四,把语言置放到文学根本地位上,表明中国作家进军语言的坚强决心;
 
  奇语喧哗景观
  * 1)白描式语言
  * 2)旧体常语式语言
  * 3)立体式语言
  * 4)调侃式语言
  * 5)口语式语言
  * 6)间离语言
  * 7)自为语言
  1)白描式语言
  * 继承古典白描手法而形成的以简洁笔墨传神的语言形态。
  * 代表人物:汪曾祺、贾平凹和何立伟。
  汪曾祺《受戒》
  *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一百来字17停顿
  * 节奏:6—6—4—3—4—5—8—3—8—3—3—4—3—11—6—4—7
  * 长短参差,时快时慢,回环与宛转节奏
  * 如读现代散文诗
  * 置身江南风俗画
  贾平凹散文《静》
  水和天并没有相接,隔着的是一痕长堤,堤边密密地长了灌木,叫不上名儿,什么藤蔓缠得粘粘乎乎,堤上是枫树和垂柳,枫叶成三角模样,把天变成像撒开的小纸片儿,垂柳却一直垂到树下,像是齐齐站了美人,转过身去,披了秀发,使你万般思绪儿,去猜想她的眉眼。湖面上,远处的水纹迅速地过来了,过来了,看了好久,那水纹依然离得我们很远,像美人的眨着的脉脉的眼,又像是嘴边的绽着的羞涩涩的笑。我们终于明白了那柳之所以背过去,原来将眉眼留在了水里。
 
  2)旧体常语式语言
  * 在旧体诗格律总体框架中运用当代日常生活词语
  * 严谨的古典格律与鲜活的当代日常语言形成奇特结合
  * 表现当代文化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及其自嘲姿态
  启功《自撰墓志铭》
  *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
  * 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自注:六读如溜,见《唐韵正》)
 
  绝“对”分析
  * “瘫趋左”描写身体左肢偏瘫状况,揭示诗人的外在躯体症候
  * “派曾右”述说内在隐形而又处处外露的政治身份
  * 以左对右,外左内右,形左实右,左右逢源
  * 绝妙的工对
 
  3)立体式语言
  * 综合、交替地运用多种语音、文法、辞格和语体手段去多方面地和立体地表现错综复杂的当代生活体验的语言形态。
 
  * *王蒙《铃的闪》里,有如下“独白”:
  * 我成为真正的诗人了。我和诗一样地饱满四溢。我豁出去了,您。我写新的诗篇,我写当代,我写矿工和宇航员,黄帝大战蚩尤,自学成才考了状元,合资经营太极拳,白天鹅宫殿打败古巴女排,养育专业户获得皇家学位之后感到疏离。还写波音 767提升为副部级领导,八卦公司代办自费留学护照,由于限制纺织品进口人们改服花粉美容素,清真李记白水羊头魔幻现实主义,嘉陵牌摩托发现新元素,番茄肉汤煮中篇小说免收外汇券。……*
 
  4)调侃式语言
  * 用言语去嘲弄或讥笑对象的语言行为。
  * 日常语言的狂欢化嬉戏。
  * 例子:
  – 青春的岁月象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
  – 新娘子棒极了,嫩得就象刚抠出来的蛤蜊肉。
 
  5)口语式语言
  * 呈现当代市民日常口语特点、使人产生这种口语感觉的文学语言。
  * 代表人物:于坚、韩东和伊沙等。
  * 于坚:“流动的语感”,“大巧若拙、平淡无奇而韵味深远”。
 
  于坚:远方的朋友(1986)
  * 远方的朋友
  * 您的信我读了
  * 你是什么长相  我
  *     想了想
  * 大不了就是长得像
  *     某某吧
  * 想到有一天你要来
  *     找我
  * 不免有些担心
  * 我怕我们一见面就心怀鬼胎
  * 斟词酌句
  * 想占上风
  * 我怕我们默然无语
  * 该说的都已说过
  * 无论这里还是那里
  * 都是过一样的日子
  * 无论这里还是那里
  * 都是看一样的小说
  * 我怕我讲不出国家大事
 
  * 面对你昏昏欲睡 忍住呵欠
  * 我怕我听不懂你的幽默
  * 瞪口呆 象个木偶
  * 我怕你仪表堂堂 风度翩翩
  * 我怕你客客气气 彬彬有礼
  * 叫我眼睛不知该看哪里
  * 话也常常听错
  * 一会儿搓搓大腿
  * 一会儿抓抓耳朵
  * 远方的朋友
  * 交个朋友不容易
  * 如果你一脚踢开我的门
  * 大喝一声:“我是某某!”
  * 我也只好说一句:
  * 我是于坚
 
  6)间离语言
  * 文人化的、带有疏远与新奇效果的语言形态。
  * 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新奇语言虚构非真实的奇幻或怪异故事,拉大作者与故事、故事中人物与其宿命、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故事之间的“心理距离”,笼罩奇幻莫测却又颇具诱惑力的面纱。
  * 代表人物:“先锋作家”如马原、莫言、格非、余华、孙甘露等。
  格非的《褐色鸟群》
  * ……我蜇伏在一个被人称作“水边”的地域,写一部类似圣约翰预言的书。我想把它献给我从前的恋人。她在三十岁生日的烛光晚会上过于激动,患脑血栓,不幸逝世。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 ……我坐在寓所的窗口,能够清晰地看见远处水地各种颜色的鹅卵石,以及白如积雪的茅穗上甲壳状或蛾状微生物爬行的姿势。但是我无法分辨季节的变化。我每天都能从寓所屋顶的黑瓦上发现一层白霜。……
 
  7)自为语言
  * 不是旨在直接描摹具体社会现实画面而是返身直指汉语本体的汉语形态。
  * 一方面直指汉语自身或为汉语自身,而不直接关涉社会现实;
  * 另一方面这种直指汉语的行为本身又是对特定社会现实状况的再现。
  * 代表人物:海子、任洪渊、欧阳江河和孙甘露等。
 
  海子《九月》
  *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 劈柴,周游世界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任洪渊汉语探索
  * 我从不把一个汉字/抛进行星椭圆的轨道/寻找人的失落//俑/蛹/在遥远的梦中 蝶化/ 一个古汉字/咬穿了天空也咬穿了坟墓/飞出 轻轻扑落地球/扇着文字/旋转//在另一种时间/在另一种空间/我的每一个汉字/互相吸引着/拒绝牛顿定律
  *   (《没有一个汉字抛进行星椭圆的轨道》)
  任洪渊汉语探索
  * 可惜没有一颗星的速度/能够飞进李白的天空/他的每一轮/明月/照旧圆//纵使太阳燃烧成黑洞/月月年年/照旧 石头的月亮碎不了文字的月亮/半缺的上弦补圆了未破的下弦/一个不能解构的圆
  * 《月亮一个不能解构的圆》
  任洪渊汉语探索
  鲲/ 鹏/ 之后 已经没有我的天空和飞翔/ 抱起昆仑的落日/ 便不会有我的第二个日出/ 在孔子的泰山下/ 我很难再成为山/ 在李白的黄河苏轼的长江旁/我很难再成为水/ 晋代的那丛菊花 一开/ 我的花朵/ 都将凋谢
  《我只想走进一个汉字 给生命和死亡反复读写》
 
  《词语击落词语 第一次命名的新月——给女儿T.T 》
  * 那么多文字的
  * 明月 压低了我的星空
  * 没有一个
  *   陨
  *   蚀
  * *
  * 等你的第一声呼叫
  * 抛在我头上的全部月亮
 
  *     张若虚的
  *     王昌龄的
  *     李白的
  *     苏轼的
  * 一齐坠落
  * 天空是你的
  * 第一个月亮 由你升起
 
  * 词语击落词语
  * 第一次命名
  * 你 一个新的主语
  * 孤零零诞生
  * 抗拒死亡 穿过词与词
  * 遥远的光年
  * 追回所有的象形文字
  *
  * 你的新月 依然圆在
  * 苍老的天空
  * 几千岁的童年
 
  欧阳江河《汉英之间》
  * 我居住在汉字的块垒里,/在这些和那些形象的顾盼之间。/它们孤立而贯穿,肢体摇晃不定,/节奏单一如连续的枪。/一片响声之后,汉字显得简单。/掉下了一些胳膊、腿、眼睛,/ 但语言依然在行走,伸出,以及看见。/那样一种神秘养育了饥饿。/并且,省下很多好吃的日子,
 
  * 让我和同一种族的人分食,挑剔。/在本地口音中,在团结如一个晶体的方言/在古代和现代汉语的混为一谈中,/我的嘴唇像是圆形废墟,/牙齿陷入空旷/没碰到一根骨头。/如此风景,如此肉,汉语盛宴天下。/我吃完我那份日子,又吃古人的,直到一天傍晚,我去英语之角散步,看见/一群中国人围住一个美国佬,我猜他们/想迁居到英语里面。但英语在中国没有领地/
 
  一百多年了。汉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人移居英语,/努力成为黄种白人,而把汉语/看作离婚的前妻,看作破镜里的家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独自一人在汉语中幽居,/与众多纸人对话,空想着英语,并看着更多的中国人跻身其间,/从一个象形的人变为一个拼音的人。
 
  孙甘露《访问梦境》
  * 我初来之时,橙子林已经一片金黄,成熟的芬芳四处飘逸。如今,它依然成熟芳香,仿佛永不颓败。我迈步来到这架白色的梯子跟前,拾级而上,将我的脸凑近我神之所往的温馨。这片土地的确神奇,它从未承受雨水,却也从未见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的家族祭神求水。这里的湖汊自成一体,未见贯通任何江河,却也千年不腐。它的四周枝叶扶疏,果实累累,以人间仙境的不朽传之久远。
  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
  * 我在酒中想象。一架钢琴在演奏旋律,乐队则象在远处应和。乐曲奏至一个短暂的休止,就跟刚好洗完一副牌,窗外的雨声一下子拥进屋内。徐缓奏起的弦乐仿佛湿漉漉的,而钢琴晶莹的走句就象是水滴。
 
  孙甘露《信使之函》
  * 信是纯朴情怀的伤感的流亡。…信是私下里对典籍的公开模仿。…信是自我扮演的陌生人的一次陌生的外化旅行。…信是一次遥远而飘逸的触动。…信是一种状态。…信是一种犹犹豫豫的自我追逐, 一种卑微而体面的自恋方式,是个人隐私的谨慎的变形和无意间的揭示。…
  孙甘露《信使之函》
  * …信也就是一声叹息罢了。…信是焦虑时钟的一根指针。…信是耳语城低垂的眼帘。…信是锚地不明的孤独航行。…信是心灵创伤的一次快意的复制。…信是两次节日间的漫长等待。信是悦耳哨声中换气般的休止,信是理智的一次象征性晕眩。…
 
  信永远是过去时态的文献。…信是一道仅供猜测的命题。…信是神话的封口。…信是一次合乎规范的侵略。…信是友情的说明书或者梗概。…信是人类生命的另一个首次或者叫做再生。…信是一出由丑角扮演主人公的悲剧。…信是一次移动。…“信起源于一次意外的书写”。
 
  四、多语混成(1995-2000)
  * 内涵:或称多体混成,特定文学本文综合地运用多种彼此不同的语言碎片的语言状况。
  * 既综合小说、诗歌、散文、相声和剧本等不同文学文类语言,也汇聚日记、口号、广告和法律文书等非文学的文类语言;既有独白体、对话体和杂语体,也有书面语、口语、方言、流行语和外来语等。
  四、多语混成(1995-2000)
  * 缘由:角色认同。
  –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 缓慢而深刻的角色转变:作为社会精英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寻求社会角色的转型。
  – 面对社会的深刻转变,知识分子回头对自身角色发出痛切质疑、和探索。
  – 角色多元化与语言多元化。
 
  个案:跨体文学
  * 于坚《O档案》(1994)。诗体戏拟档案体。反讽状态中揭示个人被公文控制的命运,表明冲出单纯口语局限而寻求语体跨越的姿态。
 
  张炜《家族》(1995)
  * 叙述体与诗体交错组接到一起而成双体小说
  * 13章108节,镶嵌的抒情(诗体)达15节
  * 叙述流顺利延伸时,无直接关联的散文诗节突然切入
  * 张炜内心有关现代知识分子“家族史”的焦虑集中凝聚为诗(抒情)体与小说(叙事)体的冲突,即直接的诗意倾诉与借历史叙事而间接实现的叙述倾诉之间的冲突
  * 这冲突强烈而不可遏止,以致要求冲破现成纯小说叙述规范而创制包含叙述体和抒情在内的新体
  * 当小说叙事乏力,总有诗体来拯救
  * 古典小说文体的一种现代转换形式
 
  第 2章第 2节末尾一段
  * “我的父亲!你骑上红马奔驰,从古到今,再到永远永远……”,这是叙述宁珂对骑红马而消逝的父亲充满向往,并显露出一种强烈的情怀。
  * 接下来的第 3节,则索性全部改为抒情体。一开头就来这样一段:
 
  我梦见一片红木树,它的叶子像你的头发,在霞光下闪动鲜鲜的颜色。风吹动着它摇动摇动,如同你在顽皮地转动面庞。你有一双迷离的眼睛,微鼓的前额,白皙的肌肤。我站在最高的那个山峰上向你遥望,你远远的会把我当成一颗树。是的,我有深深的根脉,它提供了养料,也给我自尊。这无用的自尊阻止了我走过去,只让我一生遥望着……听到了得得的马蹄声吗?那是从天际飞来的,是穿越了历史尘埃的声音。那匹马也许会飞驰进你的红木林,然后就开始飘飘奔跃。它是一首歌、一幅画、一行长长的诗。
 
  * 从叙述变成抒情
  * 有关父亲和红马的叙述诱发激烈情怀,按捺不住干脆直接抒情
  * 切断统一叙事流,抒情流暂居上风
  * 抒情流也不能久领风骚,又急切让位于叙事流
  * 整节抒情后返回叙述
 
  阎连科:《日光流年》
  * 她对他笑了笑。这是四十一生对他的第一次笑,笑得无声无息,就像一瓣初绽的红花浮在她那水嫩的嘴角上。
  * 于是,他们相识了,开始了他们情爱最初的行程。他含着她母亲的右奶,她噙着左奶,两个人的一只手都在那双奶的缝间游动着,像一对爬动在一片暄虚的土地上的多脚虫。他们的余光相互打量着,两只手爬到一起时,他们的目光就带着奶香的甜味碰响在奶前的半空里,如两股清泉在日光中流到一起,积成一潭,闪出了明净的光辉。这当儿,他们在手在那片胸前的空地上相互触摸着,就像他们彼此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还有对方样新奇而又欣喜,都感到那已经开始稀释了的奶水甜的无边无际,把眼角外的山坡、村落、房舍、树木、猪狗都染得甜腻腻的了。他们不言不语。……
 
  李洱:《花腔》
  * 第一,片断型跨体叙述。小说的叙述由口述体和引文体合成。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协力完成叙述。口述体与引文体的跨体合成只是提供由若干片断组成的布满裂缝却又无法缝合的故事框架。
  * 第二,悖论型人物形象。片断型跨体叙述创造出悖论型人物形象。被寻找的葛任在上述片断叙述里时而被建构、时而又被拆解,真假难分,虚实莫辨,呈现为彼此悖逆的破碎形象。与葛任相关的白圣韬、阿庆、范继槐、田汗等人物莫不如此。
  李洱:《花腔》
  * 第三,历史的文本性。揭示历史的文本性是上述片断型跨体叙述和悖论型人物形象的最终目的。历史不过只是成为文本。文本是人们出于种种目的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加以虚构的结果。历史如今在片断型跨体叙述和悖论型人物形象中变成彼此拆解的文本碎片。
  * 小说通过片断型跨体叙述和悖论型人物形象证明历史的文本性。
  五、片语博笑(2001至今)
  * 手机传递的短信笑话或幽默短信
  * 信息产业部统计:今年8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3.7亿户,每百人28部,手机短信发送量达1906.2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39.8%
  * 手机用户人均每周传播短信笑话2条(次),一年可传短信笑话104条(次)
  * 全国手机用户一年可传短信笑话384.8亿条(次)。
  个案分析
  短信笑话与文学语言新景观
  1.以俗露真
  * 我是一棵葱,站在风雨中,谁要拿我沾大酱我操他老祖宗!走过南闯过北,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还和傻子亲过嘴。操!啥也不拒,就是想你!
  * *
  1.以俗露真
  * 大海啊全他妈是水,蜘蛛啊全他妈是腿,辣椒啊真他妈辣嘴,认识你啊真他妈不后悔。祝快乐,天天开怀合不拢嘴!
  * *
  2.拟了道歌
  * *
  * 恋爱了吧!高兴了吧!从此花钱大了吧!结婚了吧!爽了吧!从此有人管了吧!离婚了吧!自由了吧!做爱要花钱了吧!艾滋了吧!傻了吧!躺在床上等死吧!
  * *
  3.真情俗喻
  * 我一直都守在你身边,也一再为你担心,今天你吃得饱吗?睡得好吗?深夜会冷吗?我向来都知道你就是不会照顾自己,每当我一走开,你就从猪栏跳出去。
  4.情感宣判/欲扬先抑/正话反说
  * 你被通缉了……以下是你的罪行……对朋友太好,又够义气,善良纯真贴心又可爱……
  * 本庭宣判……一辈子做我的好朋友
  5.生活哲学
  * 我以前用肉眼看世界,觉得钞票都是粪土,可现在当我用心眼看世界的时候,才发现兜里有钱花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6.以反托正
  * 祝身体健康,牙齿掉光;一路顺风,半路失踪;一路走好,半路摔倒;天天愉快,经常变态;笑口常开,笑死活该!
  7.名人效应
  * 听说你最近很牛B,普京扶你下飞机,布什给你当司机,麦当娜陪你上楼梯,金喜善给你烤烧鸡,刘德华帮你倒垃圾,连我都要给你发短信息!
  8.名烟缀联
  * 祝愿你致富踏上万宝路,事业登上红塔山,情人赛过阿诗玛,财源遍布大中华。
  9.叠辞传情
  * 许一个美好的心愿
  * 祝你快乐连连,
  * 送一份美妙的感觉
  * 祝你万事圆圆,
  * 发一条短短的信息
  * 祝你微笑甜甜
  10.恒情俗道
  * 天气变得真快,北风悄悄吹来,出门外套要带,睡觉记着要盖,多吃水果青菜,还要记着补钙,健康永远相伴好朋友简简单单,好情谊清清爽爽,好缘份永永远远。*
  11.真情转述
  * 当我把神灯擦三下后,灯神问我想许什么愿?我说:我想你帮我照顾一个正在看短信的人,保佑那人永远平安幸福。
  * *
  12.夸张
  * 每当我想你一次,上帝就落下一颗沙,于是便有了撒哈拉。
  13.自嘲
  * 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手机空没钱充,生活所迫不轻松
  -----总之四大皆空。
  14.二人私语
  * 我有一首无名诗,世上很少有人知,只有我和傻瓜知,傻瓜正在读此诗!
  15.由雅转俗
  * 你上电视了,我看见你了,真的很抢眼,很上镜,广告中你的样子好帅啊好可爱啊,好自信啊,好完美啊,我就说嘛,凡是猪饲料的广告,找你做模特准行!
  讽刺、调侃或针砭时弊
  * 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
  * 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
  * 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
  * 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短信笑话的特点
  你被通缉了……以下是你的罪行……对朋友太好,又够义气,善良纯真贴心又可爱……本庭宣判……一辈子做我的好朋友
  短信笑话的特点
  知道我在做什么吗?给你五个选择:
  A:想你
  B:很想你
  C:非常想你
  D:不想你不可能。
  短信笑话的文化功能
  * 对主体间社群生存具有依存性:笑话总是对主体间的社群生活具有某种用途,正是这种实际用途制约着笑话的语言组织方式。
  * “我一直都守在你身边,也一再为你担心,今天你吃的饱吗?睡的好吗?深夜会冷吗?我向来都知道你就是不会照顾自己,每当我一走开,你就会从猪栏跳出去。”
  * 笑声有助于朋友、同事从幽默语言游戏中获得日常解脱。
  * 笑话依据主体间的社群需要组织起来,目的是为了在主体间造成实际感染效果,满足其社群生活沟通或同感需要。
  短信笑话揭示的文化状况
  * 片语博笑
  * 瞬时幽默——一种新的文化快餐?
  * 对文化状况的显示
  – 末日嬉戏的征兆?
  – 转型的预期?
  – 最后的革命福音?
  今年流传甚广的“经典”
  《这年头》
  * 这年头,警察横行乡里,参黑涉黄,越来越像流氓;流氓各霸一方,敢做敢当,越来越像警察。医生见死不救,草菅人命,越来越像杀手;杀手出手麻利,不留后患,越来越像医生。教授摇唇鼓舌,周游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频上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明星风情万种,给钱就上,越来越像妓女;妓女楚楚动人,明码标价,越来越像明星。谣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夸大其辞,越来越像谣言……
  * 与诗歌、小说等传统文类的社会传播力量比较
  结语: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启示
  * 五种语言状态的转换
  * 轨迹:俗化——雅化——多元化——碎片拼贴——片语博笑
  * 当前语言症候:
  * 1)流水语言与空洞的能指
  * 2)语言狂欢与价值匮乏
  * 3)语言实验与社会漠视
  * 4)时新语汇与传统脱链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一川,来源:文学理论讲演录,来源地址:)

上一篇什么是文学

下一篇抒情、修辞与诗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